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從文中三四之爭說起——猜想儒家對妖族的態度

《劍來》一書採用了大量人物原型,尤其以諸子百家為要,這篇雜談就從三四之爭說起,淺談個人理解的另一個三四之爭的真相,以及部分主要人物的原型解析。

本文可能會顛覆大部分書友的本來認知,如有此感,僅作者個人理解。

目錄:

1.【三四之爭】 2.【人性】 3.【性善論】 4.【性惡論】 5.【方法】 6.【結論】 7.【三四之爭的真相】 8.【齊靜春】 9.【事功有沒有輸給禮樂】10.【真相】 11.【老秀才後期為何又出來】 12.【陳平安原型】13.【後續劇情】 14.【結局】 15.【歷史背景】

【三四之爭】

何為三,四?

這裡的三,被一般性的認為是儒家排行第三的亞聖(這裡說的是第三個教主,第一為至聖,第二為禮聖)。

這裡的四,被一般性的認為是儒家新晉聖人文聖,也就是文中的老秀才。

這種一般性的認知,其實起源於文中很多次的“ 文聖輸給亞聖”,“丟失陪祀之位”。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原文:

那人似乎給這個“小善”說法惹火了,沒有立即返回中土神洲,反而有一股磅礴的浩然正氣滯留在小天地之外,老秀才直著脖子,“咋的,你也不服?不然我跟你說道說道那場三四之爭,到底我為何而輸?真是你學問比我高?如果不是我弟子當中,是齊靜春,是左右……”

《劍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理聽與不聽,劍在

*這裡就明確寫出了老秀才輸給了亞聖,而且正是三四之爭。

原文:

可要知道,一位亞聖,一位文聖,這場驚動整座儒門、所有學宮書院的“三四之爭”,太過驚濤駭浪了,兩大聖人,尤其是在文廟前兩位早已不現世的前提下,幾乎可以說,就代表著整個儒家,那個為一座浩然天下訂立規矩的儒家。雖說談不上出現分崩離析的跡象,但是那幾個隔壁鄰居的當家人,見微知著,洞見萬里,能不偷著樂?


「劍來」從文中三四之爭說起——猜想儒家對妖族的態度


《劍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約戰

*這裡也寫到了“三四之爭”,就是亞聖和文聖的爭鬥。

原文:

所以此時此刻翻閱那本小說的楊老頭,對那場中土神洲的三四之爭,雙方誰都看不慣,最多就是對那個“四”的學問宗旨,對那個四字,楊老頭願意伸出大拇指,說一個好字。而那個“三”,明明被封為亞聖卻其實只在文廟排第三高位的儒家聖人,楊老頭很看不慣,認為由褒義淪為貶義的“道貌岸然”,形容此人最是恰當。

《劍來》第二百四十三章 千軍萬馬之前,我喝一口酒

*這裡通過楊老頭為說出了三四之爭的雙方主體,就是亞聖和文聖。(這裡文聖“四”的四字就是“人性本惡”)

【結論】對於何為三四?其實通過幾段原文,可以看出雙方,“三”就是亞聖,“四”就是文聖,這就是三四之爭的對壘雙方,這點基本是無疑義的。

那麼我們來證明這種一般性的認識是正確的,究竟意義在哪裡?那就是接下來我們要說的“三四之爭”的理論基點,究竟是不是“性惡論”與“性善論”的相爭?這才是我要主要提出的方面。

三四之爭的理論依據

我們在上一節確定了爭的雙方,就是亞聖的“三”,文聖的“四”,那麼很多人就會因此而自然的代入他們雙方原型人物的爭論點:

