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調研文章:崇陽縣釩產業集群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按照全市推進高質量發展“六大”活動有關要求,緊緊圍繞“特色產業增長極”這一課題,以“崇陽縣釩產業集群發展”為切入點,深入開展調研,形成了《關於崇陽縣釩產業集群發展的調查與思考》調研報告。

一、產業特點“不同釩響”,奠定集群發展基礎

優秀調研文章:崇陽縣釩產業集群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崇陽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釩業之鄉”,釩產業作為特色產業,有著鮮明特點:

有“久經考驗”的成長曆程。崇陽縣釩產業發展,經歷產業萌芽期(1976-1981年)——工藝改進期(1982-1989年)——起伏徘徊期(1990-1999年)——復甦繁榮期(2000-2008年)——轉型發展期(2009-2019年)五個階段,已有43年發展歷程。從全國最早開展石煤提釩到發展成縣支柱產業,從談釩色變到以釩為榮,從粗糙生產到高新發展,從汙染企業到綠色產業,釩產業在歷經陣痛中蛻變成長。發展軌跡起起落落,如“過山車”一般,即使片釩價格從每噸50萬元跌落至每噸3萬元低谷,仍然有一批打不垮的人才和企業在堅持,他們的身份由冶煉工——釩販子——釩廠長——釩老總華麗轉變,企業產品由低片釩——高純釩——釩鐵——釩氮合金逐步提升,歷盡滄桑,永不言棄,奠定今天崇陽的釩產業地位。

有“環保達標”的產業轉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崇陽釩業叮噹響,是縣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因釩提煉工藝原始,技術粗糙,汙染嚴重,最後走向死衚衕。面對釩產業陷入蕭條冷落的困境,崇陽縣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中做出最佳選擇,加強技術創新升級,果斷推動產業轉型,在生產中廣泛運用無廢水、無廢氣、無廢渣的“三無”清潔工藝。如青山釩鐵、鑫發釩業等廠家投入重金上環保設施,使50#釩鐵站穩腳跟;晶洋公司率先引進國內技術含量最高的釩氮合金產品;許多投資者紛紛轉向,不再生產一兩釩原料,全部改為片釩做原料進行釩產品深加工,讓企業浴火重生、脫胎換骨。當前發展以釩氮合金為主的釩深加工,每月環保監測數據顯示,各項指標均為達標排放,沒有“三廢”汙染,是一種完全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產業、高新產業。

有“三足鼎立”的歷史地位。經過多年摸爬滾打,崇陽人成為國內石煤和其它廢渣提釩領域當之無愧的技術領軍者,省外很多釩企聘請崇陽人為其做技術指導。常年在外從事釩技術指導和產品貿易工作的有1000餘人,從業足跡和銷售渠道遍佈全國各地。據統計,通過縣內平臺和渠道銷售釩產品,每年引進銷售五氧化二釩和偏釩酸銨10000噸以上,既活躍了崇陽釩產業市場,又保證了縣內深加工原料供應。崇陽一度成為華中地區釩產品交易量最大的集散地和釩產品最完備的深加工基地。國內知名的釩業、化工網站都有大量崇陽釩業信息,崇陽與攀鋼、承鋼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崇陽釩價成為國內釩價的重要風向標之一。

有“天寬地闊”的發展前景。釩是一種重要戰略物資,釩產品廣泛應用於冶金、化工、原子能、航空航海、陶瓷、醫藥、新興釩電池等領域。尤其釩是生產鋼鐵的添加劑,又稱“鋼鐵味精”,能增強鋼的強度和韌性,應用量和潛力較大,據統計鋼鐵生產用釩佔到全球用釩量的95%。目前,我國釩產品應用程度明顯落後於世界水平,鋼鐵工業中釩的消耗強度不到30公斤/1000噸鋼,而發達國家釩消耗量接近100公斤/1000噸鋼。2018年,國家及時頒佈熱軋帶肋鋼筋新國標GB/T1499.2-2018(簡稱鋼筋新國標),取代舊國標GB1499.2-2007,旨在利用先進標準引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提升。釩電池技術已取得較大突破,2017年大連融科公司的釩電池用釩量接近10000噸,預計到2022年中國釩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0億元以上。此外非鋼用釩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從各種疊加因素來看,釩產業走向繁榮似乎成為必然。

二、產業優勢“顯山露水”,搭起集群發展平臺

優秀調研文章:崇陽縣釩產業集群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釩產業作為崇陽縣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在全縣產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2014年入選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以來,產業優勢得到進一步彰顯。

