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孩子,玩遊戲成風,你的孩子受家教的影響不玩,遭到別人排斥怎麼辦?

我是滴鴿


孩子游戲成風,我們做家長先找一下自己的原因吧

確實現在小孩玩遊戲成瘋,尤其是在這個特出的長假裡。我就有一點不是很明白,教育孩子遭到別人的排斥是什麼意思。

其實教育孩子確實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能說針對所有的孩子吧。其實我們做家長的應該給孩子培養一個好習慣。

我先說下我的孩子吧,我兒子今年11歲了,他平時基本上沒大玩過遊戲。不是他不想玩,而是我不讓他玩,還給他買了很多書。他平時沒有什麼電子產品在身邊,所以他也沒有機會玩電子遊戲。但是他平時很多時候還是會去喝小朋友一起去做一些小遊戲的。

前段時間發生的一見事情著實讓我感到有些高興,他回去借其他小朋友的書了。從前幾年我就讓他養成了一個看書的好習慣。

我感覺當孩子養成自己一個良好的習慣之後,他就沒有多的時間去 玩遊戲了。


鄉村二華子


受這樣的排斥又有何妨?畢竟學生第一要務是學習,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罷,自己的孩子不玩遊戲多難得呀,好多家長求之不得呢,你一邊偷著樂吧。


Lw說教育


看到這個問題,想必是一位中學教師媽媽與小學兒子之間的鬥智鬥勇,而且你自認為自己有家教,但周圍環境都是回遷戶麻將館,那些小孩子玩遊戲成風,自己的獨生子小孩遭到排斥,而一些不怕事多的都當你是“孟母”,鼓勵你換房搬遷,引起你的共鳴,你又一番感謝式的自答,看到出你對孩子的用心良苦。

接下來我的看法觀點,可能讓你或一些回答者不爽,你們可以就此略過不要再往下看,我僅當挑戰悟空問答審核系統,看我的“奇談怪論”是被系統收錄推薦?還是被雪藏關黑屋了。如果能被系統推薦到首頁第一位,不管我的回答是否被你們認可,但最終我回答得的現金紅包還是要靠悟空發的!

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前,請允許我對提問者幾個靈魂拷問:

第一. 成家立業、購房生子,這都是人生僅有的幾件大事,你現在鄙視的眼光難道在買房決定前就沒看到這是拆遷區?肯定能想到有原地的回遷戶啊,或者你只利己性的看到有湖有風景這個硬件環境好。你先把自己“優雅”地孤立起來,就不要擔心他人排斥了。

第二. 孩子的爸爸去哪了?從提問到感謝回覆性自答,都沒一個字提到“男當家”!可能是我想多了,但父教的缺位就會導致孩子的“缺鈣”,尤其對於小學階段的男孩,母親的養育作用在淡化,更需要父親的規則和監督。而對孩子真正的家教,一定是父母的合力養成。

第三. 假設你們明天換到所謂的高尚富人區,小玩伴都是“王子公主”,而且他們都不玩遊戲的,你想象一下你兒子能適應嗎?他會不會有其他更高更多的慾望呢?找客觀原因治標不治本,孩子的想法大人也控制不了,近朱近墨,在乎孩子自近,還需孩子自己適應和自制、剛強與自立。

所以,由此問題引出一個重要原則:在家庭關係中,不宜把親子關係放在第一位,而應該是夫妻關係第一,親子關係第二,只有和諧穩定的夫妻關係才能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早年曾有一份關於中國小學生互聯網使用行為報告指出,在網絡成癮的眾多原因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教缺失,九成以上網癮男性青少年都是缺少父愛。

這也與男孩的成長規律相關,因為男孩在5歲以後就會對父親產生依賴和崇拜,父親代表了權威、規則和精神動力,但一旦此時的父親忙於工作,疏於與兒子思想溝通,或母親不放手,父親被邊緣化,那麼對孩子來說,父親的榜樣就塌了,權威性就沒有了,加上母親的圈養和放任,沒有父親幫助兒子走向真實的外部世界,孩子轉而可能就會走進虛幻的外部世界——網絡世界,自制力缺乏的孩子就很容易迷戀上癮。

而自制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在心理學上還有一個同義詞,即“延遲滿足”,即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暫時剋制自己的慾望,放棄眼前的誘惑的一種人格特質,延遲滿足已是人生當中的一項重要能力。而多項研究表明:父教缺失的男孩不大可能會延遲滿足。

兒童的文化是模仿文化,小孩的學習是觀察學習。再好的母親也不能替代父親,父親的作用發揮得如何也往往取決於母親的態度。

所以,當務之急不是哀怨自伶,更不是遷就孩子或換房子,而是要坦然面對,學會放手,把主力軍的作用和孩子一同交給爸爸。好老爸,愛妻造,儘量維護父親的形象,引導孩子尊重父親。因為父親才是孩子自制力之源、規則之榜樣、運動興趣之好教練。

必須聲明:當下家庭中,母親是家庭教育中“最可愛的人”,我對天下如我一樣的父親也充滿信心,相信他們也深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夫妻聯盟合力就一定能養育好孩子,就一定能幫助孩子擺脫手遊網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