即“三”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

即“四”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惡。

那麼我們就首先來認識性善論和性惡論這兩種觀點,儘量簡潔。

【人性】

先來說人性,所謂人性簡單來說就是人區別於動物的特性,分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就自然屬性來說,基本不是爭議的主要點,告子之人性就是把人性歸結於自然屬性才會被孟子辯倒,孟子又把人性歸結到社會屬性,所以才有荀子後面的人性論,簡單來說人性爭論就是孔子不願意談,告子談自然屬性,孟子談社會屬性,荀子兩者都談,韓非都不談,不但不談還得批判儒家的談,所以我們這裡說的人性其實主要是社會屬性。

在儒家內自然是孔子最先提出,孔子把人性中的“仁愛”作為理論基礎進而發展出儒家思想,不過《論語》中談及人性的大約只有兩處,一是“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是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不可聞就是孔子人性論的結論了,不可說,不說,不談,孔子拒絕談人性也造成了基礎不牢,所以才有後面諸子百家的批鬥,才有孟子和荀子相繼出來闡述人性。


「劍來」從文中三四之爭說起——猜想儒家對妖族的態度


【性善論】

孟子談性善主要是《孟子.告子》篇,實際是應戰的結果,應誰的挑戰?告子。這一篇前部分談人性,也就是善;後部分談方法,也就是仁義。

(*注:告子:學兼儒墨,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食色,性也”就出自本篇第四章,兩人的交鋒就不細說了,主要說下孟子的所謂“人性本善”)

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這裡的“之”,理解為“向”,或者“的”,或者“到”,都可以,但是不管哪種解釋,都是“人性向善”,而不是“人性本善”。實際整篇孟子都沒有說過“人性本善”,因為孟子談的是社會屬性。

孟子關於善的社會屬性論斷就是“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解釋來說就是“人性可以為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裡說到了仁義禮智,也就是方法。

大家看到了吧,孟子談人性,辯告子,實際最後就是要說仁義禮智,說方法,仁義在前,這就是孟子的側重點,也就是“義內”。(記住這個“義內”,晚點我們還要提及)

因為人性向善,所以仁義禮智“我固有之”(本來就有的),“非由外鑠”(不是外部強加的),“弗思爾也”(只不過大家沒有注意到),反推回去,我們要做的就是發現這種“我固有之”,發現了,就可以向善,向善了,也就無惡了,所以“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得為善,舍為惡,所以人分善惡,儒家學說的作用就是教給大家方法,避免“舍”。

所以孟子的性善論其實意義就在於為儒家學說找到人性基礎,這個基礎在孔子那裡是有的,不過孔子不願意說過著不明說,所以孟子的人性貢獻就在這裡。

不過孟子卻沒有說清楚,為什麼人性可以向善,就仁義禮智之心“人皆有之”,“我固有之”了?這是個漏洞,也是荀子體現作用的地方。

【性惡論】

荀子怎麼補充這個漏洞的呢?就是把人性分為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自然屬性就是“惡”,社會屬性就是“偽”,其實就是結合了告子和孟子再提高,告子說“生而謂性”,荀子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告子說“性無善無不善”,荀子說“人之性惡”“生者好利”;孟子說“可以為善”,荀子說“其善者偽也”。

荀子批判孟子不懂人性“是不及知人之性”,“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是混淆了人性有自然和社會之分。(孟子說,我很無辜,荀子說,我就喜歡噴人)

為什麼無辜呢?孟子壓根就沒談自然屬性,孟子是不主張談天性的,至少不要抽象的去談,論天性,人和動物沒區別,這一點孟子是同意的,從和告子的對答中其實可以體現,孟子說“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荀子所說的人性惡,其實指的就是自然屬性,天性的“惡”,這是沒人提出過的,包括孟子,所以很多人認為荀子主張“人性本惡”,其實是一種誤解,荀子說的只是人性中一個方面是“惡”,另外一方面是“偽”,人為的“偽”的部分才是善,也就是人為,“其善者偽也”也就是需要人為的矯正改造才能善。

