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六六退了家族群,拉黑親爹親媽:為人子女這一課,都要學習

1

“我今天出離憤怒退了家群,把我親爹親媽拉黑了。”

作家六六退了家族群,拉黑親爹親媽:為人子女這一課,都要學習

六六感嘆:這個世界最遠的距離就是跟親人之間無法溝通。

明明有血緣關係,為什麼感覺不像是一個槽裡吃過飯,彼此說話如此費勁?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才讓六六這麼憤怒呢?

作家六六退了家族群,拉黑親爹親媽:為人子女這一課,都要學習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反正,和父輩們總是有一些價值觀不盡相同。明明是為他們好,可是他們偏偏不領情。

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留言,吐槽那些和父母生氣的事。

作家六六退了家族群,拉黑親爹親媽:為人子女這一課,都要學習

作家六六退了家族群,拉黑親爹親媽:為人子女這一課,都要學習

原來,六六不是一個人在生氣,幾乎所有的成年子女都會遇到這樣情況。

人這一輩子,都是功課,享的福和受的苦,總量相等。

作家六六退了家族群,拉黑親爹親媽:為人子女這一課,都要學習

2

春晚上曾有一個小品,名字叫《糧票的故事》。

一個老人在上世紀60年代生活極度困難時期,有次去買麵粉把全家人準備過年的30斤糧票弄丟了。全家人痛哭流涕,擔心無法過年,面臨飢餓活不下去。

一位老工友把全家勒緊褲帶省下來準備接濟鄉下父母的20斤糧票送了過來,幫助這一家人度過了難關。

後來,這個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常常忘記自己過去經歷的事情,但唯有這件事念念不忘。一有空就給兒子和孫子講,不知講了多少遍。

春節,老頭拉著孫子又講起了這個故事。

孫子不樂意聽了:“你都給我們講了不下200遍了,你煩不煩啊?”

“我給你講過嗎?怎麼連這麼好的故事都不愛聽啊?”老頭一氣之下,連飯也不吃了。

兒子教育孫子,“哄爺爺高興,順著他,再不願聽也要聽,還要裝著沒聽過,還要裝著喜歡聽!孝順孝順,順就是孝。”

於是孫子跑到爺爺跟前,拉住爺爺的手,“爺爺,給我講個糧票的故事吧?”爺爺高興了,就又講起了不知講了幾百遍的《糧票的故事》。

作家六六退了家族群,拉黑親爹親媽:為人子女這一課,都要學習

年輕的時候,不理解這個小品。

人到中年,越發覺得,它以簡單的情節說明了一個道理:“順”就是“孝”,行孝,就要順著老人

3

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很有感觸。

有位老母親年紀大了,牙齒全壞掉了。大款兒子開車帶著母親去鑲牙。

進了牙科診所,醫生便開始推銷他們的假牙,可母親卻要了最便宜的那種。

醫生不甘就此罷休,他一邊看著大款兒子,一邊耐心地給他們比較好牙與差牙的本質不同。

可是令醫生非常失望的是,這個看是大款的兒子卻無動於衷,只顧著自己打電話抽雪茄,根本就不理會他。

醫生無奈之下,同意了她的要求。

這時,老母親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布包,一層一層打開,拿出錢交了押金,一週後再準備來鑲牙。

兩人走後,診所裡的人就開始大罵這個大款兒子,說他衣冠楚楚,吸的是上等的雪茄,可卻不捨得花錢給母親鑲一副好牙。

正在這時,大款兒子又回來了,他說:“醫生,麻煩您給我母親鑲最好的烤瓷牙,費用我來出,多少錢都無所謂。不過您千萬不要告訴她實情,我母親是個非常節儉的人,我不想讓她不高興。”

很欣賞這個兒子的做法。

作家六六退了家族群,拉黑親爹親媽:為人子女這一課,都要學習

俗話說“老變小”。

心理學家分析:60歲以上老人的心智,相當於十一二歲的孩子,70歲以上老人的心智,相當於五六歲孩子的心智,80歲以上老人的心智,相當於幼兒園的孩子。

老年人往往偏執,認死理,你如果瞭解老人的心理特點,就不會和他上別勁。你和老人上別勁,他心裡生氣,容易氣出病來。

現在的老人,已不再滿足吃飽穿暖式的孝順,除了物質生活外,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贍養,精神的撫慰。

順著老人,不和老人鬧彆扭,使老人高興,就是最大的孝。

你贊同“最大的孝,就是順”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