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就是進化?留在人體的“無用器官”說明一切

闌尾、智齒、尾骨這三個器官,它們有什麼特點呢?除了有時會引發疼痛之外,似乎什麼都做不了,但是為什麼我們人類的身體卻還有保留它們呢?還有就像是男性乳頭、犁鼻骨、雞皮疙瘩等這些器官,同樣是似乎沒什麼作用,甚至連觀賞性都缺乏,為何人體卻還要生長這些器官呢?有一種說法是,這些器官是人類進化歷程中經歷退化過程,它們的作用逐漸減小,變成了我們所見到的樣子,但它們作用並沒有就此徹底消失。

我們先來看兩個退化器官以及它們現在在人體中是發揮怎樣的作用:

1,闌尾

都知道闌尾經常會引發闌尾炎,而其中急性闌尾炎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治療,可能會導致喪命,所以有相當一部分的人都會將它切除,甚至是在剛剛出生就進行闌尾切除手術。闌尾是大腸的盲腸部位向外突出來的一小截皮袋,像條蠕蟲。我們之所以會認為它是無用的,是因為曾經有人用人類的闌尾和兔子的進行對比,發現前者比後者來說不重要很多。但是後來科學家對比靈長類的闌尾,發現人類的闌尾是其中體型最大且結構上與盲腸分離得最明顯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類的闌尾為有益的共生細菌提供“庇護所”以供其生存繁殖,而且在必要時還能為正常微生物環境遭到破壞的腸道提供重接種。並且還發現若闌尾的體積過小,它更可能被炎症堵塞,從而無法使新鮮血液到達它所在的位置,這會增加致命感染的風險,大的闌尾實際上正是自然選擇形成的,即使它們的功效微乎其微。

退化就是進化?留在人體的“無用器官”說明一切

2,智齒

許多靈長目動物都長有智齒,也就是第三顆臼齒,包括人類在內,沒有智齒的靈長類動物很少。人類學家彼得·盧卡斯對於這現象解釋到,它們(沒有長智齒的少數幾種動物)都是沒能完全進化的。他認為,若哺乳類動物的體型變得過小,它們的嘴巴就難以容納全部的牙齒,最終剩下的便是那些牙齒數更少的了。這一現象也出現在人類的身上。研究發現,在過去400多年時間裡,我們人類的食物變得越來越鬆軟,牙齒過多的問題愈演愈烈。隨著臼齒的數量減少,口腔空間變得越來越寶貴,因此,本應最後一個長出來的第三顆臼齒便失去了容身之地。現代有越來越多的人的智齒與其他牙齒排列的更加緊密;不僅如此,大約35%的人壓根就沒有智齒。這意味著,我們或許會逐漸失去全部的臼齒,並且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

退化就是進化?留在人體的“無用器官”說明一切

退化器官是什麼

退化器官簡單理解就是發生了退化的器官,它們的在結構或者功能上發生了改變,在人體整個系統中顯得“無用”,相對比以前的重要作用,現在只能起到輕微作用。在生物學中,發生退化的器官比比皆是,但是它們絕大多數都是已經消失在歷史中,僅是有少部分依然頑強的留存在人類或者動物身體中。如用來感知其他生物分泌信息素的名為犁鼻骨的器官,它是由一對位於鼻黏膜或上顎內的結果組成,雖然在大多數人體上都有它的存在,但是它已經不再起作用,它就是人類進化道路上的遺留殘骸,正在緩緩地消失。

退化器官真的是無用器官嗎?

在這個清單上曾經出現過,三個小腳趾、靜脈、扁桃體、胸腺等等器官都曾經被認為是無用的,但後來都被證明都是有用的,有些不僅是有用,而且是具備著重大作用,如果沒有這些器官所具備的功能,人類可能是另外一個模樣了。如三個小腳趾的最大作用就在於保持運動能力,我們非常依賴於足部的“三腳架”,包括腳後跟、小指關節和大腳趾關節,其中某一部分的丟失會顯著抑制一個人的跳躍、奔跑和行走的能力,同時小腳趾對游泳運動員來講格外重要,因為在潛水時,小腳趾會幫助我們將泳池一側的水推開。