大家可以看到,荀子的方法是人為的改造,孟子的方法是人為的引導,啟迪去發現善,這個是和孟子相同的,都需要人為。

那麼兩者沒區別麼?當然不是。

區別在哪裡?—方法。

【方法】

前面說過了,孟子主張人性裡本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就是善,所以需要人為的引導這種“不忍之心”;荀子主張人性的低級別屬性是“惡”,高級別部分是“偽”,所以需要外部人為矯正,改造,這就是環境的作用。

為什麼有這種區別?因為二者的主張有區別,孟子提倡仁義,荀子提倡禮樂,他們都是為自己的主張尋找人性依據,換句話說,結論他們已經有了,只是把依據找出來,這就是思想的圓滿性,體系性。

(你看,先賢大家都很注重理論依據,我們很多讀者批評這個,噴那個,往往只說結論,不談依據,這就是不圓滿,無體系。你說寫的不好?說出理由;你說解析的不對?給出依據。很多時候,我們很多好的書友回帖都要重新看過原文,找到依據才去說,就是這種習慣使然,也是性格使然,讓人欣賞。

雙方都同意外部環境的作用,其實主張的區別,就是雙方的區別,孟子提倡自我;荀子提倡外法。孟子很唯心;荀子很唯物。孟子主張改造自己進而改造環境,改造環境進而改造百姓;荀子主張使用禮樂約束人為惡,進而是整個環境無惡,環境無惡百姓也就無惡。

【結論】

現在看到了兩者的不同點,其實只有方法的區別,如果兩人要爭,爭的只有兩個方面,第一是人性理論,第二是方法。

如果是人性爭論,怎麼做實驗?其實只要找兩個人實驗就可以了,隨便兩個人都可以,放任不管,看他進入社會是善是惡。其實孟子荀子都不會錯,沒有人永遠不做善事,也沒有人永遠沒有噁心。所以第一種很沒有必要。(無憂之國的實驗很可能就是與此有關)

第二是爭方法,那就是仁義和禮樂的相爭,一個側重仁義,一個側重禮樂。不同方法施與人,看結果就行了,善多惡多,很好評判。

那就有結論了,三四之間其實只有方法手段上的爭論,那我們來看文中三四之爭的爭鬥:

原文:

老秀才有些疲憊,“你這門事功學問,雖是我更早想到,但是你潛心其中,之後比我想得更遠一些。最後我也有所意動,覺得是不是可以試一試,所以那場躲在臺面下的真正三四之爭,是在中土神洲的兩大王朝,各自推廣禮樂與事功,然後看六十年之後,各自勝負優劣,當然,結局如何,天下皆知,是我輸了,所以不得不自囚於功德林。”

《劍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先生坐而論道

*真正的三四之爭,是“禮樂和事功”,事功是誰的學問?崔巉,崔巉是老秀才的弟子,事功其實是出自荀子一脈;禮樂是誰主張的?也是荀子,“天地君親師”就是復禮。

所以這不就是荀子自己和自己爭?與亞聖有什麼關係?

原文:

那人似乎給這個“小善”說法惹火了,沒有立即返回中土神洲,反而有一股磅礴的浩然正氣滯留在小天地之外,老秀才直著脖子,“咋的,你也不服?不然我跟你說道說道那場三四之爭,到底我為何而輸?真是你學問比我高?如果不是我弟子當中,是齊靜春,是左右……”

《劍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理聽與不聽,劍在

*我們再來看一遍這段原文,“如果不是我弟子當中,是齊靜春,是左右…”,這裡就差沒說出崔巉了,可以看出來,老秀才輸掉三四之爭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因為他的弟子。

【三四之爭的真相】

通過以上原文,我們來整理一下,在禮樂和事功二者中,老秀才代表的是哪方面?我認為是事功,因為當時知道這門學問的只有崔巉和老秀才,齊靜春應該是後來才知道,貼段原文:

原文:

