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農業面源汙染是汙染源的重要來源,其化學需氧量、氮磷排放量佔到全省的四成和六成以上,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戰場。記者4月13日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近年來,我省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全面打響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攻堅戰,化肥、農藥使用量雙雙連年下降、秸稈、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連連上升,為全省如期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科學施肥,化肥使用量實現五連降

  據悉,我省組織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由2015年的0.99億畝次增加到2019年的1.2億畝次,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由80%提高到88.7%;水肥一體化面積由268萬畝增加到647萬畝,有機肥施用面積由2100萬畝次增加到2867萬畝次,種肥同播施肥面積2909萬畝次、節水技術應用面積4100萬畝次。

  全省化肥使用量由2014年的341.4萬噸逐年減少到2019年的298.7萬噸,年均下降2.6%,實現五連降;畝均(播種面積)施肥由25.1公斤減少到21.8公斤,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由34.4%上升到39%以上。

  綠色防控,農藥使用量實現六連降

  我省組織實施農藥“零增長”行動,積極推行生物防控、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等綠色防控技術,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新型高效植保機械,加強配方選藥、對症用藥、精準施藥技術宣傳培訓,加快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農藥減量控害成效顯著。

  全省農藥使用量由2013年最高11.8萬噸逐年減少到2019年的8.8萬噸,年均下降4.8%,實現六連降,單位使用量(每公頃播種面積)由12.3公斤減少到9.3公斤,農藥利用率由2015年的36.8%提高到41%,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覆蓋率分別提高到38.2%和44.4%。

  化汙為寶,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領先全國

  我省常年畜禽養殖廢棄物總量9500萬噸左右,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在畜禽產業鏈上,嚴格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範化、防疫制度化、糞汙無害化”要求,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創建,推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冷鮮上市”模式,近年關閉或搬遷的養殖場7600多家,生豬、家禽規模養殖率分別達60%和70%以上。

  在畜禽糞汙處理上,探索推廣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3+N”模式:“截汙建池、發酵還田”,解決了全省90%的散養戶的糞汙問題;“一場一策、制肥還田”,解決了全省76%規模養殖戶的糞汙問題;“區域收納、集中處理”,解決了5%規模養殖戶的糞汙問題。

  目前,全省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0%以上,2019年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0%,比全國高8個百分點,2018年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現產值65億元。

  變廢為寶,秸稈綜合利用走在全國前列

  我省秸稈資源豐富,常年農作物秸稈可收集4800萬噸左右,開發利用前景廣闊。我省健全扶持政策,將秸稈綜合利用納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和部門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同時,市場驅動,舉辦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招商引資,僅2018、2019年簽約項目近200個、金額約500億元,有力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科技成果應用轉化,延伸了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

  到2019年底,已建成併網秸稈發電項目48個,裝機127萬千瓦,居全國第2位。此外,以縣為單位探索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形成了秸稈固化成型設備製造、菊花秸稈特色利用、秸稈磚工業化利用、基料化利用等產業化模式,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從2012年的58.4%提高到2019年的90%,比全國高5個百分點,2018年秸稈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10億元。(記者 汪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