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必讀:一位老股民炒股經驗之談,十九年炒股經驗01

這是一位老股民19年的炒股經驗,分享給大家,記得關注我@跟莊教練

哦!

本文從用怎樣的資金炒股,到選買入怎樣的股票;從如何控制倉位,到如何進行搭配;從堅持長線投資,到及時落袋為安等方面,涉及到了一個老股民在19年投資實踐中的一些心得與感受。相信這些心得與感受,是許多股民朋友也曾經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的。但願這些心得與感受,能給一些新手帶來一定的幫助。

但股市畢竟是股市,除了市場規則的公開、透明外,在操作方面,不可能有統一的“教科書”,也不會有大家普遍認同的“標準答案”。路還得靠人走,股市的規律也有待廣大股民自己去摸索和體味。更何況,股市的複雜性和深不可測的特殊性,都決定了市場參與主體的多元化和投資風格的多樣性,不可能也完全沒有必要做到千篇一律。堅持風格,走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選擇。

一位老股民十九年的炒股經

炒股必讀:一位老股民炒股經驗之談,十九年炒股經驗01

兒子中考一結束,提出的第一項“請求”是,希望准許他學炒股票。並說,要求不多,只要5000元,若能准許,一個假期下來,賺個2000元沒問題。

好傢伙,一個假期賺40%,還說“沒問題”,胃口倒不小。但兒子的突然襲擊還是弄得我有些措手不及。看著兒子認真的樣兒,一時還真是難住了我:不準吧,自己也在炒股;准許吧,怕他從此陷得太深,不能自拔。

是啊,自己就是個在股市陷得很深的人。想當初自己不也是雄心勃勃、滿懷激情來到這個市場?記得19年前,我曾對妻說,把家裡的錢拿出來炒股吧,不出幾年,怎麼樣怎麼樣……一副躊躇滿志的樣子。後來,妻同意了,家裡的大部分錢也都投入到了股市。結果怎麼樣?19年了,6000多個日夜,投入了大量金錢,耗費了寶貴時光,經歷了無數次的激動與喜悅、痛苦與淚水,最終,和許多股民一樣,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夢想也還是那個夢想。

夢想沒有成真,感悟倒也不少:股市是良師,她讓股民懂得,面對困難與挫折,要學會忍耐,看到希望,充滿信心,選擇堅強。因為有了股市,忙碌緊張的生活多了份新奇、激動、刺激和希望。假如沒了股市,生活或許就像白開水,索然無味,平淡而又激情不再!

炒股必讀:一位老股民炒股經驗之談,十九年炒股經驗01

是的,生活“因股市而精彩”。正是因為股市充滿了這種獨特而又神奇的魅力,才會使那些“股市不死鳥”任憑風吹浪打,仍頑強地堅守在這片熟悉的“陣地”上,也才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新兵”加入到股市大軍裡來。然而,炒股的路並非一條平坦的大道,會有許多曲折與坎坷;投資的過程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艱辛與磨難。最深的體會是,要想在股市賺錢,不是一些新股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真正能夠賺到錢的投資者實際上並不多。

正因為如此,我對兒子說,利用這個假期,趁著這份興致,體驗股市冷暖,學些證券知識,我不反對,但要記住:將來無論做什麼,只要用心去做,都會有飯吃,就是不能“以股為業”,專幹炒股這一行,也不能將來沒事做的時候想到炒股,沒錢賺的時候前去炒股。

聽完我的話,兒子點點頭,並希望我能講講炒股的具體要領和注意事項。

“這個可以”。這樣吧,我把這19年來炒股的心路歷程,期間的酸甜苦辣,操作的注意事項,至深的感悟體會,作些回顧,加以整理,記錄於此,供你參考。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股市亦不例外。老一代股民因為種種原因,終究要陸續淡出這個市場,新一代股民自然會紛至沓來,股市的未來最終屬於年輕人炒股勿用“壓力錢”

炒股必讀:一位老股民炒股經驗之談,十九年炒股經驗01

炒股票,錢從哪裡來?什麼樣的錢可以投入股市?有人從銀行取出了多年的積蓄,有人採取各種方法去貸款,也有人把自己的養老金、孩子的教育費、家裡的生活費,甚至用於買房、結婚、上大學的錢都拿出來,投入股市。

這樣做對不對、好不好?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但有一點,千萬別把有“壓力”的錢投進股市!