1.集群優勢。從1976年最早開始石煤提釩試驗,到1978年初步實現工業化生產,到1982年被煤炭部定名為“石煤提釩綜合利用試點縣”,到1989年年均產釩近200噸,產品獲得省優部優稱號,產品大部分免檢出口,在當時國內可謂一家獨大。2008年前,崇陽縣內可年產釩7000噸,加上遍佈國內崇陽人30多家企業年產釩也超過7000噸,總共年產釩14000噸以上。轉型後,全縣市場主體1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7家(包括5家高新技術企業),全縣共有以釩氮合金占主導地位的生產線17條,年進出釩產品2萬噸以上,年產值超18億元,到2025年預計可達100億元。目前,從偏釩酸銨提純精釩到片釩、50釩鐵、80釩鐵、釩氮合金、釩鋁合金、高純釩、釩電池電解液等高新產品一應俱全,崇陽成為國內最齊備的深加工基地,形成全產業鏈,是名副其實的釩業大縣。

2.技術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崇陽縣在釩產業中有著較為雄厚的技術積累。石煤提釩領域,掌握的鈣化焙燒、複合焙燒、鹼化焙燒、免焙燒酸浸和離子交換法提釩工藝等先進技術,在全國石煤提釩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利用廢觸煤、鋼渣等廢渣提釩工藝國內領先,符合環保要求,為廢物利用闖出了一條新路;轉型升級後釩產業工藝技術一直在與時俱進,主要產品釩氮合金與央企中國電子集團長沙48所合作,在保證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前提下,能耗水平由10年前的噸耗電近10000度降到現在4000度以下,並且還在持續改進之中;利用偏釩酸銨精製五氧化二釩,採用全新滾筒式烤爐加除塵器收塵、吸收塔氨氣回收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完全做到清潔無汙染生產。另外在高純釩生產中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還擁有生產釩電池固體電解液技術,為今後迎接釩電池大規模工業化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統計,崇陽縣在全國各地有釩產業從業人員1萬餘人,其中技術骨幹1000餘人。多年來,崇陽釩業共獲得11項國家發明專利和23項實用新型專利。

3.帶動優勢。釩產業作為崇陽傳統產業,經過幾輪起伏仍保持不衰。第一,從業前景好。業界有一個說法,“只要有釩資源的地方就有崇陽人的身影”。鼎盛時期,崇陽人在縣內外創辦各類釩業企業達到100家以上,產業工人加上從事釩貿易、運輸、配套加工等人員,總規模在1萬人以上,成就了、致富了一大批人。目前崇陽縣釩業界有身價過億的釩老闆,有過千萬的老闆50餘人、幾百萬的老闆一大批。第二,比較效益高。相比較而言,釩業企業佔地、廠房、用工都不多,投資額也不是特別高,但產出效益非常明顯。一個佔地30餘畝的企業一般年產值在2.5億元以上,畝均效益突出。目前落戶崇陽經濟開發區的1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年納稅過千萬的有7家,少的也有幾百萬;2018年釩企共納稅近1.5億元,佔全縣工業企業納稅的三分之一;縣委、縣政府年度表彰的11家企業中有9家是釩企業。第三,新生力量強。近些年來,崇陽縣不斷擦亮“綠色釩業”和“高新釩業”品牌。有的開始接過上一代的“接力棒”,有的憑藉自己的膽識躋身釩產業鏈,一批新生代力量在崛起。如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陳曉念夫婦,2016年迴歸創辦崇陽中瑞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沙鋼集團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投資5000萬元建設釩氮合金生產線,其產品均由沙鋼集團實施訂單式收購。2019年在市場疲軟的情況下,仍實現產值1.72億元,繳納稅收1287萬元。

4.資源優勢。崇陽縣境內石煤儲量豐富,預測資源儲量5億噸,V205(五氧化二釩)總量約280萬噸,佔湖北省總儲量的27.3%,佔咸寧市總儲量的61%。這些資源呈層狀、似層狀分佈,適合露天開採,且品位穩定,平均品位為0.88%,最高達3%。礦區分南北兩帶,已詳查的幾處重點礦藏五氧化二釩金屬儲量70萬噸,屬國內釩資源大縣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石煤礦藏中五氧化二釩金屬儲量約3000萬噸,是釩鈦磁鐵礦枯竭後五氧化二釩的主要來源,石煤資源在若干年後將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產業短板“不可忽視”,指明集群發展方向

優秀調研文章:崇陽縣釩產業集群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經過40多年的扶持和發展,崇陽縣釩產業積累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在華中地區“一枝獨秀”,納入全省釩鈦千億項目產業工程和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比當前我縣任何一個產業都更佔先機,但作為一個產業集群仍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

