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生后,你懂得了什么相见恨晚的道理?

我喺村姑


本人曾经是文科专硕,现已硕士毕业,待业在家。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事都要有长远规划)

我认为我的读研生活是进入社会的预演。因为相对于本科生生活,研究生生活更加自由。不去上课甚至不去学校基本没人会管,而且每门课的老师们都会很宽容,基本没有挂科现象。这种情况下,对于目标清晰的同学,他们会找和自己择业目标相匹配的实践机会,而不是像我一样荒废到宿舍的床上,每天刷电视剧。这在以后的找工作中也凸显得很明显。比如有些同学目标很明确,以后要做老师,那他们就在读研期间找了许多家教,培训机构老师等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工作,因此这些同学要比临时抱佛脚的小白在校招中更占优势。

2. 人脉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读研后,人脉的重要性凸显得更明显。比如我们翻译专业,有一些同学因为人脉广,得到的实习资源和平台也比较多,而我属于比较内向每天待在寝室的,因此社交很窄,接触的资源也少。因此,人脉很重要。

读研让我明白了很多,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种种。


公考生译莱恩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硕士草根秀秀


1⃣️学会延迟满足

我目前距离武大毕业还有两个月,专业计算机,但其实人在日本早稻田双硕士培养中,日本这边要明年4月毕业。

我本科不是计算机,是印刷工程专业,学校是个普本,我本科的同学很大一部分毕业了就去珠三角的印刷厂上班,男的下车间三班倒,女的坐办公室当跟单员,没有任何薪资或者上升空间。

而这个专业最好的归宿,就是回到大学当老师,继续指引一批又一批的大学新生入行...keng。

我在读研之后才意识到自己高考选专业有多么离谱,但同时我很感谢跨专业考研的我自己。

延迟满足,就是坐得了冷板凳。

周围环境嘈杂,而自己可以静下心钻研,面对诱惑有力量抵制,长此以往,没有什么外界力量可以改变你向上生长的轨迹。

2⃣️改变学生思维

学生思维其实早在大学就要摒弃了,虽然我们的身份依然是学生,去必胜客或者海底捞有折扣。

但是,大学生乃至以上群体,和导师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上下级关系。

你帮老师做项目搞科研,老师给你批经费送你去开会,你们一起共享科研成果。

如果你的学生思维一直都存在,你就会认为老师教你学东西是理所应当的,还应该事无巨细、不厌其烦。

但事实是怎么样的呢?

大学之后跟着导师学习,基本上都是自学成才,导师大都只会给个方向,然后把握进度,学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独立思考。

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3⃣️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很多研究生都完全依附于导师指派任务,这其实不对。

人的安全感来自于哪里呢?

来自于鸡蛋没有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打了一个篮子也不至于今天吃不上饭。

所以,在导师安排的任务之外,你一定要留出时间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

我从研一开始做自己的自媒体事业,现在在全网拥有近3万粉丝,自媒体是我副业收入的来源,以及是我研究生期间给自己备下的一条退路。

我们都知道,程序员是青春饭,互联网行业更新换代太快,程序员不可能维持自己的专业壁垒,也就总有一天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那早点转产品或者运营又或者管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还指做事plan B,因为你永远无法判断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多备一些紧急选项是没错的。

以上就是我读研之后的感想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