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定遠籍的五個“宰相”

你知道吗?历史上定远籍的“宰相”有五个:

祖籍定远的千古一相张居正

历史上定远籍的五个“宰相”

历史上定远籍的五个“宰相”

张居正的家谱记载:定远人张关保是张居正的七世祖。张居正在他回忆父亲的一篇文章里写道,张家族谱上的远祖是张居正的七世祖,名为张关保。张关保家住定远县。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祖籍定远。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

张居正是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开创了“万历新政”。他是大明王朝的挽救者,为明王朝延续了几十年的寿命。他的赫赫功绩,与商鞅、王安石并称中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后期的三大改革家。

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明中期后,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权力最大。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从历史大局看,张居正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张居正改革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起衰振隳、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长了明王朝的国祚;还表现在一举扭转财政危机,弼成万历初年之治,为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体现在对近代前夜国家统一与社会转型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一条鞭法是介于“两税法” 与摊丁入亩之间的赋役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赋役制度的演变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梁启超曾云:“明朝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朱元璋,也只有一个宰相,是张居正。”

在定远,提起四百年来说不尽道不尽的张居正,家乡人一脸自豪:张居正祖籍定远!

历史上定远籍的五个“宰相”

南宋贤相定远人董槐

历史上定远籍的五个“宰相”

史学界有一种说法: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其实,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奸臣当道,忠臣受迫害。

南宋宋理宗在位时期,定远县出了一位重要人物——董槐。董槐(?一1262)字廷植,定远县城人。他身体魁梧,宽额丰腮,留有美须;幼时就学于叶雍门下,继而又师从于儒学大师朱熹的学生辅广,后又学于国子监,嘉定六年(1213)考中进士。历任广德军录参军、镇江府通判、户部侍郎、宝章阁直学士、福州知州及福建安抚使、参知政事,直至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等30多个官职;爵位由封子、封男到封侯、封公。他的身世在史书《宋史·董槐传》、《续资治通鉴》和许多地方志中都有重要记载。董槐为官勤政清正,政绩卓著,朝野闻名。

南宋国策的失误主要是由于宋理宗昏庸无能和不辨忠奸造成的。纵观南宋王朝,昏庸无能的皇帝颇多,尤其是南宋王朝后期的几代帝王。但南宋走向灭亡之路是从宋理宗开始的,由于他的腐败无能,昏庸不辨忠奸,任用奸相佞臣,排斥打击忠臣良将,生活上荒淫奢侈,致使南宋统治日益腐败,朝纲不济,终于被蒙古所灭。

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董槐任右丞相时,为了利国安邦,任人唯贤是举。他屡次向宋理宗建言,但皇上不听,加上奸邪屡谗,董槐的耿耿忠言、赤诚心胆却落得个被罢免丞相的结果。

董槐死后,被赠为太子少傅,谥号文清。董槐葬于定远县城西北角(今为建设小学境内)。清《定远县志·邱垄》载:“许国公董槐墓,县西察院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知县张景尉立华表、墓道、邑人凌涛题碑。”墓呈圆墩形,直径约30米。墓南置一宽约60公分、长约2米的石墓碑。墓碑文曰“宋许国公董槐之墓”。墓前栽有一片槐树林。远近居民世代怀念董槐生前一片爱民之心,经常主动来墓前管理槐林,伐旧植新。直到文化大革命前才墓毁林尽。如今,定远县一些老辈中还传诵着“爱民槐”的故事。


历史上定远籍的五个“宰相”

明朝第一任丞相定远人李善长

历史上定远籍的五个“宰相”

在元末明初的历史嬗变时期,有一个以参加淮西农民军开始其政治生涯,辅助明太祖开国立业,自己也身爵上公、位次人君 的人,这就是明代开国丞相李善长。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定远人。朱元璋任太平兴国翼大元帅,以李善长为元帅府都事,从克集庆(今江苏南京)。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以其为参议,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由他裁决。后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善长兼领大都督府司马,升任行省参知政事。二十七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吴元年(1367),论功被封为宣国公。吴改官制,尚左,故李善长由右相国改称左相国,居百官之首。曾与刘基等裁定律令。作为“大总管”,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他在朱元璋最式微的时候投奔而来,一直负责军队的粮饷供应,成为前线将士风扫残云的“发动机”。他是朱元璋登基典礼的“总导演”,是朱元璋大封功臣时的“首席公卿”,是朱元璋的亲家翁。

