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大清要裁撤湘軍,傳銷式的管理制度讓大清無法插手

清朝晚期危機四伏,尤其以太平天國運動的聲勢最為浩大,大清的八旗軍和綠營軍根本抵抗不住太平軍的前進的步伐,曾國藩的湘軍也就是這種形勢下建立起來,其使命就是要消滅太平軍,維護大清的統治。

剛組建不久的湘軍能夠成為大清剿滅太平軍的主力,這和湘軍傳銷式的管理制度是分不開的。雖然湘軍在和太平軍對抗過程中,一直處於劣勢,曾國藩也多次兵敗想自殺,全靠後來因天平軍發生內亂,使戰局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最終湘軍攻破南京城,也就是太平軍大本營,宣告太平軍的覆滅,剩下的殘餘勢力也逐漸被消滅。

難怪大清要裁撤湘軍,傳銷式的管理制度讓大清無法插手

湘軍在與太平軍的對抗過程中,戰力逐漸提升,有了一整套成熟的行軍作戰經驗,原本可以收編為大清的“國軍”,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其管理制度獨特性,朝廷沒辦法掌控這支軍隊,最終下達裁軍命令,只保留少量一部分繼續剿滅餘下的農民起義軍。

湘軍的管理制度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難怪大清要裁撤湘軍,傳銷式的管理制度讓大清無法插手

湘軍的傳銷式管理制度

大清的士兵只屬於朝廷管制,將領是要經常更換的,而且也無權私自調動部隊,以避免兵變的事情發生,而湘軍不同,湘軍的兵是屬於將。

湘軍參照了明朝戚繼光的營制管理,以營為單位,士兵歸營直接管控。為了快速發展,採用自由招兵方式,誰招的兵就歸誰管,這樣一來將領的積極性就來了,招的人越多,自己的權利越大。

最後湘軍形成了以親友、同學、師生、同鄉為主要關係的各個層次,這和現在的傳銷很相似,專門找身邊的人下手,招的人越多,就越靠近金字塔頂端。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朝廷根本沒有辦法下手,每個階層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士兵只聽自己直屬長官的命令,整體抱成一團,更換上頭的幾個將領也解決不了問題。

難怪大清要裁撤湘軍,傳銷式的管理制度讓大清無法插手

編制和裝備自成體制

湘軍分陸軍和水師兩個部分,管理上相對獨立,作戰時又相互配合。在編制人數上兩個部分都是以營為單位,每營500人,營以下編制就完全不同了,畢竟水師是以大大小小的船隻為載體。

據《湘軍兵志》中記載:陸軍部分營以下為哨,四哨為一營。哨以下為隊,十個人組成一隊,相當於現在的班級編制,集八隊為一哨,相當於現在的連級編制。

在武器裝備上,湘軍分鳥槍、抬槍等火器,還有一部分是長矛、大刀等冷兵器,作戰時相互配合,可遠程使用火器射擊,也可近身肉搏。湘軍對武器相對比較重視,不但自己採購洋槍洋炮,還自己設立船廠、兵工廠,對採購的火器進行仿造。

難怪大清要裁撤湘軍,傳銷式的管理制度讓大清無法插手

改善裝備的資金一部分是從朝廷那裡獲得,一部分是剿滅太平軍繳獲的,特別是攻破南京城,搶劫後毀屍滅跡,太平軍積攢的財物都被湘軍私吞了,並沒有上交給朝廷。

湘軍的管理體制讓朝廷無法插手,其編制和裝備又是八旗兵和綠營軍這些“國軍”不能相比的,朝廷自然不放心不弱於天平軍的湘軍發展下去,所以裁撤湘軍就成了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