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古代對陰陽學說論述最深刻的是《周易》。莊子說:“易以道陰陽。”《周易》從哲學的高度對陰陽學說進行了概括,指出“立天之道,曰陰曰陽”(《說卦》)強調“一陰一陽之謂道。”(《繫辭》)把陰陽的存在及其相互間的運動變化作為自然界的基本規律。餘觀乎《周易》之論陰陽,有陰陽交感相錯,陰陽對立制約,陰陽互根互用,陰陽消長和平衡,陰陽互相轉化等法則,而《周易》之論象與數,謂凡陰陽相對,剛柔相摩,皆呈現大平衡狀態。


《黃帝內經》直接繼承並發展了《周易》的學術思想,提出了醫道雖繁,能夠明於陰陽,則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的觀點,確定了陰陽學說作為中醫學的理論核心和特有的醫學辯證法的地位。縱觀《黃帝內經》全書,《周易》之陰陽法則在《黃帝內經》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陰陽交爭、陰陽相貫、陰陽不調、陰陽俱竭、陰陽移位、陰陽相錯、陰陽離決、陰陽升降、陰陽反作、陰陽異位、陰陽俱盛、陰陽往復、陰陽喜怒、陰陽均平、陰陽相傾、陰陽更盛、陰陽易居、陰陽俱溢、陰陽相交、陰陽成敗、陰陽相逆、陰陽相引、陰陽相隨、陰陽相逐、陰陽俱脫、陰陽清濁、陰陽平復、陰陽合傳、陰陽乘戾、陰陽平秘、陰生陽長、陰殺陽藏、陰靜陽燥等等。而《黃帝內經》所述的這些內容,歸納起來可以分為陰陽相分、陰陽交爭、陰陽互根、陰陽相貫、陰陽動靜、陰陽消長、陰陽移位、陰陽均平等方面。


由於《周易》之陰陽法則在《黃帝內經》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因而需下大功夫進行研究。而本文僅就《周易》之學術思想對《黃帝內經》關於人體陰陽平衡理論的影響進行討論。




一、陰陽平衡與生理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周易》認為宇宙是一個整體,有陰也有陽,陰陽交相影響,配置必須均衡。如《周易》中最基本的卦象是用“--”代表陰爻,用“—”代表陽爻,取三爻為一單卦,構成相對獨立的系統,共得出八卦。八卦按照東—震、東南—巽、南—離、西南—坤、西—兌、西北—乾、北—坎、東北—艮八個方位排成一個圓周,表示宇宙萬物在時間和空間的統一中運行,在整體上保持動態平衡。


各卦所含的陰爻和陽爻不相等,但八個卦中陰爻與陽爻在總和上相等,都是十二個。八個卦在結構上兩兩相對,相反相平,如乾與坤、震與艮、離與坎、巽與兌,共是對稱的四對;八卦在運動中發生多種相互聯繫,形成一個週而復始的循環圈,這是整體動態平衡的一種表現形式。以八卦為基礎,兩兩相重,取上下之位,得出六十四卦,用以說明天地萬物不斷變化。但其變化的根本則未出陰陽兩端,也就是說其最基本的元素是以“--”“—”為基礎的。故《說卦》在闡述卦的共同本質時說:“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立爻。”


《周易》中說明陰陽相對的、和諧的、統一的卦象,以“泰卦”和“既濟卦”為代表。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泰卦的卦象,即乾下坤上,表示地在上天在下,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相交,陰陽和諧,交流行進,向心的統一狀態,故名“泰”。《錄傳》中說:“天地交,泰。”“泰……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既濟卦的卦象,即離下坎上,大象水在火上,水性潤下,火性炎上,正是水火相交,陰陽和諧的統一狀態,故名既濟。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黃帝內經》繼承和發展了《周易》陰陽平衡學術思想,認為人是自然產生的一物,人身如一小宇宙,因而天人一理。認為健康人體內陰陽之間應該是“平和”的,或者說是“陰平陽秘”的。並指出陰平陽秘和陰陽平和是陰陽動態的相對平衡狀態,是通過陰陽的互根互制和消長轉化來達到與維持的。它包括機體內部陰陽的平衡,和機體與外部環境的平衡,即對環境變化的適應這樣兩個方面。如《素問•調經論》雲:“陰陽均平,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靈樞•終始》)其與現在認為“健康就是內穩態”的觀點頗為相通。


1.1 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


《周易》認為陰陽乃一元之氣所化,又能無限可分。如“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素問•天元紀大論》)“陰中有陰,陽中有陽”(《素問•金匱真言論》)。故《繫辭》雲:“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黃帝內經》則根據《易經》陰陽對立統一的觀點,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人體的結構及其各個層次的組成部分,可以用陰陽的概念分為許多層次,所以人體內部充滿了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如《素問•寶命全形論》雲:“人生有形,不離陰陽”。並進一步指出“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臟腑中陰陽,則髒為陰,腑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素問•金匱真言論》)又云:“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素問•金匱真言論》)若具體到每一臟腑則又有陰陽之分,即心有心陰心陽;腎有腎陰腎陽等等。