历史上定远籍的五个“宰相”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定远人胡惟庸

历史上定远籍的五个“宰相”

胡惟庸(?~1380年),濠州定远县人。明初丞相。胡惟庸早年随朱元璋起兵,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吴元年,召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十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呀,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

云奇身为内使,居西华门,离胡宅非常近,既然知道胡惟庸谋逆,为何不先期告发,一定要事迫眉睫时,才拦驾告发?况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谋反,也是秘密埋伏,即使登上城墙也不可能看到刀枪林立。谋反这么大的案件,胡惟庸当天下狱,当天就被处死,处置得如此匆忙,实在蹊跷。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可见,云奇告变纯属子虚乌有。

胡惟庸是否真的妄图谋逆?绝大多数的史学家都认为所谓的胡惟庸案只是一个借口,即使朱元璋的出发点并不是要屠戮开国的功臣,至少也是要将分散给官僚们的中央权力收在自己一人手中,这从其自此彻底废除了丞相制度就可见一斑。由于清朝沿袭了明的政治制度,而民国则终结了封建帝制,所以胡惟庸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丞相。

历史上定远籍的五个“宰相”

明代定远唯一的榜眼苗衷:明英宗时期宰辅、帝师

历史上定远籍的五个“宰相”

明朝大学士称阁老,或阁臣、宰辅。宰辅少时为一人,多时八、九人。查阅《明朝宰相名录》可以看出,明英宗时期(正统时期)宰辅有8位,分别是:杨荣、杨士奇、杨溥、马愉、曹鼐、陈循、苗衷、高谷。

明代276年,由状元入内阁者仅11人,苗衷由一名榜眼到官拜明英宗、代宗时大学士、兵部尚书,并以侍读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实属不易。《明史》自成祖朝起,以侍读以上官称为宰辅。

苗衷(1381年—1460年,一说1370—1450年)字公彝,明代学者,著有《雪窝稿》、《史阁记闻》、《归田录》,明永乐九年(1411年)一甲二名进士。

苗衷得中榜眼后,授翰林编修。宣德初年,预修两朝实录转侍读。正统改元(1436),苗衷侍经筵,预修《宣宗实录》成,升侍读学士。正统七年(1442),苗衷为会试读卷官。

河内荷花何日放?道旁稻子到秋收。

相传,这是苗衷回乡省亲期间,携小儿到县城东边的田野(现定远县城东三里桥附近)赏景时,为试子出的上联,苗衷小儿对的下联。在该联中,上联“河、荷、何”和下联“道、稻、到”发音相近,对仗工整,呈现了一副田园意境。

苗衷由一名榜眼到官拜明英宗、代宗时大学士、兵部尚书,并以侍读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得益于两位朝廷重臣的提携。一是杨士奇。1435年,宣德皇帝去世,9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次年改元正统。正统初,首铺杨士奇推荐苗衷为经廷讲官,与马愉、杨溥、高谷、曹鼐等五人专门负责给小皇帝上课。二是大学士杨荣。小皇帝朱祁镇登上皇位后产生了新的问题,一个幼帝使这个专制的君主国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虽然没有人能正式成为摄政,但一个实事上的“摄政集体”必须建立起来,去处理国家大事。这个“摄政集体”包括张太皇太后和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及王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等三位宦官。

一日,不怀好意的王振对杨士奇等人说:朝中之事有劳三位杨大人,可三位老先生年事已高,且心力已疲倦,你们打算以后该如何作呢?杨士奇说:我等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效国家。富有智谋的杨荣却不动声色说:先生不要这样说,我等已年老体弱,无力再为国效力,应当选用一些年轻人,以报圣上恩德。王振听后,暗喜。第二天杨荣便举荐了苗衷等人,结果均被一一提拔擢升。杨荣事后对杨士奇说:王振已对我们很厌倦了,我们纵然坚持下去,他哪肯善自罢休呢?一旦朝中传出圣旨,命某人入阁,我们岂不束手自毙了,如今,提拔入阁的苗衷等人都是我们自己的人,可以同心协力辅佐朝政。杨士奇听后,非常佩服杨荣的高超见识。

苗衷做官期间为人正派,慷慨有大志。且学术醇正,为士林器重。在政期间对百姓照顾有加,减少他们的劳役,深受老百姓们的尊敬。他外和内贞,谙于世故,每与人谈论总能耐心启发,循循善诱。居家十余年,乐道人善。

苗衷去世后,回葬故里,苗衷墓现在定远县城城西3里处(解放水库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