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特有的“鹽幫”歷史,一個從調味料中而誕生的幫派


中國自古以來誕生了大大小小無數的私人勢力,有的喜好除暴安良、劫富濟貧,有的則欺壓百姓、巧取豪奪,儘管性質各有不同,但他們卻有著同一個稱呼“幫派”。這些幫派中歷史最悠久的便是“鹽幫”。可能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已經逐漸淡忘了這個名字,但在古代,鹽幫不僅是封建社會里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幫派,他也是最貼近人們真實生活的一個存在。在歷史長河的變遷中“鹽幫”同華夏大地一起走過了漫長的歲月,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了解這個古老的幫派。

古代中國特有的“鹽幫”歷史,一個從調味料中而誕生的幫派


中國與鹽


在瞭解“鹽幫”的歷史前,不妨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鹽”這個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東西。鹽被人類食用的歷史,幾乎同人類的歷史一樣的古老。在歐洲早期的西方人就將海水裝在容器中,用大火熬煮,通過蒸發來生產鹽。在中國根據已經出土的古文物來看,早在公元前4千年左右,中國人的先祖們就學會了如何從海水中提取鹽分。

古代中國特有的“鹽幫”歷史,一個從調味料中而誕生的幫派

中國是最早開始食用鹽的國家。相傳在炎帝時期,膠東半島的夙沙氏最先發明瞭用海水煮鹽的方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大地的諸侯國也因為鹽變得財大氣粗,夙沙氏也被後人尊稱為“鹽宗”。為何西方人吃鹽的歷史會比我們晚呢?這還要從飲食習慣上來看,在中國已經開始廣泛的食用五穀後,西方人還是以吃肉為主,而動物的肉中就包含了人體所需要的鹽分。反觀中國,被人們當成主食的農作物裡可不含有鹽分,對鹽的需求誕生後,人們自然會想辦用其他方式來補充鹽。




與民爭利


鹽和我們的歷史一樣悠久,但鹽幫最早則是由漢武帝時期的一項決策而產生。當時漢朝已經從建國初期的頹廢狀態下緩了過來,漢武帝也決定該收拾收拾匈奴了。但打仗需要錢,而且還是大量的錢,於是漢武帝決定將食鹽、鐵礦和酒水收均歸國有,讓官府去經營這些商品。這樣在國家可以解決資金問題的同時,還掌控了全國的經濟命脈,削弱了地方權貴的勢力。

古代中國特有的“鹽幫”歷史,一個從調味料中而誕生的幫派

西漢王朝的這個決策在當時無疑是一件天大的事,朝廷的問題雖然解決了,但卻給當時的百姓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古代不比現代,可以交易的商品屈指可數,這一舉措無疑的打擊了當時本就不發達的工商業。直到公元前81年,全國各地數十號大賢儒士齊聚長安,與朝廷共同商討當前的民生問題,其中包括,食鹽、鐵礦和酒水的官營政策,對匈奴的戰略方針等等。這一舉動在封建社會里無疑是一件超前的事。

古代中國特有的“鹽幫”歷史,一個從調味料中而誕生的幫派

在這次會議上,地方的儒士代表們一致的反對官營的政策,並強烈的抨擊了這一行為。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無非是那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在起主導作用。儒士們均覺得這種行為是在與民爭利,完全不符合“德貴而賤利,重義而輕財”的儒家宗旨,朝廷參與工商業有傷風化,應該繼續注重農業的發展。


經過這次激烈的討論,朝廷廢除了酒水和鐵礦的官營制,保留了食鹽官營的方案。後世根據這次會議編著了《鹽鐵論》。雖然儒士們完全在遵循教條主義,但也為後來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與官爭利,讓利於民


因為鹽是生活上的必需品,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被朝廷控制後,就下令不允許私人再去販賣食鹽。但一些對國家有功或社會地位比較高的商賈,朝廷往往會給予他們一些特殊的權利,其中就有可以販賣官鹽的一項。這些人也就成為了鹽幫的雛形,有點像大航海時代擁有私掠許可證的海盜。

古代中國特有的“鹽幫”歷史,一個從調味料中而誕生的幫派

但在封建社會販賣食鹽得到的巨大利益下,朝廷的法制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不少人開始無視法度,私自販賣食鹽,原先被朝廷授權的鹽商也不再墨守成規,開始始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私鹽”便誕生了,鹽幫也成了私鹽販子的代名詞。


因為私鹽的價格要比官鹽便宜很多,在人們普遍不富裕的封建社會受到了廣泛的歡迎,這也直接加速了鹽幫的興起。鹽幫後來在中國的分佈極為廣泛,最先在長江中下游興起,後向北一直髮展至蒙古草原,向西甚至跨過了高山,到了青藏高原。在販賣私鹽的過程中,私鹽販子往往是三五成群般的集體行動,不少人還會在中途加入,所以鹽幫雖然分散在各地,但每一個的規模都不算小。

古代中國特有的“鹽幫”歷史,一個從調味料中而誕生的幫派

官府雖然也加強對種情概況的管制,但面對成規模的鹽幫時,也顯得有些疲軟,所以就任由了鹽幫做大。




鹽幫的起義


某種意義上講,封建鹽幫是有利於老百姓生活的,所以百姓們在官府和鹽幫之間,往往會傾向於後者。這種情況在盛世中尚不明顯,若到了亂世,就會給人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亂世之中,國家動盪,民不聊生。這時就會有人揭竿而起,推翻腐敗的朝廷,建立一個新的政權。歷史中往往以農民起義為主,但鹽幫的起義也是有跡可循的。最出名的便是黃巢起義,不過因為黃巢實在是算不上什麼正面人物,我們就不提他了。除了黃巢之外,還有一位鹽幫人物,他的故事則更加精彩。

古代中國特有的“鹽幫”歷史,一個從調味料中而誕生的幫派

元朝末年,朝廷腐敗,經常壓榨百姓。一個叫張士誠的鹽幫工人決心聚眾起義,解救萬民於水火,於是他便拉攏了十七個人作為自己的同夥,開始著手起義的事。但是沒有兵器該如何是好?經過眾人的商討,除了每人拿一根扁擔外,再在扁擔上綁上帶魚,在夜晚時扁擔就能看起來像大砍刀一樣。果不其然,起義當晚,張士誠等人藉著夜色變成了一群手持大刀的武士,官兵衙役落荒而逃。後來,張士誠的隊伍越來越強大,他自己也稱了吳王。



結語


現如今鹽幫早就已經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裡,但不得不去承認,鹽幫文化早已經融入到了整個華夏文明當中,這也多虧了“鹽”這個普通而又渺小的晶體。


參考文獻《鹽鐵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