1.量的穩定存在波動。目前,崇陽縣企業數量不多,產量也小,而且處於分散狀態,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單獨排入全國釩行業企業前10名,競爭能力、抗風險能力都較弱。由於已不再生產五氧化二釩,原來華中地區最大的釩產品交易集散地沒有了基礎,釩產品交易出現萎縮,全縣釩氮合金的產量也逐步被攀鋼、承鋼等大型集團公司所超越。另外,受國內鋼鐵企業的制約影響嚴重,鋼鐵企業形勢好,釩企業形勢就好,釩的價格和產量波動較大,甚至暴漲暴跌,對企業發展帶來很大幹擾和隱患。可喜的是,國家落實去產能政策,鋼鐵市場的相對穩定為釩市場帶來相對穩定;環保方面的硬槓槓,給釩渣進口、鋼渣提釩、廢觸煤等廢渣提釩設立較高門檻,一窩蜂上釩的現象不會出現;國家將執行鋼筋新國標,釩電池開發應用,大大拓展釩市場空間等等,都會為釩產業穩定發展帶來機遇。

2.質的提升存在瓶頸。目前全縣釩企業主要是進行五氧化二釩的深加工,釩產品以釩氮合金為主,產品較為單一,雖然在釩電池、高純金屬釩、納米釩等高科技含量產品方面有一些探索,但是還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沒有形成新的增長極,釩產業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存在一定瓶頸。

3.鏈的配套存在缺陷。雖然崇陽釩礦儲量豐富,但受限於生態環保要求,原有的採礦提釩企業已經全部關閉,縣內目前並不生產五氧化二釩這種原材料,釩企業原料完全依賴從甘肅、四川等地外購,在原材料上受制於人,在釩價上受控於人,而且還經常存在釩原料不足的風險。作為一個產業集群,“兩頭”在外,特別是經常深陷“手中無糧,心中帶慌”的尷尬境地,這是十分不利的。

4.群的形成存在縫隙。雖然成立有釩產業辦,釩企業也成立了釩業協會,但開展實質性的業務合作和信息共享不多,似乎是有名無實。各企業主缺乏抱團取暖思維,大多單打獨鬥,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拳頭。在外爭原料和跑銷售,存在著一些相互殺價的惡性競爭。雖然目前有17家規模以上企業,但是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在培育龍頭方面做得不夠,缺乏帶動全縣釩產業發展的領軍型企業,不利於整個釩產業的發展。釩產業作為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之一,沒有很好顯現集群合力。

5.扶的力度存在不足。對於釩產業,國家和省一直沒有相應具體的產業扶持政策,縣級層面在廠區建設、貸款擔保、稅費減免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釩企業所需的資金數額很大,購買原料必須先付款後提貨。按現在市場價,購一車片釩原料需資金600萬元以上,但是產品的銷售對象主要是鋼廠,一般貨到次月才能付半年期的銀行承兌,資金回籠慢。而企業自有資金有限,銀行貨款門檻又相對較高,為防止資金鍊斷裂,往往向社會高息借款,增大了企業運行成本。

四、產業突破“多管齊下”,提升集群發展高度

崇陽縣將借市委、市政府大力建設全省特色產業增長極的有利時機,推出崇陽釩業“125”發展規劃,即圍繞“一個定位”(搶佔高新陣地,打造中國釩谷),制定“兩步目標”(到2025年,全產業鏈體系初步形成,引進入園規上企業5家以上,產值達200億元,創利稅5億元,帶動就業1000人;到2030年,高新技術領域實現突破,釩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入園規上企業達20家以上,產值達500億元以上,帶動就業2000人以上),打造“五大中心”(中國釩業研發中心、全國釩業交易中心、全國釩業信息中心、全國釩業集散中心、全國釩業培訓中心),創建“一柱擎天”的中國釩業大集群。

1.政策扶持打好“一組拳”,在資本運作上要突破。幫助包裝釩產業高新項目,努力爭取中央和國家部委支持湖北疫後重振一攬子政策的份額。加大對釩業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對人才引進、員工培訓、技改項目、品牌創建等進行獎勵。設立釩業發展專項基金,強化“政銀擔”融資業務,以1:10放貸,發揮出資金撬動作用。創新“物押”、“質押”模式,降低銀行貸款門檻,開闢以產品、設備、房產、信譽、商標、專利等為企業爭貸款的新途徑,幫助解決資金困難。以資本為紐帶,以技術為依託,推進釩產業“資本共股”改革。或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上市公司參股控股,或通過現有規模以上釩企業自身努力,向資本市場進軍,制定上市目標,完成資本擴張,或通過企業併購形式形成真正的“資本聯盟”,打造抗風破浪的“釩業航母”。

