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為什麼要先學楷書?

#这才是国风# 学习书法为什么要先学楷书?

学习书法为什么要先学楷书?

吉峰

学习书法为什么要先学楷书导读

一.楷书来历,有源有本;

二.演变过程,时势使然;

三.法度完备,真草隶篆;

四.永字八法,相传久远;

五.欲学草书,先精楷法;

六.积学有功,其难也易。

一.楷书来历,有源有本:

说学习书法要先学楷书,还得先来说说楷书的来历。楷书的“楷”,有两层意思:

学习书法为什么要先学楷书?

1.是说有法度,可以用作楷模。楷书的楷是一种树木。孔子去世时,弟子子贡带着这种树木去奔丧,并将这种树栽种在孔子的墓旁。后来楷木繁衍,于是也就有了孔林。孔子一生以身作则,子贡栽种楷树既是以此来表示对老师的敬仰,同时也是使后人永远怀念这位“圣人”。书法有楷书,是楷模的意思,其缘由也许是出于此。从这个意思上来说,指的不仅仅是楷书,只要是有法度,可供别人临摹学习的书法,如篆书、行草书等,也可以称为楷书;

学习书法为什么要先学楷书?

2.是指真书。唐朝的张怀瓘说楷书“字皆真正,历代皆以钟王为正书之祖”。明朝的张绅说:“古无真书之称,后人谓之正书,楷书者,盖即隶书(隶楷)也,但自钟繇之后,二王变体,世谓之真书”。清周星莲说:“楷书者,字体端正,用笔合法之谓也”。《宣和书谱·正书叙论》中说“在汉建初中,有王次仲者,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人之便之世逐行焉”。于是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杂为正体,降及三国钟繇者,乃有《贺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晋王羲之作《乐毅论》、《黄庭经》,一出于世,逐为今昔不赀之宝。不赀之宝,也就是无价之宝的意思。

由此可见,楷书之所以为楷书,

1.原于隶书、自成体系(由形表而意表);

2.使用方便、书写快捷;

3.形体方正、端庄工整;

4.美观实用、法度备度。

(待续)

注: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东汉书法家(一说秦代书法家)。上谷郡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附近)人。少有异志,年及弱冠,变仓颉旧文为今隶书。

钟繇(yáo,一作yóu)(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以功迁前军师。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丕称帝,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后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明帝继位,迁太傅,进封定陵侯。太和四年(230年)卒,谥曰成。

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张怀瓘,扬州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人。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

开元年间,拜翰林院供奉,迁右率府兵曹参军。对自己书法十分自负,自称:"正楷、行书可比虞世南、褚遂良,草书欲独步于数百年间。南宋学者陈思所著《书小史》称其"善正、行、草书"。没有手迹存世。

著有《书议》《书断》《书估》《画断》《评书药石论》《六体书论》《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文字论》等,为书学理论重要著作。

真书,汉字主要书体之一。亦称'今隶'、'楷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系汉隶省改波磔、增加钩趯而成,至魏钟繇、晋王羲之改变体势、创制法则,隶、楷遂完全分流,别为两体。钟繇《贺克捷表》、《墓田丙舍》,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是真书中的极品。

张绅,字士行,一字仲绅,元代末期胶州人((宣统)《山东通志·艺文志》于其著《法书通释》下云绅为登州人)。元至正七年(1347年)与弟经、缉同领乡荐。张咏乖崖之孙。

周星莲,字午亭,出生于仁和(今杭州),道光二十年(一八四〇)举人,以致习授知县。

学习书法为什么要先学楷书?

二.演变过程,时势使然:

在“秦隶”中已经有了楷书的雏形。

隶书在书写时动笔一旦快捷,燕尾的形态就自然会收到影响,变挑笔为顿笔而顺势写出下一笔。像这样写出来的字,也就非常接近后来的楷书。因此也有人说,在“秦隶”中已经有了楷书的雏形。不够“秦隶”点画,没有俯仰之势。

在汉隶中楷书的笔画、笔法得到了丰富并趋于成熟。

学习书法为什么要先学楷书到了汉代,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自然也就注意到字的形体美观,于是也就有了用笔的俯仰,磔(捺)画的一波三折。

