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耍無賴戰勝了春秋霸主齊桓公!但是魯國輸的更慘

中學經典必背文章《曹劌論戰》,想必大家對其中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不陌生。

但事實真的如左丘明所寫的那樣,魯國軍隊僅僅靠著“一鼓作氣”就能打敗齊桓公帶領的大軍?

而戰爭結束後的魯國為何在諸侯國中頻頻失勢,直到滅亡呢?

專家又為何選擇《曹劌論戰》入選中學課本?

原因就在於這篇《曹劌論戰》不僅僅是一篇看起來很爽的歷史故事,其中還蘊含著更多的治國智慧!

01

先來回顧一下經典片段,思考兩個問題: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開戰之初,魯莊公希望先用分發衣食,再殺牛宰羊、祭祀玉帛的方式以求獲得神明保佑,取得戰爭勝利。

曹劌論戰耍無賴戰勝了春秋霸主齊桓公!但是魯國輸的更慘

古代祭祀

而曹劌一一否定了魯莊公的做法,直到莊公提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的時候才說可以一戰。

那麼為何談到公平誠心對待訴訟案件的時候,曹劌才說可以一戰呢?

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從《曹劌論戰》的背景講起。

《曹劌論戰》發生在魯莊公十年,而頭一年齊國發生了《齊桓公入齊》事件,此時東周天子的權威日漸衰落,即將開啟春秋五霸時代。

曹劌論戰耍無賴戰勝了春秋霸主齊桓公!但是魯國輸的更慘

齊桓公入齊

以百家爭鳴為代表的士階級迅速崛起,朝廷的主導力量也從以往的公卿貴族世家,轉移到了“士為知己者死”的士族階層,在這個歷史的進程當中,血性和勇氣取代了規則和交換。

正如為報答智伯知遇之恩,行刺死敵趙襄子失敗而自刎的豫讓,留下了 “士為知己者死”的千古絕唱。

曹劌論戰耍無賴戰勝了春秋霸主齊桓公!但是魯國輸的更慘

士為知己者死的豫讓

得到士階級的支持與力量變得尤為重要。

所以,魯莊公回答的重公卿、敬鬼神等理由都被曹劌否決,直到莊公表示對底層民眾的公平關注時,深知百姓疾苦的士階級代表曹劌才說可以一戰。

這也是為何曹劌請戰時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真正原因。

魯莊公所提的分衣食、敬鬼神的操作,本質上也沒什麼問題,在那個講究禮儀的時代,這也是打仗之前的必備流程。

而從底層上來的曹劌,比上位者更懂百姓的需求,更懂得如何獲得人心來打贏這場戰爭。

俗話說的好,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軍民一心的魯國早已取得獲勝的條件之一。

02

接下來: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劌論戰耍無賴戰勝了春秋霸主齊桓公!但是魯國輸的更慘

一鼓作氣

簡單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齊軍擊鼓三次正值士氣低落的時候,魯國軍隊趁此一鼓作氣大敗齊軍。

這也是“一鼓作氣”能夠深深刻在我們每個人腦海中的印象。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用一鼓作氣來給自己打氣加油。

雖然現實中效果還不錯,但回到歷史事件中,第二個問題也隨之而來:

為何齊軍要擊鼓三次而不是直接發動進攻?擊鼓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弄懂了這個問題,才能真正瞭解曹劌是如何在這場長勺之戰中以弱勝強打敗齊軍的。

而魯國也是從這場戰爭之後,在春秋諸侯國之間慢慢喪失了話語權,直到滅亡。

從而明白中學課本為何在三十五卷的《左傳》中偏偏選中《曹劌論戰》這一章節。

分析第二個問題需要先了解一下春秋時期雙方交戰的規則:

春秋時期雙方交戰其實是很“優雅”的,打仗也是要按規則辦事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方擊鼓另一方回應,然後雙方才能開戰

如果擊鼓幾次不回應則是認輸,然後大家班師回府,回到朝堂繼續談判。

這也可以從左傳中《子魚論戰》篇得到印證: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堅持“不鼓不成列”,專門等渡河的楚軍列好陣型擊完鼓才開打。

所以,齊軍擊鼓三次也不直接發動攻擊的重要原因是齊軍以為魯國已經認輸,準備撤軍和談。

然而結果被無視交戰規則的曹劌一個突襲,直接打懵。

這才有了魯國長勺之戰的勝利。

曹劌論戰耍無賴戰勝了春秋霸主齊桓公!但是魯國輸的更慘

長勺之戰浮雕

03

魯國真的贏了嗎?

長勺之戰勝利後的曹劌獲得了魯莊公的重用。

然而曹劌接著用耍無賴的方法對付齊國的結果就是後來的三戰三敗,齊國已經不上當了。

魯莊公不得不求和談判,而回到談判桌上的曹劌又一次故技重施,在簽約的時候用匕首挾持齊桓公,迫使打贏了的齊國又將城池歸還給魯國。

曹劌論戰耍無賴戰勝了春秋霸主齊桓公!但是魯國輸的更慘

曹沫劫齊桓公

這便是《史記》記載的《曹沫劫齊桓公》(史記將曹劌記載為曹沫,雖有爭議但從不講條約規則上來看實為同一個人)。

這兩次事件雖然看起來是魯國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也使得原本掌握著輿論話語權,一直“以禮治國”的魯國國家信譽喪失殆盡。

相反,面對耍無賴“貪小利以自快,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的魯國,齊桓公儘管十分生氣,但還是聽從了管仲的建議,仍然選擇遵守條約(雖然是在挾持狀態下籤訂的)歸還了魯國城池。

曹劌論戰耍無賴戰勝了春秋霸主齊桓公!但是魯國輸的更慘

管仲拜相

曹劌雖然表面上看似打贏了對齊國的兩次戰爭,但其使用的手段為天下諸侯所不齒,這樣不講規則、信譽的魯國,試問將來遇到戰爭威脅時又有哪個國家敢來救援呢?

遵守契約精神的齊桓公,在管仲“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的治國理念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使得齊國軍隊成為仁義之師的代名詞。

曹劌論戰耍無賴戰勝了春秋霸主齊桓公!但是魯國輸的更慘

仁義之師

此後,齊桓公不僅成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個霸主,還成為了今年高考語文的題目。

曹劌論戰耍無賴戰勝了春秋霸主齊桓公!但是魯國輸的更慘

2020全國卷高考作文題目:齊桓公

而這也是專家選《曹劌論戰》當做中學生必背文章的原因所在!

我是 @從此看水不是水

,從另一個角度看歷史,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