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之道”,我們卻學成了“玩笑”

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讲人的道德如果能够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的追求。

孔子的“中庸之道”,我们却学成了“玩笑”

正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庸之道和我们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和谐”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和谐”一词甚至是借鉴中庸之道并再次拓展。

“中庸之道”作为圣人之言,经过时代的变迁。有的人错误的理解成了贬义词,陷入了思维的误区。

误区一:中庸就是左右逢源的“老好人”

一部分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了谁也不得罪,做一个“老好人”,其实这种思想是最要不得的。

孔子的“中庸之道”,我们却学成了“玩笑”

孔子就最讨厌“老好人”。在《论语·阳货》中说“乡愿,德之贼也。”为什么孔子这么讨厌“老好人”呢?

贪图名利。这种人好人说他也好,坏人说他也好。真正那里好,说不上来;那里不好,也说不上来。太注意自己的自身形象,赞扬好人迎合坏人,至于对待好坏没有原则性

2.瞻前顾后。这种人做事情畏手畏脚,怕得罪这个,怕影响那个。岂不知所有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没有十全十美。真正做大事的人,岂会在乎一两个小人的非议,他们的眼中只有坚定的目标。

生活中,我们也见多了这种老好人,他们或许过得相对有些“滋润”,但得到重用的很少。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伴有所谓的“争议”。或者来自崇拜的眼光,或者遭受小人的非议。

关于“中庸之道”解读:

教我们做人——不偏不倚。

教我们做事——坚定不移

——人生的态度

误区二:中庸就是甘居中流的“木头人”

我见过许多人年过中旬,没有了少年时代的冲劲。表现出不再是意气风发,而是自我放弃,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说白了就是“混日子”,像一个“木头人”一样,不思进取,而且“木头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这我不会,你找别人干吧。”

“这我没干过,以前都是**再弄,你找他吧”

……

诸如此类,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这样的人。他们自己岗位技能不过关,不知为耻,反以为荣。在自己的岗位上,不会做反而成了推脱责任的借口,抱着“天塌下来有高个的人顶着”的思想,自己高枕无忧。

社会发展很快,当高个的人都调去更高的地方。只有你自己顶着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的渺小,终会被社会淘汰。

关于“中庸之道”解读:

庸同用,中庸即中用。

精益求精,在其位谋其职

——责任的担当

误区三:中庸就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

他们错误的把中庸之道理解为没有原则,没有立场,只会曲言附和,随波逐流的“墙头草”。

当你得势的时候,听到的都是阿谀奉承,当你落寞的时候,连个嘘寒问暖的人都没有。光想着站队,有利就上,遇事则躲。天天脑子里不是想着修身养性,保持清醒的头脑,而是担心这个,怕这那个,天天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转悠,忘记了自己本身意义。

孔子的“中庸之道”,我们却学成了“玩笑”

关于“中庸之道”解读:

能守得了幸福,能扛得住挫折。

保持清醒的头脑,做自己。

——本心的坚守

误区四:中庸就是明哲保身的“烂稀泥”

一些人把中庸之道作为明哲保身的借口,他们不轻易发表自己最真实的言论,但是会察言观色。做着谁有不得罪,“和稀泥”的角色,慢慢的自己也成为了那一坨“烂稀泥”。

我简单就一个现实中的例子。看似明哲保身,其实是自己出卖了自己。

A部门新换了领导姓李,大家都称他李部长。由于对部门人员的详细情况不是很了解,作为部门老员工的老张,就成了李部长了解员工的突破口。

“老张,你是咱们部门的元老了,肯定最了解大家了,我初来乍到,主要想了解了解大家的基本情况。”

“都好,都好...”

“都擅长什么,例如小王,小陈这些年轻人呢?”

“都差不多...”

“那么他们谁配合起来干工作更好一点?”

“都一样...”

……

问来问去,也没有个具体数。由于不清楚员工的基本情况的,导致李部长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不是很顺手,许多事情开始事倍功半。当然老张的情况李部长是了解了,也明白了老张到这岁数还是一个员工的原因了。天天抱着折中的消极思想,不得罪人,不举荐人,过于保守的做事态度。

关于“中庸之道”解读:

敢于直言“对与错”,敢于面对“强与弱”。

至诚至信,积极向上。

——思想的成熟

也许

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这里仅是一家之言。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