在汉末、三国时期,楷书的笔画笔法已经基本完备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楷书的笔画、笔法已经基本完备。字画上又有了侧(点)、掠(长撇)、趯(直钩)、啄(短撇),结体上更趋于遒丽严整,楷书至此已基本成熟。

以上是楷书形成的大致过程,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楷体的形成到成熟,楷法形成的大致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笔法(转折)由简单而趋于丰富、字形由表形(象形)而趋于表意(符号)、字体由长(篆)、扁(隶)而趋于方正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了解了楷书的形成过程,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对我们学习楷书,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法度完备,真草隶篆:

说楷书法度完备,是说楷书的技法多、规距严,为其它书体所不及。也可以说楷书是集古今书法之法而为法,所以说“法备”。

1.执笔有法

学习书法为什么要先学楷书?(3)

卫夫人说:“学书先学执笔”。因为执笔有法。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说的是不要把笔执死,执僵。

夫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健。故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也,太流则便成浮滑,浮滑则是为俗也。故每点画须依笔法,然始称书,乃同古人之迹,所为合于作者也。

2.临摹有法

王羲之说:“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黄庭坚:“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3.用笔有法

蔡邕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藏”是起笔的法,“护”是收笔的法,能藏会收,才能力在画中。说的是用笔的法。

卫夫人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这个力是巧用笔法的“力”,而不是拔山扛鼎的“力”。

王羲之说:“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迟急、曲直、藏出、起伏,说的是用笔的法;

欧阳询说:“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细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与风流”。

孙过庭说:“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

3.结构有法

王羲之说:“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孙过庭:“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孙过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豪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

苏东坡说:“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张绅说:“结构要首尾响应,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仍终篇之主”。

唐朝的欧阳询有结构三十六法、明朝的李淳有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朝黄自元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4.以心为法

蔡邕说:“欲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王羲之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又说:“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黄庭坚说:“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

5.以自然为法

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

历代书家,各有所长,自成一体,各有“家法“,推陈出新而层出不穷。也许是楷书在诸种书体中使用时间最长、人数最多、范围也最广,因此而“约定俗成”的楷法,当然也就最为完备。

四.永字八法,相传久远;

说楷书法备,又不能不说到“永字八法”。因为前人曾以“永字八法”作为学习书法的入门之法。

唐张怀瑾《玉堂禁经》:“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

宋陈思《书菀菁华》:“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援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

宋朱长文《墨池篇》、《张旭传永字八法》,同《柳八法颂》及《颜鲁八法颂》。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翰墨志》中说“书法必先学正书,以其八法皆备”。正书,也就是楷书,又称正楷书,今隶等。说八法皆备,是说永字八法,备尽楷法。唐·张怀瓘说”永字八法“为东汉崔子玉所作,他认为所有文字的笔法基本上都在这个“永”字当中,都与这“永字八法”相通。钟繇和王羲之都曾以“永字八法”来练习写字。他们认为,这种方法,既可以学到笔法,又可以学到笔势。所谓笔势,也就是写字时,逐点逐画笔毫在纸上往来运转之势(笔的走向),因势生形,乃有迹象,逐成结体。

北宋时周越在《古今法书苑》中说:“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

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历代以下,书者工于笔法之妙。其名世者,如魏晋之钟繇、王羲之,唐之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颜(真卿)之辈,亦各家有书,所传之,惜乎沦没日久,真迹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传在世。”

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述书下》中说:“聚字成篇,积画成字,故画有八法。唐韩方明说:“八法起于隶字之始,传于崔子玉,历钟、王以至永禅师者,古今学书之概括也。隶字即今之真书。”又说:“以‘永’字八画而备八艺,故用为式”,“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至于永禅师,而至张旭始弘八法”。

也许是书圣都曾学过“永字八法”的缘故,可见其中自有一定的道理,因而一直被沿用。直到现在,也还有人仍然采取这种方法来练习笔法和笔势。

清冯武在《书法正传》中的《书法三昧》中说:“凡学必有要,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永’字者,众字之纲领也,识乎此,则千万字在矣。”意思是说大凡学习书法,要能抓住关键,抓住了关键才能学有所获。他以郑玄在《诗谱序》里说的“举一纲而万目张”为比方,来说明学习书法只要抓住了“永字八法”这个纲,也就是抓住了写好楷书的关键。“永字八法”实际上也就是楷书中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它们是侧(点)、勒(横)、努(竖)、趯tì(钩)、策(提)、掠(长撇)、啄zhuó(短撇)、磔zhé(捺,亦称波)。这八种基本笔画中没有讲到折法,这也许是韩方明所说“永字八法”起于隶字之始,也就是“今隶”,即是隶书演变为楷书初始时的形体,将横折分为两笔来写,是隶书中常用的写法。由此看来,前人所说“永字八法”齐备了楷书的所有笔法不无道理。赵宦光说字的横、直、波、折等,每一个笔画都是有来历的。他说:

