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那个清明时节

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那个清明时节


文/钟百超

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那个清明时节,杜牧行走在路上。他要去哪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通过他的诗,我们感受到了那场雨,那种惆怅,那份情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这首名为《清明》的诗,首句以描写清明节的天气起笔,“雨纷纷”,状写的不只是天气,更为全诗定下一个阴郁的基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境”时,说道:“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首句与其说是写境,不如说是造境。这个境,是哀境,是诗人刻意营造的氛围,为第二句的描述埋下了伏笔,因而,“路上行人欲断魂”,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欲断魂”是第二句的点睛之笔,点明了行人(也包括杜牧自己)此刻的心情。归心似箭或者盼望早日抵达目的地,却因雨天而耽误行程,感到苦闷惆怅那是最自然不过的。“欲”字把行人引而不发的情感生动贴切地表达出来,可谓妙笔生花。

杜牧为何选择在这样的天气,恰好又是清明节出行呢?据有关资料,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春天,杜牧外放黄州为刺史,会昌四年(844)九月离开黄州,赴任安徽池州刺史,大约两年多。在池州,除了亲理民政之外,还喜欢登临风景名胜,拜访历史古迹,以饮酒赏景之性情,赋诗题咏,抒怀人间世事,欢悦与沧桑,《清明》便创作于这段时间。显然,杜牧不会利用这个时间去了解民情,而应该是趁此机会远足踏青,放松心绪。

既然旅途受阻,心情抑郁,如何排遣呢?第三句借“酒家”这一意象来进行释解。酒家既可以解读为饭庄,又可以是旅店的别称,或二者兼之。人生在途,不如意事常八九,“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面对困境,有的是乐观,有的是豁达。杜牧借问酒家,无非是希望找到一个灵魂栖居之所,并非一定是现实当中的酒家。这里即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笔,但我更喜欢后者。

最后一句以“杏花村”收笔,“杏花村”也未必是现实中的某个村,如同“酒家”一样,只不过是杜牧虚构的一处理想归宿。用“遥指”描写牧童的动作,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蕴含着抵达理想中的村落还有相当长距离的意蕴,可谓一语双关,曼妙无穷。

这首诗,前二句以沉郁的笔调,渲染清明节的气氛以及行人的心情,实则是借此暗喻人生的况味,后二句提出了消解困顿的出路,借助酒家这一意象,为自己寻找一个灵魂的栖居。与那些寄托于林泉的失意文人相比,杜牧的胸襟和境界毕竟要旷达和高远。重读杜牧的《清明》,心灵又一次得到净化,面对人生的雨雪也倍增了勇气与信心。

2020.1.18

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那个清明时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