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時期那麼多頂級大才,為什麼整個明朝的國運在走下坡路?

巖品飾界


看待歷史不能從表象找結論,要從表象背後的底層原因找答案。

一個王朝走下坡路的表象是從某個時期開始的,但走下坡路的原因可能在這個王朝建立時就已經產生了。

明朝國運從嘉靖時期開始走下坡路,總體上還是沒有出太大問題,甚至在明穆宗隆慶年間還出現了中興,但從明神宗萬曆年間開始,明朝的內有外患開始加劇。

東北女真崛起,朝廷屢次增加賦稅,前後總計1695萬兩白銀,然而正統年之前僅僅徵收243萬兩。

民窮財盡,內部腐敗導致外部問題無法解決,外部問題導致內部問題加劇。

像明朝這樣的專制王朝在歷史上不可避免的會走上下坡路,這是在自然經濟基礎下的王朝無法逃避的。

現在來分析明朝嘉靖年間擁有那麼多頂級大才為何其國運依然走下坡路。

先把頂級大才放後面,談談政治和帝王。


政治惡化

政治惡化不僅僅是相對於明朝其他時期來講的,而是相對於中國以往其他朝代而言的政治惡化,這還要從朱元璋廢相說起。

從秦漢開始,宰相在政權中的存在就將宮廷和政府分為兩部分。

皇帝作為宮廷首腦存在,而宰相作為政府首腦存在。

宰相的存在就對皇權形成了制約,也與專制皇權相輔相成。

明太祖朱元璋是吸取了元朝的教訓而廢除了宰相,但宰相的存在對於專制集權體制下的政權來說是有合理性的。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兩的確是精力旺盛,算得上雄才大略,但是他們並不能保證其子孫後代也精力旺盛和雄才大略。

於是到了嘉靖和萬曆兩朝,皇帝直接不上朝就是朱元璋未曾想到的。

由於廢除了相位,宦官專權就成為了明代政治上根深蒂固的病痛。


修仙的嘉靖

嘉靖年間不僅擁有夏言、嚴嵩、徐階、高拱、胡宗憲、張居正、戚繼光、俞大猷、譚綸這樣所謂的頂級大才,嘉靖也算是頂級大才。

嘉靖的聰明可謂是歷史公認的,但他的聰明沒用對地方,一心想著修仙。

以嘉靖的聰明才智用來治國必然能夠成為和明太祖朱元璋齊名的皇帝,但是他僅僅是用來玩弄權術,以此騰出時間便於修仙。

歷史上尚道的皇帝不再少數,但像嘉靖這樣連國家都不顧的確實不多。

他不在乎這個國家是否會變得更好,只要不出差錯便好。

他不在乎大臣是否能夠發揮出治國理政的大才,只要牢牢把控住大權。

也正是因為朱元璋廢相讓皇帝獲得了近乎絕對的權力,嘉靖才能將諸多大臣玩的團團轉。

嚴嵩應當是最合嘉靖口味的大臣了,也可能是唯一和嘉靖有感情的大臣。

在明朝中晚期,政治已經極度惡化,內憂外患也都開始顯現,然而嘉靖皇帝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治國上面。

面對這樣一個一心修仙的皇帝,再加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制約,大臣也就沒有足夠的權力施展拳腳。

在這樣的局勢下,即便是管仲再世也帶不動啊。


自然經濟的侷限

無論帝王或是大臣的才能有多強,在自然經濟時代的專制王朝的命運都要受生產力的制約。

王朝的誕生、發展、沒落、滅亡就像是自然經濟時代的一次次輪迴。

著名的馬爾薩斯陷阱就是自然經濟時代不可逃避的宿命,經濟增長的速度和人口增長的速度不匹配就會產生諸多社會矛盾。

再加上明末又是所謂的小冰期,明朝就必然走上了下坡路。

並且這種下坡路並非人力可以改變的,因為這是自然經濟時代和專制體制的共同制約。

由於專制集權的體制原因,自然經濟時代的中國無法發展處資本主義,也就無法將用外部化的方法解決內部問題。

所謂的萬曆年間的資本主義萌芽只是因為皇帝不上朝導致民間商品經濟的空前發達,但這不足以發展出資本主義,因為社會體制的原因禁錮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頂級大才的侷限

夏言、嚴嵩、徐階、高拱、胡宗憲、張居正、戚繼光、俞大猷、譚綸在歷史上也算是不錯的人才,尤其是戚繼光還是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