借势低昂,全合草法;(借势低昂,姿态俯仰)

波磔向背,全合隶法(波磔是捺画,笔势的相向和相背)

大小随宜,全合钟鼎(金文);(各尽其态,各尽其势)

行气贯珠,全合周秦(石鼓);(气息连贯,血脉相通)

收锋则垂露,纵笔则悬针;(垂露、悬针为小篆中收笔的笔法)

拂借柳叶,捺仿倒薤;(拂是长撇,柳叶和倒薤也是小篆中的笔法。前者为摹仿柳叶而得名,后者为摹仿细长而尖锐的薤叶而得名)。

其实,历史上有许多的书法家都曾对“八法”的来历作过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如宋朝的姜夔,他说:

笔画圆劲,意境古淡,源于鸟虫篆;

一波三折(用笔),源于八分;

转折用笔,体势向背,源于飞白;

简便痛快(书写的方便快捷)源于章草。

以及横为什么要平,竖为什么要直?王羲之说“横则正,如孤舟之横江渚,竖则直,如春笋之抽寒谷”。也有人说大地是平行的,人是直立的,人与自然所构成的美是非常和谐的……,正如蔡邕所说“书本肇于自然”。

从点画到结构到章法,诸家所言,楷书不仅法备,而且是有源有本,所以说由楷书学起,依法而行不仅可以学到完备的规矩法度(方法),且下笔有由而不致于心迷之理,可轻佻或矜持而染上俗气。

永字八法,今天人们还在写,不够其意境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正如沈尹默先生在其所著《书法漫谈》中所说:

第一,做人要像“永”字的“点”,昂首,充满自信和朝气;

第二,做人要像“永”字的“竖”,挺胸,充满力量与美;

第三,做人要像“永”字的“撇”,飘逸潇洒,看轻一切成绩和荣誉;

第四,做人要像“永”字的“捺”,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的功课;

……

以此为勉,其乐无穷!

注:

1.赵构(公元1107年5月21日—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眘,被尊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谥号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他在位时,迫于形势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大部分时间仍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后来甚至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学习书法为什么要先学楷书?

2.《翰墨志》,中国南宋书法理论著作,赵构撰。赵构,即宋高宗,字德基,1127年即位,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他喜爱书法,师法王羲之、王献之,功力亦深。

3.韩方明,唐德宗贞元(785--805)年间书法理论家。关于他的生平已不可考,字迹也不流传于世。他在《授笔要说》中曾自述说:"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受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受法于清河崔公邈,由来远矣。"近人沈尹默在所著《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有专文解释。

4. 崔瑗(77-142年)字子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年轻时游学京都洛阳,与张衡、马融等为伍,官至济北相。崔瑗书法师法杜度,擅长章草,在书史上地位显要,人称崔、杜。东汉书法家,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对于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

五.欲学草书,先精楷法:

欲学草书,先精楷法。楷法有笔法、结构等。用笔有藏头护尾、轻重缓急、使转向背、提按顿挫、顾盼呼应等;结构有疏密穿插、短长肥瘦、大小参差等。在楷书中,这些”法“一目了然。草书与楷书有所不同,楷书是以笔画结构为符号。以笔画结构为符号,笔画要工整,结构要外含严谨、内蕴飞动;而草书是以线条结构为符号,线条可以缠绕盘曲,可以时断时续,可以上映下带,用笔千变万化,淋漓酣畅,妙趣横生。所以草书的动感十分强烈,而这一”动感“又是从”楷法“中来。

