眾籌咖啡失敗原因:對“股東”缺少約束機制

众筹咖啡失败原因:对“股东”缺少约束机制


“股权众筹”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以一纸商业计划书就能融到资金,吸引众多的人来做同样的事,这种发展模式无疑是创业取得成功的捷径。

但我们却看到了很多失败的众筹项目:长沙的印象湘江世纪城店,号称最大的众筹餐厅,93个股东,众筹100万元,一年后倒闭;北京的HerCoffee,66位海归白富美,众筹132万元,开业一年后倒闭;武汉的CC美咖,50位美女股东众筹100万元,3个月后关店;东莞的很多人咖啡馆,141人参股,筹资62.5万元,一年后倒闭;杭州的聚咖啡,110人众筹60万元,运营一年半后倒闭。

诸多众筹项目的失败,往往是由于没有解决股权问题,以致最后产生了股权纠纷,导致公司难以继续运作。解决方案是用传统观念来做新事物,即按照传统企业的股权构架来做“众筹”企业,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为企业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众筹”筹来“难缠的股东”

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面向普通投资者,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未来收益。这种基于互联网渠道而进行融资的模式被称作股权众筹。

“众筹”2009年起源于美国,2013年国内正式诞生第一例股权众筹案例。2014年被称为中国的众筹元年。那一年,很多通过“众筹”的方式融资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各地。很多有梦想的人为此兴奋不已,认为通过“众筹”这个融资平台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谁知一年多之后,很多项目撑不下去,纷纷倒闭。发起人没有赚到钱,那些投资的“股东”们也血本无归。


众筹咖啡失败原因:对“股东”缺少约束机制


曾经发起三家“魅咖”众筹咖啡的邱志达,苦苦支持到2017年,陷入与股东间的纠纷中。他因为单方面宣布咖啡厅解散,连续“吃”了好几场官司。当初的一腔激情变成了“引火烧身”,陷入“散也不是,不散也不是”的两难困境中。邱志达深感“众筹”模式和传统经营完全不同。

邱志达的三家众筹咖啡厅都是以股权认购的形式筹集社会资金。每家咖啡厅的众筹股为100份,每份为2万元,享有1%的分红权。不仅股权平均,每股里还包括很多“福利”,众筹股东每年可在咖啡厅享用80杯免费咖啡,并拥有咖啡厅公共区单独座位的无限使用权,用于会客或接待亲友。每个季度,咖啡厅都会根据实际的经营状况,将盈利按各股东所占股比分红。

咖啡厅每天都是座无虚席,那些“客人”实际上却是“股东”们带来的亲友,是来享受“福利”的。没有客源,咖啡厅很快陷入亏损状态,难以为继。为了维持日常运作,邱志达只好用相同的方式又开了两家咖啡厅,用后面筹来的钱来填补第一家咖啡厅出现的“坑”。为节约成本,第二、三家咖啡厅的装修都非常粗糙简陋。

为了盈利,邱志达动用有限的资金在网上进行宣传推广,希望三家咖啡店得到客源。但宣传吸引来的不是客户,而是更多希望加入项目的众筹投资者们。这样,邱志达继续靠卖股权“筹资”,表面上看似风光无限,其实里面的“坑”越来越大。咖啡店在经过精简团队、变卖设备、降级食材后,依然无法遏制亏损。

当初,发起人曾为融来的资金沾沾自喜,以为有了资金就有了利润。投资者也暗自兴奋,以为从此年年都会有倍增的收入。结果双方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众筹咖啡失败原因:对“股东”缺少约束机制

从商业模式上来说,众筹咖啡其实不是以咖啡为卖点,更多是通过咖啡、红酒、书籍、茶道等高雅的载体,形成特定的圈层文化,并以此拓展更多的增值业务。如投融路演、项目发布、种子孵化、知识交流等。按照设想,“众筹”的股东们会被未来收益所激励,主动带来“人脉”,依靠这些“人脉”形成的圈子氛围,就能把咖啡厅带火,但事实上并未如此。这些股东所处的行业不尽相同,他们的素养、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这样的差异导致无法培养出良好的圈层文化。

除此之外,股权众筹还存在公司治理的重大隐患。这些“股东”们其实大多是没有经营管理经验的人,但在股权均等的情况下,他们的股权加起来超过了发起人,会时常指责咖啡馆的经营,如果发起人想要搞咖啡馆以外的事来增加收入,都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许多股东还会“抱团”介入咖啡馆的日常管理和决策中,甚至仗着股权“欺负”发起团队和运营团队,最终导致许多业务无法正常开展。

