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模仿能力,千萬不要小瞧!好家長這麼做

《媽寶園》,一群智慧媽媽陪著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孩子的模仿能力,千萬不要小瞧!好家長這麼做!


最近,一個小朋友模仿語文老師的視頻火了。


這個小男孩,模仿能力可謂出神入化。從動作,到神態,再到語氣,每一處都拿捏得恰到好處,模仿得惟妙惟肖、有板有眼,活靈活現地演繹出了語文老師教學日常場景,讓人忍俊不禁。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很常發現,孩子總喜歡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有時他們會跟在父母的身後,學著爸爸的樣子,大聲說話,闊步向前走;學著媽媽樣子,拿掃把掃地、拿抹布擦桌子等等,有時他們也會模仿電視上的人或動物說話表演。奶萌奶萌的樣子,著實可愛!


孩子的模仿能力,千萬不要小瞧!好家長這麼做


不過,在笑過之後,作為父母的我們越發清楚地意識到:孩子的有些模仿行為,我們可以積極引導,加以強化,使之成為孩子的優點;而有些模仿必須引起警惕和重視。父母第一時間需要反思自己,日常言行舉止和教育方法是否出了偏差,存在誤導孩子的可能性,並及時更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及自己的育兒方式。


那麼,為什麼孩子愛模仿?模仿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什麼影響呢?作為父母,又該如何抓住孩子的模仿最佳期,進行積極地引導?面對孩子超強的模仿能力,父母應該注意什麼?


今天,我們就來逐一談談,關於模仿的這些事。


孩子為什麼愛模仿?


《發展心理學》這一本書中提到,人類所有學習,都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礎上。


在嬰幼兒時期,受語言能力的限制,孩子必須通過模仿這一行為,來感知世界、認識世界。哪怕是剛出生的寶寶,都已經開始觀察周圍環境,並試圖模仿。


所以,模仿是1-2歲的孩子身上最普遍出現的行為。特別是1歲半的孩子,會開始進入模仿敏感期,並在2歲左右達到最高峰。


通過不斷地模仿,不斷地摸索,孩子才得以不斷地成長。


孩子的模仿能力,千萬不要小瞧!好家長這麼做

模仿,對孩子大腦發育有何影響?


0-3歲的孩子,模仿能力的強弱,其實反映出的是智力發展的水平。


孩子對世界的最初認識,主要是通過模仿這一行為。所以,模仿並不是孩子在無意識的“複製”,也不是他們調皮的表現。


而是孩子藉此去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有科學實驗表明:孩子模仿的越快越好,大腦皮層就越發達,也意味著他的智商越高。


1.模仿能發展寶寶學習力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會被孩子的模仿能力所“驚豔”。比如,我們先用方言教孩子說話,孩子卻通過電視學會了普通話。通過觀察大人吃飯,孩子竟學會了拿筷子……


其實,人的大量行為都可以通過模仿而學會。包括語言、學習行為和規範皆是如此。


在寶寶剛開始學說話,能說出簡單的字、詞時,他就會開始模仿爸爸媽媽的語言和詞語。這時,為寶寶創造好的語言環境就尤為重要。爸爸媽媽可以開拓寶寶聽、說系統,讓他處於豐富的語言環境中,並經常鼓勵他重複和強化已學會的字詞。


孩子的模仿能力,千萬不要小瞧!好家長這麼做

2.模仿能發展寶寶情商


在日常生活中,寶寶能敏銳地感知父母的情緒,並通過模仿父母的不同情緒特徵,去體驗各種情緒所表達的情感。從而觸動大腦神經細胞-鏡像神經元,讓寶寶能夠推己及人,體會到父母的心情。


說白了就是,寶寶通過對身邊人表情的模仿,懂得了情緒的好壞,學會了善解人意。譬如,有時惹媽媽生氣了,或感受到媽媽心情低落時,寶寶就會表現得乖巧懂事,對媽媽笑、抱抱媽媽等行為,來哄媽媽開心。


這就是寶寶通過模仿,習得的如何處理他人的壞情緒。


3.模仿影響寶寶心理結構的形成


寶寶的心理結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剛出生的寶寶心理結構並不完整,他們的心理反應是發散的、不連貫的。所以,他們必須通過模仿他人,以實現自我的認識。


模仿,對寶寶心理結構的形成至關重要。


當寶寶邁入模仿期時,就如同一面鏡子,你做什麼,他就跟著做什麼,不管對與錯,他都會完全接受。實際上,有時他並不真正理解某一行為背後的含義,純粹是為了模仿而模仿,累積更多的經驗。


如果家庭是一臺複印機,那麼父母就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父母的不良情緒、言談舉止、處事方式都會印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模仿能力,千萬不要小瞧!好家長這麼做

面對孩子的超強模仿能力,父母需注意什麼?