老人搖頭道:“因為你那個問題,我在你之前,就已經思考了很多年。當時不管我如何推演,只有一個結論: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洪水氾濫,到頭來一發不可收拾。因為不但治標不治本,而且你在學問地基不夠堅實的前提上,這門初衷極好的學問,反而會有大問題。如一棟高樓大廈,你建造得越高大越華美,一旦地基不穩,大風一吹便坍塌,傷人害人更多。”

《劍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先生坐而論道

*老秀才早思考過事功,所以很熟悉,亞聖熟悉什麼?仁義禮智信,所以亞聖應該代表的是禮樂一方,而荀子代表的是事功一方。

荀子輸了,是不是表示事功輸了,出現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一點我是非常懷疑的,為什麼?因為老秀才的遭遇,更重要的是齊靜春的“有望立教稱祖”。

【總結】以上只論證了一件事,就是三四之爭的雙方,是亞聖和老秀才;三四之爭的爭論點不是性善和性惡,而是事功和禮樂。

下面我們來看事功是不是真的輸了?老秀才究竟是不是認輸自斷文脈?

【齊靜春】

形容齊靜春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詞語“有望立教稱祖”,立的什麼教?稱的什麼祖?作者也說過齊為儒,靜為道,春為佛,儒釋道三教合一就是齊靜春修的道。

這是什麼?不錯,法家。(齊靜春竟然是走向法家?當然,不全是韓非子)

我們先來簡單看下法家怎麼三教合一,之前說過法家繼承了道家的“無情”(道家看世道主張冷眼旁觀式的無為,法家是法下無情),墨家的“平等”(也就是兼愛裡的兼,法家是法下平等,沒有愛)“功利”(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法家是),儒家的“性惡”(也就是荀子的主張)。

法家並非韓非子所創,只不過韓非子是集大成的那個,集大成就是立教,齊靜春以韓非為原型,我認為沒問題,只不過將原來的墨家化成佛家的“眾生平等”了。

來看看齊靜春的履歷,拜師荀子,來到寶瓶洲,自囚驪珠洞天直到抗天劫身死。

再來看韓非的履歷,拜師荀子,去往秦國,被囚監獄,被逼自殺身死。

兩者是差不多的,另外再看幾段原文:

李柳好奇問道:“齊先生當年在驪珠洞天一甲子,到底在研究什麼學問?”

楊老頭說道:“三教諸子百家自然都有看,齊靜春讀書一事,當得起‘一覽無餘’的讚譽,但是他私底下著重精研三門學問,術算,脈絡,律法。”

《劍來》第五百三十章 他的本命瓷和弟子們

*來看三門學問,術算可說是申不害的“術治”,脈絡可說是慎到的“勢治”,律法可說是商鞅的“法治”,這就是三門法家的分支學說,韓非集中了三家而成法家集大成者,而李斯(崔巉事功)實際使用的就是律法一門。

再來看原文:


「劍來」從文中三四之爭說起——猜想儒家對妖族的態度


楊老頭大致猜得出來齊靜春當年的學問脈絡。

道祖曾言,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

齊靜春大概就是在想此事的破解之法,有可能是在試圖反推回去,不是順序,又是順序。

甚至齊靜春所思所慮,要比這個更大些。

《劍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知不覺十五年

非被譽為繼承老子最好的兩個人之一(另外一個是莊子),韓非“歸本與黃老”《史記》,這裡又是研究老子學說。再加上與道祖的會面(借了荷葉給劍靈),與道祖對話“棋盤之上,光霞璀璨,七彩琉璃”,可以看出道祖是很欣賞齊靜春的,可惜有大道之爭。(與諸子百家都有相悖)

【結論】由此,以上,我們可以看出齊靜春的原型選用是韓非子,那麼崔巉的原型就是李斯了,針對齊靜春下了神仙手(歷史上是上疏誣陷,嬴政逼死韓非後,醒悟後悔已晚,這裡的疏就相當於崔巉的那記神仙手—那封偽造的書信)。

【事功有沒有輸給禮樂】

老秀才神像搬離文廟,這在儒家是很嚴重的事件,是要斷文脈的,總管說過這段典故化用的是王安石被從孔廟除位的事,當然相傳荀子也短暫進入過文廟,在嘉靖年間被除名。歸根結底,老秀才的原型其實就是荀子。

原文:之後,儒家內部,出現了一場隱蔽至極的賭約。失敗者,願賭服輸,自囚於功德林。

*這是三四之爭後的後果,當然可以說是事後放出的煙霧,一場無關兩人根本觀點的實驗而已,就有這麼大賭注?

