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離開農村,到迴歸農村!來看浦東年輕人的故事

30年来,

浦东已从一片阡陌农田

变为一座璀璨的现代化新城,

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

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今天,和小布一起来看看年轻人的浦东故事


80后-阮林芳

从逃离农村,到回归农村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爸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长大以后要离开农村,还说这是唯一出路。”回忆这段儿时经历时,阮林芳正坐在自己打造的乡创空间里。这个乡创空间,就在农村。


从20年前离开自己出生长大的农村老家,到如今回归农村追求新事业,阮林芳在不同时期做出的选择,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浦东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发生的变迁。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阮林芳出生在当时的书院镇和平村。这是一个传统的、以农业为重心的村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


时至今日,阮林芳仍记得从小父母给她灌输的思想——“要好好读书,离开这里才有出息,否则以后的命运就只能是种田。”


2000年,阮林芳离开家乡,进了城。一切似乎如父母所愿、个人所盼,她成了繁华写字楼中的一名程序员,有了外企工作的经历。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都市快节奏的生活,让阮林芳除了过年过节偶尔回一趟老家外,她的生活,似乎已经与农村没有了太大的关系。


然而,穿梭在城市水泥森林里,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浓重“商务味”,让阮林芳时不时回想小时候,那是最宝贵的记忆。


一次偶然的机会,阮林芳听说惠南镇海沈村正在筹谋乡村改造计划,曾经在其他地方有过设计改造经验的她动心了。“乡村梦”开始向她招手。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2018年年初,阮林芳和小伙伴们走进了海沈村。那个时候,乡创空间还只是一个破败的仓库,旁边就是农田。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旧仓库华丽变身。2019年3月20日,乡创空间正式开业的那个晚上,阮林芳打开了所有的灯。周围的村民聚了过来,还打开微信给城里的儿女们现场直播:“村里也有喝咖啡的地方了。”


海沈村是奥运冠军钟天使的家乡,村里打造骑行文化,设置了五彩斑斓的骑行道、奥运冠军陈列室等。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而阮林芳构想的,还不止于此。“要让更多年轻人回归农村,让他们留在这里,就要有承载梦想和事业的空间。”她说,“海沈村距地铁站近,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乡村CBD。”


一幢幢村宅,被改造成了“乡村商务楼”,有办公区域、有露台、有庭院。去年年底,阮林芳把自己的旅游公司迁到了村里,并希望更多创意企业入驻,带来更多人气,带动民宿、餐饮等业态的发展。


从离开农村老家,到选择回归,阮林芳的父母并不理解。不过,她自己却很笃定地认为,现在的农村正处于变迁中,“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90后-黄薇


“希望浦东和我越来越好”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1990年4月18日,老港镇欣河村新添了一名“小村民”,这个名叫黄薇的小囡就此扎根在了浦东。现在,笑起来甜甜的黄薇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而她的故事见证着浦东“家门口”的变化。


自外曾祖母辈起,黄薇一家人就一直在欣河村生活。但自记事起,门口的那条无名小路一直让年幼的黄薇“耿耿于怀”:泥泞不堪,会弄脏漂亮的新鞋,遇到下雨天,简直是灾难,“我小时候就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这条泥泞小道变成水泥路。”


几年后,梦想成真了,通过村内改善工程,家门口的这条路变得干净而平整

,虽然它还是一条“无名路”。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在小路发生变化时,黄薇的生活环境也一天天发生着改变:从在村里上学到了教学配置更完备的镇上学校就读,无名小路通往的大道上,公交车慢慢多了起来,路旁的小卖部虽然还在,但老板的货品种类却越加丰富。


“记得小时候去浦西的亲戚家,感觉像翻山越岭一样,现在周边地铁也通了,去哪都挺方便的。”黄薇说。


2012年,黄薇从上海商学院毕业,成家后,从生活了24年的欣河村搬到了惠南镇。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我丈夫是学社工专业的,和他参加过几次志愿者服务,对这个职业有着向往,希望能帮助到人。”2017年4月27日,黄薇成为惠南镇靖海居委会的一名工作者,成为了团队里最小的一员。


黄薇说,和当初入职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外界可能觉得社区工作很容易,其实这种服务必须亲力亲为。特别是今年疫情的特殊时期,黄薇与同事两人一组,最多的一天走访了300户居民。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不过,有两件事让这名90后浦东囡特别自豪:在口罩紧缺的最初时期,她摸索着调整方案,让口罩预约也能在线上进行,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操作习惯;在做好来沪人员信息排摸汇总时,她也尝试着制作了一个问卷小程序,方便居民自行填报。“其实很简单,只要自己稍微学习下就开发出来了。”黄薇笑着说。


疫情逐步缓解后,常规社区工作逐步恢复正常,黄薇说,“从出生起,我一直没有离开过浦东,可以说是浦东变化的实际受益者。而现在,我想成为一名为浦东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的建设者,希望浦东和我越来越好。”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90后-蔡娱乐

浦东同龄人眼中的张江变迁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出生于1990年的蔡娱乐,是浦东改革开放同龄人。谈起这些年浦东的变化,她印象最深的是张江——小时候在这里转车前往繁华的市中心,高中在这里求学,如今又在这里工作。


10岁以前,蔡娱乐对浦东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为数不多的探亲之旅。她出生在浙江舟山的海军大院里,直到2000年父母转业,才回到了老家惠南镇。


2000年12月27日,地铁2号线首段东延伸段(龙阳路站至张江高科站)开通运营。对于浦东南部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去市中心多了一个选择。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公交要坐一个小时,然后换乘地铁过江,才能感受到电视、报纸上描绘的关于上海的繁华景象,大家都称之为‘进城’。”蔡娱乐说。


张江,是她“进城”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当时,这个“中转站”尚显“冷清”,只是因为有了直达“城中心”的地铁交通,才受到了诸多关注。


2005年,蔡娱乐初中毕业,考上了华师大二附中浦东校区,就在张江高科地铁站附近。对她来说,张江,从“中转站”变成了“求学处”。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对于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的蔡娱乐来说,张江的发展变化,似乎并不是那么显著。偶尔出校,看到的大多是步履匆匆进出地铁站、穿着打扮十分相似的张江IT男。


大学毕业两年后,2014年,蔡娱乐因为工作关系,又来到了张江。目前她是张江镇团委书记。


由于工作需要,蔡娱乐经常接触在张江工作、生活的青年群体。“我发现,‘张江男’的形象已然翻新,出色的业务能力、突出的个性表现、丰富的社交活动成为了他们新的标签。”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人”的改变,背后是“环境”的变迁。蔡娱乐说,阅文集团、盛趣游戏、喜马拉雅FM等曾经看似和张江高科并无关联的文创企业崛起,正悄然为这片园区注入新的力量,让“科学城”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与此同时,科学城的元素,也在融入更多张江老百姓的生活。在如今的张江,各居村和不少高科技企业结对共建,对老百姓来说看国产大飞机、体验超级计算机等都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编辑:姜天瑶

图片来源:受访者


从离开农村,到回归农村!来看浦东年轻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