例如“魅咖”的邱志达,当他花重金聘请了专业的咖啡调制团队,期望为顾客提供口味更醇口感更好的咖啡的时候,他发现这一切除了增加成本外并没给咖啡馆带来更多的客流。随后他想将场地租出去做路演和沙龙,结果还没有施行就引起部分股东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样会使咖啡馆的品位变低,有的股东认为这种未经他们知晓就拓展新业务的做法是对他们的不尊重,还有的股东指责运营团队无能,并因此鼓动其他股东,要求召开股东会议介入咖啡馆的经营管理。

股东大会召开后,股东们都是各自为政,打着各自的如意算盘,根本无法达成共识。商业需要想象力,但商业同样需要理性和逻辑,这种“人多口杂”的经营管理,完全与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相悖。

股权众筹是本着互联网的精神搞民主、平等,不仅股权在数量上一样,权力和利益上也要一样。然而,对于“魅咖”来说,正是“商业计划书”上给出的诱人的“平等”权益,成了压垮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没有客源的情况下,“魅咖”兑现免费的80杯咖啡的会员权益都已经难以为继,更不要说分红。最终,发起人债务缠身,焦头烂额;同时那些以为入股就能分红的股东们,除了花2万元喝了80杯咖啡外,什么也没得到,他们喝的是“天价”咖啡。昔日的队友因此变成对簿公堂的敌人,双方都陷入一场股份制融资带来的麻烦中。

即便“众筹”也要有“带头大哥”

中国有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众筹模式的出现,迎合了许多人的以小博大的致富梦,因此受到热情追捧。但随着全国各地众筹餐厅、咖啡厅的纷纷倒闭,人们开始质疑众筹这个商业模式,“众筹”变成“众愁”,甚至“众仇”。


众筹咖啡失败原因:对“股东”缺少约束机制


人们创业搞项目,通常不愁没市场,资金才是最大的难题。在许多人的头脑里,有了资金就等于有了一切。但是通过众筹拿到资金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以下是“众筹”模式下人们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民主决策。人们通常认为,众筹人数多意味着支持者多,人脉广,办事也就越成功。但在“人多口杂”的情况下,一个好的项目往往会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此,众筹对资金话语权应该是有约定的。公司的大股东最好持有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份,此外应该按照传统的办法,成立董事会,确立“带头大哥”。不管是从先天的资质还是从后天的教育来说,人和人在学识和能力上都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把权力集中在少数优秀者手里,比分散表决更科学。低效的民主表决,不如变成追随强者,这样更具有现实意义。

误区二:权利义务不明确。大多数“众筹”商业计划书并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在筹钱的初始就应该把“责、权、利”明确清楚,否则不管是项目失败还是成功,都会因为利益之争而陷入无休止的纠纷中,最终不欢而散。

误区三:对众筹股东不做选择,给钱就让加入。首先,要选择在价值观上互相认同的;其次,要从资源、能力和热情度上来考虑;最后,股东要设定退出机制。

误区四:以短时间赚钱为目的做股权众筹。任何一个急功近利的商业产品,长远来看都不会取得好的结果。要科学理性地分析取舍,切忌盲目跟风。

专家点评:“融资”更要“融人”

※前海股权事务所、中力认为,众筹咖啡在创办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众筹”模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融资,为了体现互联网的平等、民主精神,“股东们”都持有相同的股份,拥有同样的权利。结果,那些因为没有设计好的股权结构,比如缺乏“带头大哥”的“众筹”项目纷纷关门歇业,难以为继。

众筹咖啡失败原因:对“股东”缺少约束机制


“众筹”模式和传统商业模式没有什么两样,都需要在确定商业模式后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约束机制;二是经营的收支监督机制;三是市场化企业运营制度。简单说来就是收支透明化、运营市场化、机构规范化。

※知识点提炼:

“4”指的是产业链激励的四阶模型。一是讲清楚股权价值,要求按四个步骤进行:商业模式、战略规划、股权筹划和股价测算;二是明确合作要求,包括市场策略、业务布局、合作办法和业绩要求等;三是明确进入机制、行权机制、退出机制、支付机制、购买股权的机制,包括未来的合同等机制系统;四是启动签约,包括培训、统一、宣传、造势、签约文件、仪式的设计。

“3”指的是产业链激励三大方式:一是分红激励或者是虚股激励;二是对产业链伙伴的期权和期股激励;三是独特的、针对产业链的股权众筹方法。股权众筹是当下兴起的一种融资模式,投资者通过互联网众筹平台挑选项目,并通过该平台进行投资,进而获得被投资企业或项目的股权。股权众筹与其他形式众筹的区别是融资人向投资人提供的回报是否主要是股权形式。

“2”指的是产业链激励的两个原则:一是公平公正的原则;二是定期总结的原则。因为产业链激励是对外的,如果不是一碗水端平的话企业就失去了公信力,公平公正原则一旦打破很难复原。定期总结的目的在于不忘初衷。

“1”是产业链激励的一个中心,即把股权价值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