為什麼?因為這場實驗暴露了一個驚人結果,因為這個原因,老秀才為儒家計,不得不自囚功德林,自斷文脈,由著神像一落再落,我們說過了,法家韓非子是“起於荀子,終於黃老”,老秀才這是想斷法家立教的機會,要斷源頭,也就是自家文脈。

所以老秀才是甘願自囚功德林,甘願神像被落,甘願文脈斷絕,就為了切斷儒家的大對頭法家的立教稱祖。

所以才有那句“不然我跟你說道說道那場三四之爭,到底我為何而輸?真是你學問比我高?如果不是我弟子當中,是齊靜春,是左右……”

所以才有至聖先師對老秀才的看順眼,所以才有齊靜春身死之時的一聲嘆息,那是儒家聖人的嘆息,有可能是知道三四之爭真相之人。

(當然,輸贏並不特別重要,都是他自己和自己爭而已)

【真相】

以前說過,事功就是實用主義,事功其實就是荀子偏禮樂的極致狀態,事功裡面還是有禮的,本質上還是儒家,丟掉了禮,事功就進化為法家了,所以說荀子有兩個法家著名學生,並非偶然,一個是惡的說法,一個是禮樂約束。

三四之爭在禮樂和事功之間展開,禮樂是荀子主張的,事功是在荀子基礎上演化的,與亞聖實質上並無大關係,亞聖只是個操作手而已。禮樂如果贏了,那就證明老秀才荀子的主張是可行的,事後荀子認輸,那就是事功贏了,而且不僅僅是贏了,而且是進化成純法家贏了,也就是最終結果是法家贏了儒家。

這就不得了了,法家批判儒家最厲害,仁要不得,愛要不得,禮要不得,義要不得,仁義道德不但不管用,還有害。只有法要得,這是徹底拋棄老秀才口中的“大廈”了。

[總結]所以真相是:三四之爭實際實驗中,事功進化成法家,並且贏了,老秀才自知自己文脈將來會產生法家立教,所以為了儒家大計,自己甘願認輸,自囚功德林,由著神像一落再落,自斷文脈。

【老秀才後期為何又出來】

老秀才防事功就是防崔巉,本來自斷文脈,崔巉受影響很大,基本達到防法家立教的目的了,只是沒想到齊靜春會不降反升,先一步達到立教的可能,老秀才的自囚自斷就毫無意義了。最重要的是,老秀才自囚,自斷,都沒能阻止法家大一統的苗頭,都沒能阻止齊靜春的身死,所以他得出來。

齊靜春身死,法家立教的可能也就沒了,老秀才破誓言走出功德林,也許是看到了只要對世道有用,儒家法家又有什麼關係,齊靜春被針對至死的原因之一也是出自文聖一脈。

歷史的進程自有道理,崔巉的大驪統一寶瓶洲(李斯助秦得天下),君主集權制到來,並且延續兩千年之久,儒法兼用的漫漫長途,經年適用。

【陳平安原型】

很多人說陳平安的原型是王陽明,我更認為王陽明也同樣借鑑在了齊靜春身上,致良知等等。其次來說,王陽明是心學,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荀子會帶出來一個唯心主義的學生麼?應該不會只有他一個原型。

