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秋近,欲與風月歡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耀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解见前。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土润溽暑。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晚夏》

南朝·徐勉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消暑诗》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暮热游荷花池上》

南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彦冲画柳燕》

清·江湜

柳枝西出叶向东,

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难上纸,

巧借柳枝相形容。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

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

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竹下独酌》

宋·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夏日闲放》

唐·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瓜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绦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宋·张耒

蓬门久闭谢来车,

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

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

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

碧鲈斫鲙意何如。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大暑》

宋·孔平仲

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

炙床炉燄炽,薰野水波摇。

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

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

《乙未六月大暑》

宋·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满江红·大暑》

宋·刘将

孙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

虽只是、鹏抟九万,天池春碧。

鸾侣凤朋争快睹,

鸥盟鹭宿空曾识。

到玉堂、天上念西江,

今非昔公去也,宁怀别。

人感旧,情空切。

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

好在莫偿尘土债,

风流宁可金门客。

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大暑三秋近,欲与风月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