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亂的病與亂治的病人

對於臨床醫生來講,處理疾病無非幾種:一種就是得病了,然後醫生查明原因,

對證下藥。比如感冒,開了感冒藥就好了。這樣的狀態是醫生的常態。二種就是糾偏。這個糾偏是對於疾病本身來講的,發現很多疾病在治療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受到其前邊治療方案的影響。比如感冒,中醫講到感冒辨證,風寒感冒用辛溫解表,但是如果前邊看醫生用錯了藥,或者病人自己耽擱了,就會出現變證,這個變證有很多種,但就傷寒論來講一個外感太陽病就可以引發很多的疾病。

治亂的病與亂治的病人


不過現代很多人似乎已經不去關乎中醫的理論,對於簡單的感冒治不好引發很多疾病的情況並不少。比如我前邊講過的結胸。這個病發生很多有誘因,往往就是感冒沒有及時的治療而發生辨證,導致病邪堵在了胃脘部、胸部、頭部,所以一些病人就出現心窩部位按之疼痛,這個地方過去叫做心下,現在就是胃脘部位。出現症狀很典型,按之疼痛不按不疼痛。不過這樣的情況在今天似乎不會去考慮中醫,而會去考慮胃腸道疾病,很多病人做了胃鏡。但是用藥依靠胃動力藥物是沒有用的。一些病人熬一段就好了,一些病人可能在胡亂的治療當中治壞了。



中醫治病需要辨證論治

很多疾病是被治療壞的,這在臨床經常的發現。比如剛剛看到一個病人血崩,從今年初月經經常的不來,後來吃了藥來了,再後來竟然不停了。病人就開始求醫,前邊的醫生就開了少腹逐瘀顆粒,這個藥是活血化瘀的,其結果是從七月份到現在月經沒有乾淨,已經不知道是月經還是出血。這樣的情況其實有用藥錯亂的問題。病人的體質並不是適合活血化瘀,但是藥吃了,血液控制不住了。

如此的情況比比皆是,因為對於中醫藥來講,關鍵的是辨證論治,辨證就是搞清楚虛實寒熱,搞準確了用藥就好,比如病人氣血不足,通過補益氣血就好了;痰火擾心心煩,失眠,用些安神化痰的藥物就好。但是對證並不是一個輕鬆的問題,臨床看病也不是100%都可以對證,對於中醫來講往往會有十個醫生看一個病人開出十個方子的情況,如此怎麼判斷哪一個對證哪一個不對症呢?

治亂的病與亂治的病人


實際上,其中就有辨證錯的,而錯了用起藥來,就可能給病人帶來影響,耽誤病情或者帶來新的疾病。但就臨床常見的痤瘡來講,就有這樣的情況,很多人一見到病人臉上長痘痘,就覺得是青春期荷爾蒙釋放旺盛,荷爾蒙不就是陽氣,青春熱情,從而想當然的對青年人的痘痘採取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這對不對?不去辨證就不對,結果本來是寒性的繼續使用寒性藥物,很多病人的其他問題就出現了,而且痤瘡經久不愈,或者治亂。這樣的情況不少。

實際上痤瘡多溼熱的心理認識並不好,應該結合實際。曾經有一個病人,來看的時候滿臉痘痘,結果看了前邊方子都是清熱解毒的藥物,但實際上看了舌苔我就明晰了,標準的瘀血證,再問月經涉暗有血塊,還不順利,如此看來就是瘀血證了,採用的桃紅四物湯,一週後滿臉紅豆豆竟然不出了、顏色也淡了,說明對證了。而實際上一些病人或者醫生聽到一些醫家說過,痤瘡是不能用桃仁的,這就機械了。



病急亂投醫是大忌

生病看病很正常,但是看亂的病人很多。我曾經接診一個病人,一天掛了九個專家號,這樣的情況下不是看病,而是參觀景區。其實對於很多病人也有這樣的心理,他們掌握的現代醫學多一些,因此看病就選擇分科,呼吸道不舒服看呼吸科、心臟不舒服看心血管科、甲狀腺不舒服看內分泌、大便不好再看看消化科,這對不對,不能說人家的選擇不對。

分科看病是現代醫學特色,比如內分泌疾病,很多人都會想當然的認為這就是看糖尿病。而實際上,作為內科醫生應該有全科的基礎,比如糖尿病會出現很多系統的病,這顯然不能把所有的科室看全。而中醫西醫都懂的醫生和單純懂西醫、懂中醫的處理模式又是不同。

因此對於病人看病來講,應該有一些指導。不能得病了亂投醫,也不能單純的依據現代分科侷限的看待。

治亂的病與亂治的病人


比如內分泌科有很多疾病,如甲狀腺功能異常,這樣的病人很多時候還伴發膽囊炎、乳腺疾病、卵巢婦科疾病等等,這時候如果看病自然是要乳腺、婦科、消化科,但是這樣的節奏每一個醫生都開了藥,那吃誰的呢?這就要亂了。

實際上這些疾病看著複雜,但是屬於一個系統,對於中醫講起來就一目瞭然,原來是肝經鬱滯了,我講這樣的情況為一藤多花。因此,這樣的情況看一個醫生就夠了,但前提是需要知道這類病實際上是一個證的表達。



醫院會診機制十分重要

我給一些專家和醫院的管理者提了很多建議,特別是關於病急亂投醫的,我的意見要在科普上下功夫,作為醫院的專家不能只看病,要出來做講座、做科普,這樣就能消除很多人的誤解。

比如一些中醫醫生,你不去宣傳講一講,很多病人並不知道原來中醫大夫就是全科。也經常的有人諮詢我病情,結果來句,沒想到你內分泌醫生這病也會看。呵呵,中醫大夫全科、中西醫結合大夫更是全科。

鑑於此,我的意見,對於醫院內看了很多專家的病人,應該及時啟動院內會診機制,多學科會診,對於往返醫院次數很多、看專家多的病人應該用大數據統計一下,對這些病人給予及時的會診溝通,不然他們就會一直遊離於不同的專家門診,進而打敗所有的名醫也無濟於事。

對於病人來講,有選擇的權力,但是也需要慎重的對待自己的疾病,身邊要多幾個醫生朋友、多幾個中西醫的朋友、多幾個中醫的朋友,這樣遇到問題就會多一些參謀,看病就會多一些主心骨而減少波折。

對於醫生來講,我覺得在臨床看病對於看了很多科室的病人,特別是一個門診時間看了不同醫生的,應該多一些謹慎,不能看到甲醫生乙醫生開了藥,丙醫生繼續開藥,應該有一個對病情的統領。對於我來講,一般前邊醫生開過,我的建議就是先遵從醫生的建議。實際上,看到臨床不少的醫生並不如此,他們習慣於各開各的,甚至有後邊醫生簡單否定前邊醫生的情況。這都是要不得的。



因此,個人建議看病的幾點思路:

  1. 一、所有的病都可以看中醫。
  2. 二、聽聽中醫、聽聽西醫怎麼說,是正常的最優化的邏輯。
  3. 三、要從系統性角度思考自己身體的變化。
  4. 四、看病不能看廣告,要從官網特別是正規醫院瞭解情況。看病之前對專家要有所瞭解,要有自己主見。
  5. 五、一次看病不要超過兩個醫生,慢性病一週內不換醫生。
  6. 六、逐步建立自己的家庭醫生制度,熟悉信得過的醫生,能夠保持長久的聯繫。


看病一般會看幾個醫生? 單選
0人
0%
A .1個
0人
0%
B.2個
0人
0%
C.不確定
0人
0%
D.三個以上
<button>投票/<button>
<lin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