軍事常常是由政治決定的,作為武將的自主權是受中央制約的,朝廷裡的權臣對於國家的影響顯然要大於武將。

所以武將並不能改變明朝走下坡路的命運,而文臣也有其侷限性。

嘉靖朝政治上的幾大主角大概就是夏言、嚴嵩、、嚴世蕃、徐階、高拱、張居正了,由於胡宗憲未能進入中央朝廷,能夠做的事情也不多,而且最後還是被迫害了。

夏言、嚴嵩、、嚴世蕃、徐階、高拱、張居正這幾位頂級大才倘若能在唐太宗時期應該是能大展拳腳的,然而在嘉靖朝就只能深陷於權力鬥爭的漩渦中了。

嘉靖並不在乎誰把持朝政,只要不威脅到皇權就好。

嚴嵩就應該是做的最好的那一個了,他明白所有的權力都是皇帝賦予的,一切都要以皇帝為中心。

嚴嵩和嚴世蕃能夠長時間把持朝政也在於深得嘉靖歡心,夏言也在權力鬥爭中慘死。

夏言、嚴嵩、、嚴世蕃、徐階、高拱、張居正幾位頂級大才並不能將全部才能用於治國理政中,他們不得不在權力鬥爭中苟且。

明代的黨政可謂是和宦官專權一樣嚴重的政治問題,在黨政不斷和宦官專權的制約下,所謂的頂級大才根本就無法發揮出其才能,更無法挽救明朝走下坡路的命運。


結語

嘉靖朝即便擁有如此諸多能成猛將,但嘉靖並不在乎這一切,他的心中並沒有家國天下,只有權力和修仙。

嘉靖朝出現的清官海瑞可謂是人盡皆知,但嘉靖並沒有當一回事。

嘉靖只是把海瑞當作一個吉祥物,讓百姓制度朝廷是清明的,而實際上朝廷政治已經腐敗不堪了。

嘉靖並沒有重用海瑞,因為海瑞並不合他胃口。

明朝所走上的下坡路是在歷史諸多因素下共同導致的必然,並不是擁有所謂的夏言、嚴嵩、嚴世蕃、徐階、高拱、胡宗憲、張居正、戚繼光、俞大猷、譚綸、海瑞就能夠挽救的。

歷史的潮流和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更何況嘉靖根本就沒有想著去阻擋。


天上人間文史鑑


嘉靖皇帝可以說是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明朝權利最大的皇帝了,要知道,這兩位開國皇帝可是一刀一刀砍出來的威望啊。

《大明王朝1566》中有一句:厲行一君獨治,置內閣視同僕人,設百官視同仇寇,說打就打,要殺便殺。授權柄於宦官,以家奴治天下。事實上嘉靖就是這麼做的這麼想的。

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名將能臣輩出。可在嘉靖皇帝那裡那一個都被治的服服帖帖的。嘉靖制定了一個遊戲規則,所有人只能在他劃定的範圍中活動。巧妙的把官僚分成兩個派系,又拿太監來掣肘官僚,他自己做一個仲裁者。所謂張璁夏言嚴嵩不過是嘉靖體系裡的一個棋子,在嘉靖看來只要聽話就行。

享受權利時他是天下的君父,到承擔責任時嘉靖把失誤推給臣子,到臣子惹起眾怒時 ,他廢掉重新找一個擋箭牌。整個國家不過是滿足自己私人慾望的工具。為什麼嚴嵩這樣乾淨壞事的人會存在,因為沒有這樣一個人,所有矛盾都會向著嘉靖自己而來,嚴嵩殺的人,是嘉靖想讓他死。嚴嵩貪財,在嘉靖看來嚴嵩幫他擋住這些風言風語的功勞不亞於一場勝仗。貪點財不算什麼,況且嘉靖隨時可以把財富拿回來(抄家)。想讓嚴嵩當擋箭牌嚴嵩就需要足夠強大,嚴嵩結黨。嘉靖不是不知道,只是需要達到一個平衡,在嚴嵩一黨過於強大之時,嘉靖也會進行干預。

嘉靖是明朝最聰明的皇帝,但同時也是最自私的。像唐太宗說的那句有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其實也是告誡臣下,別太過分招惹百姓,但突出的中心也是考慮我李家政權能不能長治久安。康熙皇帝接觸西方科學文化之後,也是考慮的這些不能為漢人所學去,考慮的也是自家江山能否長治久安。可嘉靖皇帝這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他沒有想過給子孫留一個相對安定的大明朝。

