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飲食“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生病

原始的醫療知識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偶然發現或有意識驗證中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這些醫學知識的傳播方式只是口耳相傳。有了甲骨文才開始有了諸如“齲”、“蠱”、“貞子疾首”等關於兒童疾病的記載。西漢初年淳于意是我國兒科醫案最早的記錄者,他的醫術學之於公孫光、公乘陽慶所授的黃帝、扁鵲脈書。

小兒飲食“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生病

東漢末年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而成的,他由此創立的以六經辨證論治外感病、臟腑辨證論治雜病,對後世兒科學辨證論治體系的形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建立了兒科保健學、病因學、證候學。唐末宋初《顱囟經》是現存最早的兒科專著,宋代兒科鼻祖錢乙的學術成就得益於《顱囟經》、儒家、道家以及個人的臨證領悟。在小兒體質特點方面,經歷了從《顱囟經》“純陽”到《溫病條辨》“稚陰稚陽”的學術研討,提出了先天稟賦和後天環境對體質形成的影響、小兒體質分型、體質與治未病、不同體質兒童的發病特點與調治方法等,對於做好兒童保健具有積極意義。

小兒飲食“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生病

商周時期的“文王胎教”和《黃帝內經》的“胎病”記載,表明中醫學很早就已經從正反兩方面認識到胎兒期保健對於小兒後天是否能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兒科溫陽學派起源於南宋陳文中。陳氏撰《小兒病源方論》四卷(1241年)、《小兒痘疹方論》一卷(1253年),力倡固養小兒元陽,以擅用溫補扶正治療見長。明代劉鳳在《幼幼新書·序》中說:“宋以來吳之專家者,曰陳曰錢二氏,陳以熱、錢以涼,故有火與水喻者。”可見兒科溫、涼兩大學派始於宋,陳文中與錢乙齊名,他們的學術觀點對兒科學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陳文中強調小兒體質特點為臟腑嬌嫩,病理上易見陽氣不足的證候。

小兒飲食“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生病

他說:“夫小兒臟腑嬌嫩,皮骨軟弱,血氣未平,精神未定,言語未正,經絡如絲,脈息如毫。”(《小兒病源方論·驚風》)又說:“小兒一週之內,皮毛、肌肉、筋骨、髓腦、五臟六腑、榮衛氣血皆未堅固,譬如草木茸芽之狀,未經寒暑,嬌嫩軟弱。”(《小兒病源方論·養子真訣》)認為小兒臟腑嬌嫩,發育尚未完善,年齡愈是幼小則愈加不足。

小兒飲食“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生病

因此,應當注重調護攝養,使其元氣充盛,方能迅速長養。小兒陽氣之不足,有先天、後天的各種原因。元陽受於先天,稟賦命門火衰,自然臟腑虛寒。胎稟不足,責之孕婦飲食不調,取冷過度;不勞力,不活動,致兒如“陰地中草木,少有堅實者。”

小兒飲食“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生病

(《小兒病源方論·養子真訣》)出生之後,先天腎氣又賴後天脾土生化而不斷補充。乳母應注意自身調攝,勿以冷氣傷及小兒。

小兒飲食“吃熱、吃軟、吃少則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則生病”;養子有十法,其中包括“要背暖”、“要肚暖”、“要足暖”、“脾胃要溫”等(《小兒病源方論·養子真訣》),這些都是固護脾腎,防止陽氣受戕的具體措施。小兒以陽氣為本,一旦護養失宜,寒暖失調,則外易為六淫所侵,內易為飲食所傷,發病之後,容易出現種種陽氣受損之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