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積壓催生電信詐騙 理賠電話不能輕信

  “差一點兒,我就上了當!”聊起剛剛接到的那個快遞理賠電話,金柱心有餘悸,“到了輸銀行卡號、密碼和預留手機號的時候,我意識到不對了,這不是詐騙嗎?”

  近日,北京市民金柱險些被電信詐騙(東方法律網提供),對方以快遞丟失、雙倍理賠為誘餌,一點點將他騙進圈套。記者調查發現,受疫情影響全國範圍內快遞積壓,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急盼快遞的心理,已經在多地進行詐騙作案,而一條販賣快遞物流信息的非法利益鏈已經形成。多地警方提醒:收到快遞理賠電話,不能輕信,應立即聯繫快遞公司官方客服熱線。

  假理賠

  丟貨賠付先“留密碼”

  疫情期間,金柱的幾個快遞都出現了延遲的情況,其中一個從浙江寄來的快遞,自2月29日抵達北京轉運中心以來,就沒有再移動過。金柱也沒太在意,“不行就讓賣家補發唄”。

  就這樣一個多月過去了,上週,他突然接到一個註冊地是河北邢臺的陌生手機號,對方聲稱是快遞“客服”,“這個人準確地知道我這個快遞的所有信息,包括我的姓名、地址和快遞‘不動’的狀態,他說快遞已經丟了,要以貨品價值雙倍賠付。”

  “客服”要求加金柱的微信,然後兩人進行了語音通話。在“客服”一步步指引下,金柱關注了一個“理賠”公眾號,然後開始綁定銀行卡等一系列操作。直到涉及銀行卡號、密碼和預留手機號時,金柱開始醒悟,“我一下就明白了,這是詐騙。”

  掛斷語音通話、向快遞官方客服詢問、和電商賣家聯繫、向微信客服舉報……一系列操作後,金柱還是後背發涼,“我就納了悶了,騙子怎麼知道我快遞沒到的?”

  真洩露

  快遞信息5毛一條

  業內人士小白表示,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網購過程中,從賣家到買家的環節眾多,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洩露。為了幫助淘寶賣家湊銷量,網上甚至有公開售賣快遞單號的行為。

  記者登錄了一個單號網,該網站擁有海量快遞單號,地域範圍涵蓋全國,涉及幾乎所有的快遞公司,而且每天都在更新。花費0.5元,就能購買一條快遞單號。記者嘗試了幾次,並使用快遞公司官網查證,發現這些單號全部真實。通過單號,可以瞭解快遞的發貨地、收貨地、實時狀態。但不顯示收貨人手機號,顯示收貨人姓名也很少。

  小白透露,在2017年之後,多數快遞公司開始採用“隱私面單”,對客戶信息做了保護,“但不是所有快遞都在用隱私面單,因為這涉及硬件和時間成本。”記者在4月9日收到的一個快遞,包裝面單上就顯示了完整手機號。

  公開買賣的單號很難查到收貨人手機號,還有別的辦法嗎?有。2017年,湖北荊州發生一起案件,11名快遞員工盜取、洩露1300餘萬條公民信息。2018年,一起黑客非法入侵竊取公民信息近1億條的案件被曝光。2019年,江蘇南京某快遞公司內鬼勾結外部人員,涉及洩露約50萬條公民信息。這些信息都已經或打算被用來進行精確的詐騙活動。

  “基本上,除了監守自盜,就是黑客入侵。”小白介紹,在2018年5月1日《快遞暫行條例》(東方法律網提供)施行後,洩露用戶隱私的行為最高可被罰10萬元。

  儘管有法律約束,洩露快遞用戶隱私(東方法律網提供)的違法行為還是屢禁不止,併成為電信詐騙的幫兇。近日來,全國多地出現利用快遞積壓、延遲而發生的理賠詐騙案件。如3月11日,天津寶坻警方發佈4起快遞理賠詐騙警情,涉案金額共十餘萬元。警方提醒,快遞公司不會通過個人手機號聯繫理賠事宜,一旦接到“客服人員”的理賠電話,要保持鎮定,及時與快遞公司官方客服、電商平臺進行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