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精神在這個時代是否依然有價值呢?

紅色知音


在這個人心浮躁的時代,更需要魯迅先生“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的淡然態度。

在這個追求自我的時代,更需要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

在這個崇洋媚外的時代,更需要魯迅先生“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愛國精神。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得標記,不同的時代湧現不同的英雄。

忘記推動歷史進程的英雄等於背叛,銘記傳承英雄的豐功偉績才能激揚起不竭動力。

毛澤東主席特別推崇魯迅,他說:“魯迅的硬骨頭精神體現在三方面,一是他的政治遠見;二是他的鬥爭精神;三是他的犧牲精神。”

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更需要這種開拓、改革、創新、勇於追求真理的奮鬥精神。

所以,魯迅精神現在不能丟,將來更不能丟。


知行俠


您好,我是格物書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尋找精神寄託這種令和行為一點都不魯迅。

先生一直教育青年的是一種孤膽英雄精神。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在沒有光的時候成為唯一的炬火,敢於在無物之境奮戰至死。

承認上帝已死的前提下,正適合發現人自己的意義,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沒媽的孩子或許更可以成為真正的男兒。

這種硬核的,要求自己成為超人的魯迅精神才是魯迅對未來中國青年的期許。

魯迅的偶像是秋瑾徐錫麟這幫熱血硬派,他們都死了,魯迅就覺得自己應該成為接替他們的人。替他們肩住閘門,放孩子們到更好的地方去。

當今青年不應該視魯迅為寄託。相反,青年才是魯迅的精神寄託。魯迅後來發覺青年也會變蟲豸,何等痛心!

不負先生厚望,薪火傳承,不要變成蟲豸,努力讓更年輕的孩子們成為更好的未來,才應該是當代青年的寄託。

我替先生喊兩句他的期望吧,希望尋找精神寄託的各位最終在自己身上找到結論:

諸君,其速醒乎!諸君,努力!諸君,血戰前行!


格物書畫


魯迅先生的巜寫在〈墳〉後面》這篇跋文中有句名言:“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在他的小說《一件小事》和散文巜藤野先生》、巜風箏》等文學作品裡,讀者都能發現和感受到先生嚴於解剖自己的深刻性和可貴品質。在當今的時代風潮中,這種崇善尚美、嚴於自省、知錯就改的勇氣和精神尤其難能可貴,值得大力提倡和弘揚!

人們都知道這樣的常識:無論醫術多麼高明的外科醫生,是難以給自己下刀做手術的。同理,我們普通人主動發現自己的問題並立行立改,從思想到行動上真正解決問題,也殊為不易。然而,魯迅先生嚴於律己、無情地解剖自己的精神風骨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發和激勵。只有發揚光大這樣的精神,個人才能與時俱進,社會才能不斷髮展進步!

這裡必須強調的是:為官者、教育者在管理、教育他人的同時,更要注重對自身道德品質的提高和“三觀”言行的修正,不能如“手電筒”般只照別人、不照自己,以致藏汙積垢而不自知。在嚴於自我解剖方面,為下級下屬、被教育者做出表率,從而在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及至全社會引領和營造自省自勵、知錯就改、格物致知的嶄新精神風尚。

從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上說,魯迅精神不僅沒有過時,而且必將價值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