我們之所以會認為這一部分器官是退化器官,主要原因是認為它們是無用,對於人類來說,它們無論是在功能上,還是在結構上都是無用的。然而實際上,這些器官雖然多數都只是沒有過去時期的“有用”,但是依然在人體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眾所周知,物種依靠自然選擇實現進化,自然選擇的考量標準就是在最少耗能的情況下,維持自身的生存繁衍,如果真的一無是處的器官,它的存在必然是浪費能量,自然選擇定然會將它剔除於人體之外,不過它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時間來實現這一過程。

退化就是進化?留在人體的“無用器官”說明一切

舉個簡單的例子,男性的胸腺,即是男性為何要有乳房?在日常的生活,男性不可能會用到自身的乳房,它生長在男性身體似乎就是一個錯誤。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要了解,人類胚胎的發育過程,胚胎按照基因藍圖進行發育時,是先形成整個身體框架以及各個器官,乳腺或乳房就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然後再形成性別,因為這樣最省事,沒有其他額外代價。如果將性別提前發育,那麼它將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支撐後面身體構建和器官發育。這些還停留在人體內的退化器官,並不是無用器官,只可能是它們的現在作用已經很小,我們已經難以發現它的存在,因此認為它是無用

退化器官是完美進化證據

然而實際上,此種退化器官實質上是一種完美的證據,證明進化的真實存在,並且進化驅動物種朝著更加適應的方向發展。在除人類之外的其他物種中,我們就可以找到很多此類情形來證實進化的存在。如鴕鳥的翅膀,大型陸生鳥類在約5000萬年以前開始逐漸失去飛行能力,翅膀功能作用不再被需要,但是鴕鳥依然保留著翅膀的結構,但翅膀發生巨大變化,骨骼消失不見,適合飛行的硬質羽毛變成一團蓬鬆柔軟的羽毛,因為鴕鳥要適應陸地的生活,之所以要保留羽毛,則是在保溫的需要。

退化就是進化?留在人體的“無用器官”說明一切

對於人類來說,尾骨就是極好的例子。它是哺乳類動物的尾巴退化形成的結構,原本的功能已經發生蛻變,現已是控制肛門緊閉的肌肉所附著的根基。人的尾骨由四節椎骨退化融為一塊形成,但是,不同的人體內這一小塊骨頭的形狀卻會相差很大。雖然長六個手指或腳趾的嬰兒很罕見,但是尾骨的分節數可以是三個、四個或五個。不僅如此,甚至有極少數的嬰兒在出生時便長有尾巴。若胚胎時期用於阻止脊椎生長的信號未能按時發出,就會發生此種返祖現象。尾骨對於現代人類說是起著極其巨大的作用的,如果沒有尾骨的存在,人類有著極大概率要更換形象了。尾骨的重要作用分兩個方面,

一是對脊椎的保護,假設沒有尾骨,那麼當人摔跤時,如果屁股先著地,振動就會直接傳導至大腦,對腦部造成傷害,尾骨與脊柱底部的骶椎有一段距離,正是這段空隙起了緩衝作用,保護著脊椎的下端不直接碰觸地面。二是尾骨對某些支撐人體內臟的骨盆肌起著固定作用,因而對盆腔器官起到保護作用,盆腔器的保護對於生育來說至關重要。

對於人類來說,尾骨既是一種退化的現象,是從動物退化到人類過程;同時還是一種進化現象,是從動物相進化到人類的過程。

退化就是進化?留在人體的“無用器官”說明一切

結語

在生物體中,幾乎不可能存在沒有作用的器官,所謂的無用,只不過它發揮作用很小,小到我們都認為它是無用的。這些個“無用的”器官實則是退化的結果,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它其實是進化論存在的直接證據,從一個物種向另一個物種進發的根本證據。生命的構成器官都是經過十幾上百萬年的進化造就的,如果真的它在人體不會起到任何作用,早就被自然選擇剔除。因此,我認為,除萬非得以的原因,切勿通過手術摘除任何器官,畢竟現代的科學手段還敵不過自然選擇的進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