2.產業鏈條形成“一條龍”,在原料自主上要突破。大力支持釩產業穩鏈強鏈補鏈延鏈,開展“雲洽談”、“雲招商”、“雲簽約”,與國內外大公司廣泛加強合作,形成從原料生產到產品深加工的全產業鏈。在符合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前提下,支持石煤提釩企業建廠、投產,讓崇陽縣豐富的石煤資源優勢充分顯現。爭取省環保部門支持釩企業取得“固廢處理資質”,新上1—2家利用廢觸煤、鋼渣等釩廢料提釩企業,使崇陽縣五氧化二釩產能達到5000至10000噸,解決加工原料受制於人的問題。鼓勵有條件的本土企業主動出擊,大膽走出去,形成內外呼應的產業格局。支持久福科技公司抱團新上鋼渣提釩項目,實現釩產業從原料到終端產品全產業鏈一條龍生產,提高崇陽釩產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和話語權。該公司在南非購買了20多平方公里鐵礦,把鐵礦石運回國內,與嘉魚金盛蘭公司合作,利用其鍊鋼後的鋼渣生產五氧化二釩,其它廢渣可作玻璃、磚、水泥等建築原料,實現綜合利用。

3.創新驅動打開“一片天”,在產品研發上要突破。聚焦釩產品主要應用市場,以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為崇陽縣釩產業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鼓勵企業推進技術、產品創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對獲得國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企業進行獎勵,對投資500萬元以上技術改造項目進行貼息補貼。對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大連化物所等高校院所和國家釩產品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規劃建設中國釩業研發中心、崇陽釩業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博士流動站,擴大與高校和科研機構聯繫面,集中開展釩資源綠色綜合利用和釩儲能的科技研發、標準制定、檢驗檢測、孵化推廣等工作。支持崇陽縣釩企與軍工企業加大合作,開創新電源產業“釩電池時代”。當前崇陽縣已掌握釩電池電解液“液固轉換”技術,佔據釩電池生產方面的絕對競爭優勢。崇陽釩業集團已與德國一家公司簽訂釩電池合作意向協議和保密協定,疫情穩定後將派員來崇陽考察,落實年產值20億的釩電池固體電解液出售項目,並表示有興趣在崇陽直接投資建釩電池工廠。

4.公共品牌同炒“一盤菜”,在統領發展上要突破。

為提升崇陽釩業競爭力和行業話語權,必須創新經營理念,實現由鬆散經營到集群經營轉變,建立強有力的崇陽釩業集團,做到統一標準生產、統一品牌銷售、統一市場進退,共御風險,分開結算,各得其所。在釩業集團的統領下,鼓勵企業積極參與“高新釩”公共品牌的標準制定,推進品牌建設。做實崇陽釩業協會,修訂完善協會章程,訂立行規行約,建立價格同盟機制,避免內部惡性競爭,推動公共品牌共建共享。充分發揮“崇陽釩網”的作用,利用網絡和各種宣傳媒體,加大推介宣傳崇陽釩業公共品牌的宣傳力度。在統一產業公共品牌的前提下,全縣釩業企業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抱團發展,優勢互補,聚力出擊,共同打造崇陽釩業品牌。

5.特色發展厚植“一枝花”,在產業影響上要突破。堅定不移將釩產業作為全市特色產業來打造,加強縣釩產業辦建設,選聘一支有經驗、有能力、有創新精神的釩產業服務隊伍,專門負責釩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信息蒐集、政策制訂、行業監管、人員培訓、產銷對接、倉儲運輸、品牌創建、風險防範等工作。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發揚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排憂解難。利用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的設備、人員、場所建設崇陽釩產品檢測中心,實行掛靠管理,方便開展釩產品檢測。穩步推進崇陽釩產業集團建設,緊扣“五大中心”,重點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一體化機制。建立深入企業、涵蓋全國、關注世界的釩業信息網絡,開發崇陽釩業交易指數,穩步推進生產智能化、銷售網絡化、市場全球化。搶佔產業制高點、擴大產品輻射圈、提升品牌影響力,健全完備的釩產品流通體系,促進全縣釩企之間、國內外行業之間聯繫更活躍、信息更全面、合作更密切,讓崇陽縣釩產業成為香飄國內外的“香餑餑”。


(咸寧市委常委、縣委書記 杭 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