嘉靖認為做皇帝就是來享福的,沒有義務,只有權利,而為了享受,就必須分裂群臣,讓他們鬥來鬥去,自己的地位才能穩固;為了享受,就必須修道,這樣才能活得更長。至於國計民生,他才懶的去去管。

嘉靖自比漢文帝,嘉靖時期的能臣名將幾乎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沒人去拆穿嘉靖的面具,其實,這些人都是在等嘉靖死而已,偏偏海瑞這個愣頭青上了一了一道奏摺也就是有名的《治安疏》拆穿嘉靖的面具,嘉靖的怒不可遏恰巧證明海瑞說的都是對的。

史書記載,嘉靖反覆看過海瑞那封《治安疏》,晚年的他似乎也覺得字字在心,句句入理吧。牢裡的海瑞聞聽嘉靖的死訊放聲大哭,嘉靖所提拔的人,都已經對他放棄治療,而罵過他、被他關牢裡的海瑞還是希望嘉靖能回心轉意。


史爭朝夕


自從嘉靖差點被宮女勒死,搬到西苑去以後,大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嘉靖年間,大明朝廷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國庫沒有存銀。

沒有存銀,就意味著很多事情要出問題。

不能賑災,沒有軍餉,軍隊裝備敗壞,不能保境安民等等。

按明史或者看其他一些歷史題材的小說,例如大明1566,張居正等,內閣大臣們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怎麼往國庫弄銀子。

的確,嘉靖朝有很多大才,夏言、徐階,張居正等,武將暫且不去提,因為武將的地位不高,都被內閣文臣所掌控。

為什麼這麼多大才沒能阻止嘉靖朝的下坡,根本上還是和嘉靖皇帝本人有關。

因為在封建體制下,就算內閣能維持國家的基本運轉,但是皇帝的意志仍然是不可違背的。

都知道嘉靖後期幾十年不上朝,但是嘉靖本身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即使不上朝,也把朝局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對道教的迷戀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程度。以至於他對朝政並不怎麼關心,他唯一關心的就是兩件事:一是控制內閣閣員的權力平衡,以達到他即使不上朝也能牢牢控制朝局的目的。二是不要妨礙他信教。做道場,建宮殿,打醮。

所以,內閣閣員相互掣肘,大明朝廷內部冗員很多,辦事效率極其低下,政策的形成推行十分緩慢。並且由於內閣成員為了各自派別的利益需要相互妥協,很多政策的出臺就已經是去大半本來的效用了。

等到嚴嵩掌權,形式越發的不可收拾。嚴嵩抓住了嘉靖迷戀道家的這一特點,在寫青詞上功夫下的很深,很得嘉靖的歡心,同時他不斷地為嘉靖提供信教上的方便。因此他佔據了內閣首輔二十多年的時間,幾乎佔滿了嘉靖即位時間的一半。

嚴嵩可謂權傾天下,而嚴嵩的兒子嚴世蕃也是內閣成員,父子二人把持大明朝政的走向有二十多年,幾乎一代人的時間了,這期間貪汙腐敗,權錢交易,整個大明朝廷到處充滿了嚴嵩和嚴世蕃門下的人,這些人都已嚴嵩馬首是瞻。弄得本來就已經千瘡百孔的大明朝更加的雪上加霜。

例如,嚴嵩和嚴世蕃派鄢懋卿去江南巡鹽,帶回的白銀和嘉靖說,扣了100萬兩給嘉靖做道場,其實自己偷偷的運了兩百萬兩白銀回自己老家。嘉靖知道以後氣瘋了,說“他們給朕100萬兩,自己拿200萬,還要朕謝謝他們”“江南鹽道,誰去都沒辦法巡鹽巡這麼多鹽稅,只有嚴嵩的人去才行”可以看出,整個江南鹽道已經成了嚴嵩的後花園了,應該進國庫的錢,嚴嵩不發話,大明朝廷一份都拿不到。這件事也成了嚴嵩倒臺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其他的內閣有識之士,大部分的精力就要耗在和嚴嵩鬥法上,大家認識到嚴嵩才是大明朝最大的窟窿。黨爭內耗,耗去了大明朝太多的精力。

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嘉靖的不理朝政。

所以,大明朝廷能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