我們一直說三教合一,除了法家在拼命提取三家,還有一個人也在提取,並且發揚光大了儒家,提出了著名的“大一統”觀點,這個人就是董仲舒。

西漢初期採取的大多是道家思想,比如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很“無為”的一個盛世,直到董仲舒,才提出了那個著名的“獨尊儒術”,這裡的儒術並非先秦儒家了,而是提速了諸子百家之長的儒術,把好的留下來用,把不好的統統丟掉,這就是“罷黜百家”。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應該是“罷黜百家之所短,獨尊大一統儒術”。

所以我認為齊靜春原型選取自韓非子和王陽明,陳平安選取自董仲舒和王陽明。師兄弟兩人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

【後續劇情】

妖族進攻,儒家為何不禦敵於國門之外,即使放棄了劍氣長城,也不應該放棄浩然天下的三洲之地啊,尤其是亞聖為何捨得陳淳安去死?

我一直在想這幾個問題,第一儒家在妖族入侵上的所作所為,第二是儒家在崔巉問題的不關注,不插手,不反對的原因,第三是老秀才的所作所為,第四是新天下為何遲遲不命名。

我猜測了一個原因,就是儒家再用寶瓶洲定輸贏,不僅僅是定事功或者法家,也在定整個天下的走向,這裡面還有三四之爭的延續。

裡面一個前提就是崔瀺沒有走到齊靜春的路子上,一直在事功裡面,那麼就一直在儒家裡面,就沒有問題。我們最近也看到了,崔瀺當了山崖書院的山主,並且修成了本名字,一直沒有脫離儒家文脈,那麼這個前提就有了。

寶瓶洲守不住,說明事功學問空有其表,名不副實,那麼儒家還需要繼續目前的道路,也就是亞聖掌權,仁義先行。

寶瓶洲守住了,說明事功配上禮法,是可行的,這就達到崔瀺起初提出的“學問事功,兩者兼備”,儒家是可以採用的。


「劍來」從文中三四之爭說起——猜想儒家對妖族的態度


另外,事功學問和楊老頭的神道在精髓上是相通的,神道的精髓是什麼,就是功德積香火,而事功是做事積功。那麼遺留在這座天下的神道的事,似乎也有了解決辦法,儒家和神道就不會那麼衝突了。

*原文:

楊老頭反問道:“不想著破鏡重圓,重返巔峰?何況你推崇事功二字,其精髓與我們不是沒有相通之處。”

《劍來》第八十六章 同道中人

結論就一個,力量明顯佔優勢的儒家對妖族的態度其實都在等寶瓶洲的最終結果。就是要外寶瓶洲決勝負,也是三四之爭的最終勝負,也是決定儒家後期的走向。

所以才會由著妖族打下三洲之地,所以才會由著這麼多人去死,所以才會在三洲打開大門,撤退到第五天下。

所以老秀才不遺餘力的支持二崔,找屈原,借“山”字,幫助茅小冬破境,讓崔瀺當上書院山主。

所以楊老頭才會幫助崔瀺,幫助寶瓶洲。

所以崔瀺才不允許劍靈亂來,亂了他的所有部署。

所以寶瓶洲的兩位天幕聖人才沒有死,一直保持完整,應該也是崔瀺要求的,其他可能還有一些力所能及,不過分的要求,比如要點支援。

所以崔瀺才會這麼自信,挑釁周密,大概也是猜到了大部分。

【結局】

寶瓶洲自然是應該守住了,不過崔瀺,楊老頭等可能都活不了,那麼儒家後面全力出手破妖族後的事功+學問靠誰來推行呢?

那麼就是陳平安了,陳平安在劍氣長城當隱官,就是提前學習實踐這種事功學問,崔瀺可能不太容得下其他諸子百家的學問,陳平安可以。

儒家崛起!

【歷史背景】

所以《劍來》這本書的歷史背景,很可能就是武帝西漢時期,而妖族就像是匈奴王朝,武帝之前的漢朝對匈奴採取的就是防禦為主,自武帝開始全面反擊,最終驅除韃虜,君臨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