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者求其實質進步,為何下手功夫須得直接落在念意上?

打坐的目的是什麼?修其自心以降伏煩惱!

有人說我打坐只是為了身體健康,不為別的。這話誠然講得沒錯,但是我們不妨再追問一句:身體不健康的最大麻煩難道不就是因為引發巨大的煩惱痛苦嗎?

由此可見,終究還是為了令自心清淨適悅。

正因如此,打坐如果不懂得直接從修心轉念入手,無論如何談玄說妙,境界異樣,實際上結果還是在繞著遠路,不走直徑,不達目的,本質上還是愚人之行。

看清本質者,自然也就應當曉了,調心實為要。乃至調身與調息,無非也是為了調心;而若調心適當,也能自動調身與調息。

那麼調心又當如何調呢?調心又以調念為要!

念是心之用,不是心之體性。但是心之體性不可調,不必調,只調其用即可。原因不復雜,只因不能恰當用心,善用其心,故而生種種煩惱。也就是說,一切問題,無非念想不當所致,並非體性有誤。

正如《壇經》中六祖大師說道:“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無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這也就意味著,心之本體自性,是不勞煩你去修證的,它本自清淨、無生滅、具足、無動搖、生萬法,只要不誤用,或者恰當應用,就會自然顯現其妙。

打坐者求其實質進步,為何下手功夫須得直接落在唸意上?

這就好比開一輛車,車雖然是好車,但是不會開,瞎開,這車的上善性能就體現不出來了。

將心性本體比喻為車的話,心念就好比是那開車的。所以,養成正念、自淨其意是根本。

一開始,最常見的毛病是念意雜亂,總是三心二意,所以得先自律,然後學專注,才能開始得於諸事中一心一意,高度專精。這是戒與定,是慧的基礎。

在學專精的過程中,用數息、隨息的方法攝心是最為基礎的,然後還要起覺知心、觀照心,明照自己的心念,從而把握自己念意的正確方向。

所以,到最後我們會明白,不是心的體性有問題,也不是念意妨礙你,其實都沒有問題,都沒有妨礙,只是得學會善用其心,念意清淨而已。

打坐的時候若能真通達此理,知得此用心的總原則,事實上調身與調息也會自然不在話下。念意清淨了,身心就會自然清淨,就會自然漸漸久坐入寂定,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不必著急,但得本,不愁末,只要按正確方法堅持,自然會隨時日而逐漸功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