1.言語方面


面對孩子“犯錯”時,父母要儘量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輕聲細語地和孩子交流,避免經常大聲呵斥孩子。當父母聲音太大時,大腦會誤以為是噪音,為保護大腦不受傷害,就會下達屏蔽指令。久而久之,孩子的聽覺系統,捕捉和傳遞信息能力和速度就會變慢,致此孩子聽而不聞。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抱怨,或搬弄是非,更不要當孩子的面說他人不好,這樣的言語行為,不利於孩子心智的發育。


2.行為方面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講文明的人,那麼父母就要學會嚴格規範自己。


不帶孩子插隊、闖紅燈,不當孩子的面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壞習慣,卻對孩子人格的建立具有重大意義。此外,父母需要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愛勞動、愛運動的好習慣。


3.環境方面


在中國“包辦式”的父母隨處可見。


他們常覺得“孩子還小”“等長大了就好了”等觀念,幫孩子代勞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整理房間、收拾玩具等。


父母應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整理房間、整理書包等,這樣才能,讓孩子養成嚴謹的生活態度、有條有理的理性思維習慣。


孩子的模仿能力,千萬不要小瞧!好家長這麼做

4. 品德方面


尊老,一直以來是中國的傳統美德。父母懂得關愛老人,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反過來關愛爸爸媽媽。


此外,作為父母也要養成愛學習、愛閱讀的好習慣,給孩子做好榜樣。有太多的父母,在家成天抱著手機玩,卻要求孩子好好讀書,簡單粗暴地要求分數,最終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只有父母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孩子才會依照父母的要求,認真學習。


好的教育,並不是教孩子掌握了多少技巧和方法,而是父母也跟著學習,一起思考摸索,孩子才會從心底深處熱愛這份學習,從而變得更優秀。。


孩子的模仿能力,千萬不要小瞧!好家長這麼做

父母要如何積極引導孩子?


1.模仿孩子的行為,幫助孩子認知


對於孩子而言,模仿可以為他們帶來愉悅、力量或者其他東西,是他們自我意識的一種嘗試。


孩子通過模仿完成了對自己和對世界的探索,因此,當孩子成功模仿了大人的行為,就會獲得巨大的喜悅和成就感。


在寶寶模仿媽媽的表情、行為的時候,媽媽也了學著孩子的樣子,模仿孩子的動作,這樣不僅拉近了親密關係,也能幫助孩子認知自我行為。


2. 放慢腳步,滿足孩子的模仿需要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模仿。寶寶先通過模仿大人行為,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自我創造。


當寶寶進入模仿敏感期時,在學著模仿媽媽行為時,建議媽媽放慢自己的動作,讓寶寶盡情模仿,滿足他的模仿需求,並在寶寶成功模仿後,給予及時的鼓勵,以調動寶寶模仿積極性,激發寶寶更多的潛力。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品質格外重要。言行舉止所指代的不單單是內容,還包括說話的語調、情緒,都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


當父母發現孩子身上出現問題時,請先不要責罵孩子,檢討下自己是否出了問題。孩子大部分的行為表現,都來自父母身上,往往暴露出來的都是父母的缺陷。只有從根源上杜絕,才能防範於未然。


孩子的模仿能力,千萬不要小瞧!好家長這麼做

父母的我們,總希望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能成為自己口中“別人的孩子”。殊不知,教養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自身的一場修煉之路。


只有先讓自己成為更好、更優秀的人,孩子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給孩子再好的教育資源,報再多的興趣班,都不如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家庭教育。父母以身作則,發揮自身榜樣力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走好自己的路,以正確的方式,演示給孩子看。


互動話題:你是如何應付孩子超強的模仿力?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歡迎分享收藏!謝絕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