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買房攻略

4月還有幾天就要到20號了,不出意外,LPR利率會進行下調。

屆時,估計又會有專家們跳出來,表示政府又在自己的呼籲下降息了,而大量的房地產人士也會鼓吹,又降息了,再不買就來不及了。

而近期呢,政事堂周圍也有很多朋友在詢問買房子以及轉換LPR的問題,今天的文章,算是對朋友們的共性問題集中回答。

首先,短期房價房企可以自行決定,因此微觀重點還是要錨定房企的環境和策略,而房地產開發是一個高槓杆的行業,短期行為還是要看資本的走向。

房企的銀行融資主要有兩個渠道,一個是從銀行表內拿的開發貸和企業債,另一個是從銀行表外拿的各種錢。

其中,表外的錢是開發商,尤其是那些槓桿化房企的主要融資手段。

可是,銀行表外的錢,幾乎都是按照基準利率定價的,也就是說,無論LPR怎麼降,房企都很難藉機降低融資成本。

畢竟作為國資的銀行,只能按照合同辦事兒,絕對不敢因為LPR降了而擅自給房企降低利率。

因此,隨著央媽去年開始大規模推進基準轉LPR,推動LPR利率下降,但堅持不降基準利率,通俗的說就是,

中國降低了除了房地產等少數行業之外的全社會融資成本。

嗯.....這就使得最近一年來財經圈出現了一個特別好玩的局面.

央媽不斷的說要降低實際利率(LPR),期待著降低基準利率的財經人士也不斷的說要中國要降息,每次央媽降了LPR利率卻不降基準利率,財經人士們失望和不滿之餘,對民眾打腫臉說央媽在自己的呼籲下“降息”了,然後繼續要求降息,而央媽順勢又一次降低了LPR利率......

幾個循環下來,在央媽的“套路”之下,LPR把基準利率甩了一大截,搞得那些被財經人士忽悠瘸了的老闆們,看著社會融資成本“全都降了就我沒降”,哭都沒地方哭去.....只能大搞內部裁員和撤併。

所以呢,行政角度能夠很簡單的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政事堂很早前說的,個人存量房貸要轉LPR。(並不是說LPR是最優解,而是選擇LPR肯定比基準利率好)

而第二個結論就很有意思了,一方面國家收緊影子銀行,房企的融資規模和手段都受到了限制,海外美元債也已經非常難借了,另一方面國家死卡著基準利率不動,房企的相對融資成本也在越來越高。

簡而言之,大部分的房企在資本端都是非常困難的,也是近乎於無解的,因此,這些房企也就只能夠在銷售端動腦子,通過儘快的銷售回款來解決公司的現金流。

所以呢,很多房企會為了現金流而選擇加速出貨,這也是政事堂很早前說的,19-20年是剛需和打骨折買房子的好時機的原因之一。(年中左右是現金流最緊張的時間,因此也是最好的出手時機)

另一個原因,則是我們在20年會為了刺激經濟而放水,而對於剛需來說,房子是對沖通脹最好的手段。

但是,在放水的過程中,必然是新基建為中心的定向放水,所以必然有利於科創企業匯聚的一二線城市的部分核心地段,所以選擇也應該針對於這些城市進行佈局。

上面的邏輯鏈,過去三年的時間裡面,政事堂就說了很多遍,也算為一些新讀者再重新再簡單複述一遍。

當然,上面都是使用歷史進程中的必然事件做出來的推導,必然是一個比較粗的大框,而中國是市場經濟,必然會有很多市場化的行為。

譬如以深圳蘇州等的中國科創大本營地區,又一次複製了去年年初打子彈式的領漲,畢竟,提前放出來的水很容易就會市場化的溢出到房地產市場。

甚至未來的一波下滑,他們可能受到的衝擊也很小,因為央媽不斷的精準投放,也會不斷的向這些地區湧入。

而同樣,就像之前說的,全國開發商在一季度的“打折”都是套路,甚至有些沒啥“含科量”的地區還出現了詭異的漲價局面。

原理很簡單,一季度受限於疫情,房企就算降價了,也不可能賺取大規模現金流。

這樣,還不如學習前些年電商們在電商節“先漲價後打折”的思路,造出來高房價的聲勢,等疫情穩定了,大家都能出來了,打折的時候才能搞出雙十一式的快速清盤。

所以呢,大部分剛需們如果有看好的盤,還是可以盯著抻一抻的,因為房價本質是由兩個部分構成,一個是開發商的價格折扣,另一個是銀行的利率折扣,目前兩者還都沒有到時候。

最後呢,說一下不少朋友也關注的二手房,二手房的價格並不由開發商決定,而是由附近居住的群體所決定。

所以會有兩個趨勢,一個是未來科創匯聚的城市核心區,長遠來看價格會是要漲的,可以考慮略微提前動手,另一個是受疫情衝擊的城市核心區短期價格是要跌的,可以稍微抻一抻。

這就像去年北京很多影視行業匯聚的小區動輒五折六折甩房子那樣,今年也會有很多受到疫情衝擊的行業,出現甩賣房子救公司的劇情,這種就更不著急了,接下來必然會有很多。

最後,全國幾百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政事堂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情況都說明白,因此也就只能說一些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大家根據自身的情況,套用這個歷史的進程,來做出自身的選擇。

畢竟,房子不是炒的,是自己住的,自己住的好,才是真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