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戰疫:走過“至暗時刻”,意大利看到“隧道盡頭的光”

4月12日,是西方的復活節。

在意大利著名的米蘭大教堂,盲人歌唱家波切利上演了一場獨唱音樂會,通過《奇異恩典》等名曲,向世界傳達希望。

這個總有遊客排著長隊等待參觀的景點,如今空無一人。靜謐的畫面,無聲地訴說著新冠肺炎疫情對這個國家造成的影響。

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稱,今年的節日和往常很不相同,因為疫情“在突然之間造成了很多破碎的故事和情感”,但這些天“我們也看到了戰勝疫情的現實希望”。

新冠肺炎死亡率超12%的意大利,走過了怎樣的“至暗時刻”?

他們孤獨地死去,孤獨地被埋葬

時鐘撥回一個月前的3月18日,意大利疫情的高峰期。在倫巴第大區貝加莫市的街道上,一輛輛排成長龍的軍用卡車在靜默中行駛而過。

這些卡車上載著的,都是新冠肺炎死者的遺體。由於死亡人數太多,當地已經沒有能力處理,不得不將棺材轉運到其他城市。

這些人往往都是孤獨死去的。在貝加莫市旁的小鎮裡,盧卡·卡拉拉(Luca Carrara)86歲的父親和82歲的母親在數小時內先後身亡,但他卻沒有機會見他們最後一面。

《貝加莫報》的編輯說,“這些人孤獨地死去,孤獨地被埋葬。沒有人牽著他們的手,葬禮很小,牧師匆匆祈禱。許多近親都還在隔離中。”

卡拉拉告訴當地媒體,由於附近沒有醫生能來診斷,他的父親和母親不得不在家中隔離了8天,體溫達到39度。他嘗試撥打意大利的緊急服務電話122,但沒有人來。

等他們終於被接入醫院,工作人員不知道要將病人安置在哪裡,醫生則不得不選擇該拯救哪些人,“讓老人死去”。卡拉拉稱,“一切都是災難性的。”

而盧卡·弗朗塞斯(Luca Franzese)的妹妹特蕾莎,直到死去也沒有能夠入院。盧卡說,他們感覺被“拋棄”,就連妹妹的遺體都無人收殮。直到他在社交網站上發出求助,才有一家當地的喪葬公司前來。

貝加莫省的居民稱,“一些村子中,七八十歲老年人都去世了。喪鐘從早鳴到晚。”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的分析稱,該國新冠肺炎死者的年齡中位數為80歲,其中約99%的人出現併發症。

對於醫護人員來說,這一情況更加危險。倫巴第省科多尼奧的醫生納塔利(Marcello Natali)此前接受採訪時曾稱,由於物資短缺,他工作時已經沒有手套可戴了。隨後他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並轉移到米蘭的醫院,最終不幸去世。意大利已有超13500名醫護人員感染,其中至少105人殉職。

不到2個月,生活已面目全非

2月21日,意大利在洛迪省科多尼奧市發現首例本地確診患者。這位 “一號病人”被隔離前曾分別在三個地區參加過半程馬拉松賽、小鎮跑步比賽以及足球比賽。他的父親、妻子、家庭醫生、醫院醫護人員、球友、同院的病人都被感染,據估計影響了約5萬人。

一天後,確診病例增至79例,政府宣佈對倫巴第和威尼託大區的11個市鎮實施封城。不過,在倫巴第大區街頭,還鮮有人戴口罩;傳統的“橘子大戰”照舊舉行,超萬人湧上街頭;米蘭市長也在網絡上發起了“米蘭不停歇”的活動。

2月27日,意大利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突破400例,儘管政府已在多地祭出停課、暫停社會活動的措施,但疫情似乎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當天,米蘭市僅僅執行了2天的宵禁令被迫取消,執政的民主黨黨魁尼古拉·津加雷蒂(Nicola Zingaretti)發了一張“在米蘭舉著開胃酒”碰杯的照片,勸人們“不要改變自己的習慣”;人們在街上高呼“要自由不要口罩”。