這裡所說的“壓力錢”,指的主要是這麼幾種情況:一是傾其所有,孤注一擲。即把家裡的全部財產拿出來炒股,一旦投資失利,就會對家庭生活造成重大“壓力”;二是預支未來、寅吃卯糧。即把“未來的收入”也提前拿出來用於炒股;三是不計成本、貸款炒股。即通過銀行貸款、向親友借款,有的甚至採取高利貸等辦法,籌集股款。

用“壓力錢”炒股與使用自有、可支配、無壓力的“閒錢”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前者有使用時間上的限制,以及只能盈利不能虧損的心理壓力。一旦投資結果與預期不一致,往往會給心理、情緒、正常生活帶來較大影響,輕則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重則導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對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穩定都會產生程度不同的負面影響。

怎麼辦?老股民真誠地告訴大家,用於炒股的資金,必須是沒有使用時間上的限制、不受盈虧影響、完全屬於自己、可以獨立支配的“自有資金”。即使如此,也不能傾其所有,把全部家當搬出來放在一個“籃子”裡,也要控制好比例。

自有資金炒股的最大好處是,可以使投資者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漲了、賺了當然高興,跌了、虧了還有機會;無論是盈是虧,都不至於影響情緒、改變生活。而且,因為有了這種平和的心態,反而有利於投資。操作的時候,可以做到理性思考,沉著決斷,動作穩健,不急不躁,進而有利於取得投資的成功。

總之一句話,用於炒股的資金必須是沒有盈虧壓力、可以承受風險的“閒錢”。

組合投資少不了

要想取得投資的主動權,不僅要控制好倉位,還要會進行組合搭配。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比如,當你在某一時段控制的倉位是二分之一,但由於買入的只有一個品種,而該品種恰恰出現了與大盤相反的走勢,人家漲你不漲,豈不壞了心態?還有,萬一持有的品種,出現了突發事件,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發生,單一持倉就會導致全軍覆沒。假如買入的品種較好地進行了組合投資,做到了適度分散、合理搭配,情況就會大不一樣,損失也會減輕許多。

炒股必讀:一位老股民炒股經驗之談,十九年炒股經驗01

一般情況下,在分散搭配的時候,可以掌握這麼幾條原則:既要有股票,也要有基金;既要有深市股,也要有滬市股;既要有大盤股,也要有小盤股;既要有熱門股,也要有冷門股;既要有高價股,也要有低價股;既要有最近上市的新股,也要有原先上市的老股。如有可能,還要注意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上市公司之間的組合搭配。

當然,以上情況並不是說所有投資者都要同時“擁有”,更不是說,在組合搭配的時候,“組合”越多越優、“搭配”越廣越好,而是同樣要講究“度”,在控制好“度”的基礎上,進行有機的搭配。比如,持倉量在三五十萬元的,一般情況下,一個品種不要超過10萬元;持倉量在一二十萬以下的,持倉品種不要少於兩個;持倉量在100萬元以上的,可以再增加持倉品種的個數。

組合搭配以後,你的收益可能無法做到最大化,其實,真正能夠達到收益最大化的投資者也並不多,但卻能有效地規避市場的風險,尤其是個股“變臉”所帶來的風險。

有所為有所不為

做什麼事情都不能過於“投入”,不能陷得太深。最高境界應該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先來說說炒股與工作的關係。如果沒有其他工作,炒股成了自己的“主業”,就可以也應該多花些心思在炒股上;但假如除了炒股,你還有其他工作,自然要處理好日常工作與業餘炒股的關係。首先要做好工作,其次才是考慮炒股。有時間炒炒股票,沒時間可以暫時把“股市裡的事”放一邊。如果把炒股太當回事兒,結果不但會影響工作,誤了“正事”,說不定炒股的效果也不會如意,這叫得不償失。這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一個意思。

炒股必讀:一位老股民炒股經驗之談,十九年炒股經驗01

再來談談高位與低位的關係。誠然,作為普通投資者,要精準地判斷和預測大盤和個股在某一位置究竟算是“高位”還是“低位”,不太容易做到。但自己給自己確定一個心裡期望的點位,以此作為自己認可的“高位”和“低位”,作為自己買賣的參考和依據,這一招還是十分管用的。一旦到達自己預期中的“低位”,採取“有所為”的操作策略,適當加快操作的頻率,進行必要的加倉;一旦到達自己預期中的“高位”,採取“有所不為”的操作策略,進行必要的減倉、觀望或休息。

如果做不到在人的一生中“只做幾回”、幾年裡頭“只做一兩次”,那麼,在一年裡面不要始終滿倉,不要頻繁進出,只操作其中幾個時段,倒是可以考慮的。這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另外一個意思。

最後講講盈利與虧損的關係。股票這東西,說深奧,的確深不可測,誰也無法預知;說簡單,其實就是敲敲鍵盤、打打數字這些事兒。只要買賣時點能夠把握好,買得比別人便宜,賣得比別人高些即可。再說得直白點,在實際生活中,當你周圍的一些親友、炒股“高手”都感到炒股容易、大賺特賺的時候,你可以退出觀望,可以選擇“不為”,逐步賣出獲利的籌碼;當他們都感到炒股艱難、紛紛被套的時候,你可以逐步進場,選擇“為之”,分批買入比他們更便宜的籌碼。這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又一個意思。

有所“為”有所“不為”,看似問題不大,其實,反映了投資者的一種心態,一種境界。真要做到做好,也不容易,倒是可以嘗試一下反向操作的方法。即“人棄我撿、人要我給”的策略,當眾人“作為”、紛紛追漲的時候,我慢慢地選擇“不作為”,當大家“不作為”、開始“割肉”的時候,我開始逐步地加倉、慢慢地“作為”起來。

未完待續,記得關注我哦@跟莊教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