由此可見,人體就是由這樣許許多多層次的陰陽所組成的整體,其各個層次又都是陰陽相互依存的小整體,它們與陰陽的運動規律相關聯,保證整體結構功能的有序,也就是說,人體組織結構上下、內外、表裡、前後各部分之間,以及內臟與外界環境之間的複雜關係,無不包含著陰陽的對立統一。


1.2 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


《黃帝內經》在《周易》之對立統一學術思想的指導下,用陰陽學說從整體、器官和系統的水平來闡述人體的生理功能。認為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由陰陽兩個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係,使陰陽處於相對的動態平衡的結果。例如屬於陽的機能與屬於陰的物質之間的關係,就是這種對立統一關係的體現。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人體的生理活動是以物質為基礎的,沒有陰精就無以產生陽氣,而生理活動的結果,由於陽氣的作用,又不斷化生陰精,所以人體功能與物質的關係,也就是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相互制約關係的體現。《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張景嶽註釋謂:“陰性靜,故為陽之守。陽性動,故為陰之使。守者守於中,使者運於外。”《素問•生氣通天論》又說:“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高士宗註釋說:“陰者藏精而起亟也,精藏於陰而起亟,陰中有陽矣,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陽衛外為陰之固,陽中有陰矣”。說明人體的陰與陽結合於生命的統一體內,在互相依存的條件下,處在不停的相互消長而又相互制約的狀態中。在正常的生理活動中,二者保持對立而又統一的協調狀態。這種機能與物質之間的相互資生,相互為用的機制,則是《周易》陰陽法則之一——陰陽相互依存關係在人體生理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黃帝內經》不僅認為人體內部是一個統一整體,人體與自然環境也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故人體的臟腑經絡功能活動與自然四時變化相應,即“五臟應四時,名有收受。”(《素問•金匱真言論》)“收受”,通應之意,“收受者,言同氣相求,各有所為也。”(《類經》)人與自然相應的理論,是建立在自然界陰陽消長運動變化與人體陰陽消長運動相應的認識基礎之上的,並用陰陽學說來論述的。如《素問•六節髒象論》雲:“心者,……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為陰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至陰之類,通於土氣。”說明了宇宙萬物屬性相同的有同氣相求,易於發生感應的親和之機。


總之,《黃帝內經》把《周易》陰陽平衡原理創造性的應用於生理,以陰陽的對立統一觀點,分析了人體組織結構,論證了人體是一個由多種陰陽結構組成的個體,並以陰陽相對的動態平衡,說明了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闡明瞭人體臟腑經絡與自然界的對立統一關係,明確指出了人體的陰陽之要,應“陰陽平和”、“陰陽均平”,或“陰平陽秘”。




二、 陰陽失調與病理


《周易》中既講陰陽的平衡,復言陰陽的失調,而說明陰陽失調和分裂的卦象,以“否卦”和“未濟卦”為代表。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否卦的卦象是坤下乾上,大象天地不交,陰陽背反,表示離心的分裂狀態。如《錄傳》說:“否……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程傳則說:“天處上,地處下,是天地隔絕,不相交通,所以否也”。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未濟卦的卦象是坎下離上,大象火在水上,上者愈上,下者愈下,表示水火不交,陰陽背反的分裂狀態。如《錄傳》說:“火在水上,未濟。”程傳則雲:“水火不交,不相濟為用,故為未濟”。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黃帝內經》把《周易》的學術思想運用於醫學領域,認為在生理情況下,機體之陰陽處於相對的動態平衡。而人之所以發生疾病,則是由於人體內的陰陽失去了相對的動態平衡。故《素問•生氣通天論》雲:“陰陽乘戾,疾病乃起。”也就是說,如果陰陽各向反對的方向發展,則人之生命活動就自然終止,亦即《素問•生氣通天論》所云:“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此種情況即是《周易》中的“否卦”和“未濟卦”的狀態。


2.1 陰陽偏盛偏衰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如果人體的陰陽不平衡,陰或陽一方偏盛,必然克害相對的另一方而為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調經論》雲:“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又說:“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素問•生氣通天論》)“陽盛則身熱,腠理閉,喘促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素問•脈要精微論》)等等。說明陽偏盛則從熱化火,表現為“陽勝則熱,”若陰偏盛則從寒化,表現為“陰勝則寒”。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若人體的陰陽不平衡,陰或陽一方虛衰,無力制約相對一方而為病,如“陰氣少而陽氣勝”,(《素問•逆調論》)引起“陰不勝其陽”,(《素問•生氣通天論》)從而出現虛損病證。《素問•調經論》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是指陽氣的衛外功能虛弱,那麼體表就是畏寒怕冷,陰氣虛損,便會內部產生虛熱。《素問•厥論》又云:“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乃是說陽氣衰微,相對的陰氣顯現太盛,便發生寒厥症狀。反之,便發生熱厥症狀。