由于技法的娴熟、情和理、理与法水乳交融,使人难以分得清什么是草书的情和理,什么是草书的法。以至于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草书也只不过是草草而已。用笔越是放得开,就越是有气势;线条缠绕得越多,盘曲得越多,就越神奇;还有人觉得草书写起来比楷书容易,一千个草书抵不上十个行草书,十个行草书抵不上一个楷书。这也许是只知草有情、理,而不知草有楷法的缘故。孙过庭说”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尤可记文”。意思是说,用笔写草书,使转若是不得法,这个字也就写错了。若是写楷书,即使是用笔的功力不到,点画稚拙,或是动笔的起止没有按照“藏头护尾”的“法”去写,别人毕竟还能认得出来,草有草法,不能随意杜撰和臆造。可见草书并不比楷书容易写。

学习草书,须精楷法。狂草写得暴风骤雨、惊雷激电、变动尤鬼神的张旭是这样;落笔起烟云、笔老意新、寓其神韵与顿挫之中的怀素也是这样;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王羲之、写出“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的颜真卿更是这样。

他们的书法看似漫不经心、率意而为,而实际上他们是循规蹈矩、用笔大有意、结构极严谨。因而毫无狂怪怒张的俗气。“假于物者神动、应于内者天驰”(《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正是因为他们精通楷法,功力深厚,也才能“纵心所欲而不逾矩”,天机自发而契合化工。由此看来,欲学楷书,就要先精通楷法。先精通了楷法,又必须先要学习楷书。只有学会了楷书,精通了楷法,草书的“法”也就可以有迹可循了,也正如黄庭坚所说:“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不难工矣”。

六.积学有功,其难也易:

莫云卿说:“真书之难,古今所叹”。书法中有“难”,正是前人的用心处、用功处。所以荀子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苏东坡也说:“君子之学,必贵其难”,还有叶公绰也说:“留心学到感人难”。能化难为易,便是向前进了一步,能克难才会有实学。前人在这方面不遗余力,所以能各自成家。姚孟起说“唐碑(楷书)最难学,一画有一画步位、一字有一字步位。一画走作为一字累、一字走作为通幅累”。“步位”是规距、是法则;“走作”是好比是唱歌离了谱,也就是不合规距法则。由此可见,楷书难学,是其法备。但又因其法备,有法可循,楷书又并不难学。

学习楷书有人说先学用笔,有人说先学结构。其实,谁先谁后并不矛盾。先学用笔,说的是先学执笔、运笔;先学结构说的是要明白点画的位置,有位置就要有笔画。所以说两者并不矛盾。

先说执笔、运笔。初学书法,执笔的方法一定要正确(写字的姿势要端正)。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但使虚而宽”。无定法,不是就没有法,而是手有大小,指有长短,筋骨有强弱。所以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关键是要执得轻便,用起来灵活即可。通常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对执,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依次而执,其形如螺。这样执笔,掌心自然“虚而宽”,运转起来,手腕也自然灵活。以指执笔,指欲死;以腕运笔,腕要活。指欲死,不是把笔执死,也不是死劲地执笔。前人说执笔就好比是用手来握鎯头,握得松了,力不从心,握得紧了,力在手上。松紧要适度,适度才自如。我说执笔如执乒乓球拍,手和腕要协调好,手指只管执,而不能管运。道理很简单,手指活动的范围小力也弱,仅靠手指的动作,球是打不到对方的台面上的,只有靠用腕、用肘和其它部位的协调运动,才能全神贯注、心手合一,使一身之力尽到球拍上,球也才能打得好,隔行不隔理。

再说结构。学结构,方法在临摹。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说:“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临之前要择帖,择帖如择友,不得不慎。清.梁巘在《学书论》中说:“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这些都说明临摹对学习结构非常重要。

临摹,临是对着字帖来写,临有对临、背临(背临也就是默写);摹是用较为透明的纸蒙在字帖上,将字帖上的字的轮廓钩勒下来,然后写在轮廓内。还有就是“单钩”,“单钩”就是一条线,是字(笔画)的中心线。也就是将字的“骨架”钩勒出来,然后用笔在上面书写;再有就是描红。为了能准确地把握帖的形态,一般是先摹后临。双钩摹写,是要将一个字的轮廓钩勒下来,一开始也许是好奇,还能钩上一些。可是过上一段时间,会觉得收获并不大而见异思迁。双钩时还要凝神,要集中注意力,不然的话,一不耐烦,笔下就会走样。不但耗时,而且还费神。或许会觉得还不如随意写写才爽快而放弃。其实最为要紧的是坚持。我们要学会慢中求快,没有方法,不得途径,再快也是枉然,“欲速则不达”。甚至是背道而驰,越是用功,离目标越远。