可到了3月7日,津加雷蒂本人確診感染。

3月9日,總理孔特宣佈“我們沒有時間了”,全國將於10日正式“封城”。意大利隨後進一步關閉所有商店,只有部分民生物資超市及銀行、公共交通能保持營運。隨之出現的是,口罩價格飛漲,超市蔬菜脫銷,確診病例一週內再增逾2萬。

有分析稱,這種兵來將擋式的逐步性嘗試,似乎比病毒的致命軌跡慢了一步。

3月19日,意大利累計死亡病例升至3405例,成為當時全球病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激增的死亡病例為人們敲響了警鐘,政府防疫檢查和懲處力度也日趨增加。意大利這才漸漸寂靜下來,街上行人寥寥無幾,大部分人都戴上了口罩。

3月30日,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突破十萬。同時,疫情也開始進入“平緩期”,新增確診病例由最高時的單日6000餘例降至3000例左右。意大利民防部門負責人博雷利表示,意大利實施近一個月的全國管控措施正在見效。

近日,重症病例及在醫院接受普通治療的人數也連續下降。4月12日,意大利新增死亡病例431例,創下近三週以來最低。

“我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明”

截至13日,意大利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15.9萬,死亡逾2萬,有3.5萬人治癒。

4月初,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大區,一位103歲的老人瑞阿達·扎努索成功戰勝新冠病毒。她稱,“信念與勇氣”是自己的抗疫秘訣。

另一個好消息來自疫情“重災區”之一、感染病例接近人口數1%的洛迪省。4月12日,該省新增確診僅為12人。其緊急服務負責人介紹,最近一週,因出現疑似症狀來醫院就診的人也從一個月前的日均100人減少至10人左右。

疫情出現次日,洛迪省及周邊多省就進入“封鎖”。世衛組織執行委員會成員、意大利衛生部顧問裡查迪(Walter Ricciardi)稱,洛迪省目前積極的跡象,很大程度是因為早期的封鎖減緩了病毒的傳播。

撥打緊急呼叫服務的人也在減少。負責倫巴第大區4個省份的緊急呼叫服務公司經理卡內帕裡(FabrizioCanevari)透露,“在疫情暴發的第三天,我們一天能接2300個電話。”而如今,每日呼叫數下降至480個。

“我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明”,在意大利死亡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佈雷西亞市,救護車熱線主管法比奧·阿里吉尼(Fabio Arrighini)如是說。

新問題:繼續封鎖還是“解封”?

《華爾街日報》評價稱,意大利在封鎖後疫情放緩的情況,對於其他有類似做法但時間滯後的西方國家來說,是一個希望的信號。

從局部封城,到全國封鎖,再到兩次延長封鎖至5月初,意大利的隔離政策不斷升級。意大利國家高級衛生研究所所長西爾維奧·布魯塞弗羅(Silvio Brusaferro)說:“曲線已經達到平穩並開始下降。”“這是我們日復一日要實現的結果。”

疫情下的意大利人也習慣了這種“封鎖”狀態。他們漸漸放棄了貼面禮,學會了自娛自樂。在羅馬,“不甘寂寞”的市民拿著小提琴、手風琴開起了“陽臺音樂會”,還有人在室內“滑雪”,在家中跑馬拉松……

但全員居家也意味著經濟停滯。據統計,封城措施實施一個月,意大利經濟損失高達470億歐元,約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3.1%。隨著疫情呈放緩勢頭,政府也面臨著繼續封鎖還是“解封”的新問題。

意大利總理孔特此前透露,可能會在本月底開始放寬一些措施。但他同時表示,意大利不能降低警惕,限制只會逐步放鬆。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則警告,考慮解除或放寬限制措施的國家要首先考慮保護人的健康,“太快解除限制可能會導致致命的反彈。”

或許正如科多尼奧居民莫妮卡·莫雷蒂(Monica Moretti)所說的,她不知道出行限制何時能結束,也擔心沒有收入無法生活,但更擔心的是,疫情第二次暴發,而此前的犧牲化為徒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