2.2 陰陽轉化


陰陽轉化是《周易》陰陽法則之一。所謂“否極泰來”,“樂極生悲”。《周易》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也最為常見。《黃帝內經》將其吸收進病機學說,用以說明疾病過程中的陰陽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就是指陽熱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轉化成陰寒,陰寒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轉化成陽熱。這是由量變到質變,物極必反的病理變化。這種病性轉化,臨床常見。


2.3 陰陽格拒


在病機變化過程中,發展到陰陽失調的危重階段,便表現出陰陽格拒的狀態。此與“否卦”和“未濟卦”的狀態相同。若陰盛閉於內,虛陽被格拒不得入,被格拒的陽氣浮散於外,或浮越於上,則形成內真寒外假熱證。如《素問•陰陽別論》所云:“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燻肺,使人喘鳴。”就是陰盛格陽的徵象。若陽氣鬱遏,格陰於外,則形成內真熱而外假寒證。如《素問•至真要大論》又云:“諸禁鼓慓,如喪神守,皆屬於火。”則是陽熱內盛格陰於外的徵象。


2.4 陰陽離決


人體陰陽相依而不得相失,此點在《周易》中乾坤二卦外的所有卦象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是《周易》之重要法則。如果有陰而無陽,則陰無以生,即“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素問•陰陽別論》)有陽而無陰,則陽失所附而消散,即“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素問•陰陽別論》)這種有陰無陽,有陽無陰的孤陰、孤陽,就會導致“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標誌著以陰陽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為特徵的生命活動遭到破壞,此正是“否卦”和“未濟卦”所現之象。


總之,人體的陰陽的關係失去了和諧、破壞、統一,而又不能自行調節,以恢復自身陰陽的平衡,那麼就會出現《周易》中“否卦”和“未濟卦”所表現的狀態,從而發生疾病。在《黃帝內經》中,無論什麼疾病,都用陰陽不平衡來解釋。




三、 調理陰陽與治法


《周易》之陰陽法則,最主要的便是統一和諧的狀態,而最高的智慧就是能調和陰陽。《黃帝內經》繼承了這一觀點,認為既然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陰陽失調,因此,調整陰陽,補其不足,瀉其有餘,促使陰平陽秘,恢復陰陽的協調平衡,就是中醫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如《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並在同一篇解釋說:“治之何如?……夫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制之,氣之復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皆隨勝氣,安其屈伏,無問其數,以平為期,此其道也”。所謂“無問其數,以平為期”,王冰注:“治此者,不以數之多少,但以氣平和為準度爾。”《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說:“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靈樞•終始》則雲:“和氣之方,必通陰陽。”“故曰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靈樞•根結》)而“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素問•五常政大論》)也仍然是陰陽法則之應用。


3.1 陰陽偏盛的治療原則


陰陽偏盛,即陰或陽過分的亢盛,為有餘之證。(根據上文陰陽失調之討論)因而採取“實則瀉之”(《素問•三部九候論》)的方法,分別使用《素問•至真要大論》“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治法,以抑制偏盛,恢復機體陰陽統一和諧的健康狀態。


3.2 陰陽偏衰的治療原則


陰陽偏衰,即陰或陽的虛損不足,或為陰虛證,或為陽虛證。(根據上文陰陽失調之討論)使用“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原則。也即《素問•至真要大論》所云:“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王冰於此注之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張景嶽更進一步闡述說:“諸寒之而熱者,謂以寒治熱,而熱反增,非火之有餘,乃真陰之不足也。”陰不足而陽有餘而為熱,故當取之於陰,謂不宜治火也,只補陰以配其陽,則陰氣復而陽熱自退矣。熱之而寒者,謂以辛熱治寒而寒反甚,非寒之有餘,乃真陽之不足也,陽不足則陰有餘而為寒,故當取之於陽,謂不宜攻寒也,但補水中之火,則寒自消也。


根據陰陽互根原理,陽損及陰,則應在充分補陽的基礎上補陰;陰損及陽,則應在充分補陰的基礎上補陽;而陰陽俱損又當陰陽俱補,以糾正這種低水平的平衡。也只有這樣,才有利於陰陽儘快的恢復到相對的平衡狀態。


對於陰陽偏衰的治療,張景嶽有一段著名的論述,其雲:“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可謂應用調理陰陽治則的典範。


總之,調理陰陽的目的就在於抑制偏盛,扶助衰竭,使陰陽偏盛偏衰之異常現象,復歸於平衡協調的正常狀態。


綜上所述,《黃帝內經》將《周易》之陰陽平衡原理應用於醫學領域,首以陰陽平衡理論闡述了人體的生理,復以陰陽失調理論討論了疾病的病理,更發明了調理陰陽的治病原則。所以,《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的提出,確實是源自《周易》,而又有所發展。因此,先賢“中醫以易為體”,“醫學實在易”的觀點,確是真知灼見。故欲發展中醫,研究醫易學,勢在必行,而探源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之與《周易》的關係,則首當其衝。餘不敏,撰文以為拋磚引玉之用。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周易》與《黃帝內經》陰陽平衡理論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