我开始学书法,在临摹上曾下过一番功夫,习惯一直保持到如今,我觉得效果很好。

摹写:我是先用透明的毛边纸或薄的白纸蒙在字帖上,将字的轮廓丝毫不差地双钩下来。钩得越仔细越好,形态越是完整酷似越逼真,学到的也才越到位、越真切。第一遍的练习双钩,可知字形(大体形态);第二遍是先用水墨“填”满轮廓,填写时既要一笔填满,又不要溢出。可知点画位置;第三遍是在水墨上用淡墨来摹写。可知点画呼应,俯仰向背;第四遍是用浓一点的墨继续摹写,可知用笔轻重缓急;第五遍还可以用清水来在浓墨的字迹上再摹写。可知笔画之间疏密关系……。多一遍有一遍的理解,多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穷出来的主意,饿出来的病”。层出不穷,乐在其中。动嘴不如动手,大家不仿一试。

临写:从双钩到临摹,其间有过“单钩”的过程,双钩时用的功夫足,单钩的练习也就容易多了。这都是为了节制其手,切忌先入为主。

临写有对临、背临。背临如背书,讲究的是熟。如果不熟,写一笔看一笔,笔断意也断,也就学不到“笔意(笔情墨趣)”。若是双钩的功夫深,对临就能驾轻就熟,就能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背临自然也就能一气呵成。

摹写是学结构,临写是学用笔(笔意)。两者要兼而有之,所以要摹临结合,不可偏执。临和摹要并重,如果是只临不摹,容易失去古人的结构位置;如果是只摹不临,就又不能学到古人的笔意。

临摹学习,要一丝不苟,追求的是逼真,形不全,意不周,神不足。临摹贵在形神兼备。古人对此锲而不舍,朝夕用功,就是要由形入神而造妙境。临摹学习,一遍是一遍的感受;腕力在这一遍一遍的临摹中增强;技法在一遍一遍的临摹中娴熟;我与帖之间的距离在一遍一遍的临摹中缩小;兴趣在一遍一遍的临摹中得到激发;耐力、毅力和信心在一遍一遍的临摹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锻炼……。由此可见,积学自然有功。依“法”而行,再难也易。

书法贵在能与造化相通,能尽万物之变。而能有如此境界,则又需如王澍所说:“非穷极古今,一步步脚踏实地、积习久之,至于纵横变化无所不适,必不能地负海涵,独杠百斛。故知千里者,跬步之积,万仞者,尺寸之移”。而要在书法上能致千里,游万仞者,又必须从楷书学起。正如苏东坡所说“书法备于正书,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走,草如趋,未有未能立而能走而能趋者也”。所以说,学习书法还应以楷书为门径,从中规入矩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自能功到极处而登堂入室。

2011年3月26日稿

2019年4月8日星期一修改

注:

莫云卿,莫是龙(1537-1578),得米芾石刻云卿二字,因以为字,后以字行,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工诗古文辞。书法锺、王及米,小楷精工,过于婉媚,行草豪逸有态。画山水宗黄公望而另得蹊径,磊落郁葱,气韵尤别。著有《画说》一卷、《秀石斋集》。

叶公绰(1881-1968)现代词学家、书画家。他又名誉虎,一作裕甫,号遐庵、矩园。生于1881年,卒于1968年。广东番禺人。出身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留学日本。早岁从政,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姚孟起,[清]字凤生,一作凤笙,吴县(江苏苏州)贡生。以书名,正书宗欧阳询,尝临九成宫醴泉铭逼肖。隶书略仿陈鸿寿。兼治印,得蒋仁秀劲之气。偶作画,古拙如金农。《海上墨林、广印人传、清朝书画家笔录、吴门画史》

王澍,字若林,号虚舟,江南金坛人。绩学工文,尤以书名。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入翰林,1668年生,1743年逝世,江苏金坛人。清代书法家、字若霖,号虚舟,亦自署二泉寓居,别号竹云。官至吏部员外郎。康熙时以善书,特命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告归后益躭书,名播海内,摹古名拓殆遍,四体并工,于唐贤欧、褚两家,致力尤深。著有《淳化阁帖考正》、《古今法帖考》、《虚舟题跋》等,《篆书轴》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书迹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