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孩子的成長能缺少父母的陪伴嗎?

小桔子從小到大


最好不要缺少父母的陪伴。尤其0-3歲,父母一定不要缺席。

研究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的童年至關重要,是孩子獲得安全感和被父母無條件接納和認同,形成健康的心理及性格的關鍵時期。為什麼很多孩子一到了青春期家長就管不了?孩子為什麼叛逆,自卑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可以在孩子童年時期的遭遇找到答案。

0-3歲,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親情鏈接的關鍵期;3-6歲是孩子習慣和性格養成關鍵期。如果父母在這個時間段缺席,把孩子交給老人或者保姆照顧,那麼等孩子大了,問題也會顯現。孩子的心理發育有滯後延遲的特點,所以小時候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但是等問題出現了,父母基本上是無法解決的。

所以,儘量在孩子小時候多多陪伴,父母是其他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畢竟孩子來到這個世間是奔著父母來的,不是奔著爺爺奶奶或者保姆來的。事是幹不完的,錢是賺不完的,但孩子的關鍵期就那幾年,任何事業上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對孩子教育上的缺失。


洛芸夢


  • 先說說我自己的故事:

大寶出生後一直都是我自己看孩子,後來在孩子5個月時,受不了精神壓抑有些抑鬱,迫不得已出去找工作轉移注意力才獲得新生。

之後一直是我媽媽白天幫忙看孩子,下午下班後我便自己帶孩子,晚上陪著娃睡覺,所以孩子跟我的感情一直都還好。

但是孩子慢慢長大後我發現,我並不能完全理解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導致我經常誤會孩子。

後來在孩子一週半時我辭職了,孩子又是我自己一個人帶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孩子跟我越來越默契,他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我都能知道他想要做什麼,孩子也更粘我了,也很聽我的話,這在之前完全是不可能的。

  • 為什麼父母要陪伴孩子?

因為陪伴能帶給孩子安全感,在孩子處於依戀期時,建立起父母與孩子之間不可分割的依戀關係。

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說過:

孩子在1歲前,甚至是3歲以前,最好是由母親撫養。人在生命早期是很無助的,認人是最早的情感依戀,父母才能給孩子安全感。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很重要,只有孩子對你有依戀感,才會思考你對他的教育,不然在你教育孩子時,他就會跑去找照顧自己的那個人。

老人會教育的還好,但如果遇到不會教育的老人,孩子就容易走歪,比如:會被寵壞自私自利,被老人常訓斥就容易膽小自卑。

隔代教育還容易出現家庭矛盾,所以不建議老人帶孩子。

  • 如果不得已,父母要上班工作,那該怎麼辦?

建議上班的父母,白天可以把孩子交給老人,但是晚上一定要陪伴孩子,陪孩子玩,陪伴孩子入睡。

而且,晚上孩子跟誰睡覺,是一個建立依戀關係最好的時間與方式,不陪孩子睡覺,就相當於把孩子推開給別人。

週末的時候,父母要儘量騰出時間陪孩子一起玩,跟孩子多交流,多傾聽孩子的語言,多一些耐心才能多一些理解,還有益於加深父母與孩子的情感溝通。

錢是掙不完的,但是孩子的陪伴是必須要給的。就算父母有一天家纏萬貫,但是沒有一個好孩子,這些錢真的是不夠花。


夜上透


我要肯定地回答:孩子的成長不能沒有父母的陪伴!

陪伴是家庭教育的一劑良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