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自古以來我國中原王朝都以天朝上國自居,對於四方少數民族都稱為蠻夷,對待少數民族自我感覺高人一等。然而歷史上卻有這樣一段時間,草原遊牧民族對於中原農耕之地唾手可得卻不屑一顧。能攻城略地,卻自讓疆土,退至長城之北。這究竟是怎麼樣的一段歷史,這種態度為什麼後來發生了變化?一起來看看,冒頓單于為何放走高祖劉邦?數次攻陷漢朝之地卻又棄之而去?匈奴為何最後歸附西漢?


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崛起於草原的匈奴帝國

在秦始皇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建立大秦帝國之後,我國北方一股強大的勢力也悄崛起,建立起強大的帝國!公元前209年,冒頓殺父自立,成為匈奴族單于。隨後冒頓率領匈奴鐵騎南征北戰,敗東胡王虜其民人及畜產;西擊大月氏,趕往西域(後來張騫出使西域就是這個民族幫忙);南並樓煩(後邊會提到此地,此時已歸匈奴)白羊河南王,收復蒙恬所奪之地;最後向北征服渾庾、屈射、丁零、隔昆、薪犁等國。自此匈奴統一北部草原,建立了一個擁有騎兵30餘萬的匈奴帝國!


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匈奴帝國


匈奴帝國是我國少數民族建立的第一個完整的軍政合一的國家。匈奴單于之下設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所有官職既是軍事職位,也是政治職位,組織結構完整,政權行使以軍事實力為準。政權性質類似於中原地區的分封制國家。最高的左右賢王相當於中原政權的諸侯分封國,其下則類十餘士大夫階層。匈奴帝國內部也有會盟、朝貢、祭天地等相應的制度。但是又存在本質,因為匈奴帝國官職是以軍事實力為依託,以各大部族聯盟為基本形式。因此匈奴帝國政權可謂是獨具特色的政權,與中原地區相差封建政權存在天壤之別。

軍政合一政權的根本原因與北方少數民族遊牧文化

匈奴帝國之所以建立這樣權利分散的政權,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遊牧文化密不可分。匈奴族為代表的北方遊牧民族以部落為單位,隨水草遷移,每一個族人都是一名戰士。因此在遊牧民族當中,一些強大的部族便是一個強大的勢力,是一個利益集合體。這樣的國家構成決定了匈奴難以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政權,只能以聯盟形式,建立軍政合一的國家。


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遊牧經濟


遊牧民族以部落為單位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決定了遊牧民族的國家的侷限性。遊牧民族隨水草遷移的遊牧經濟造成了遊牧民族經濟結構單一,對自然災害的抵抗力極弱。由於經濟結構單一,且遊牧經濟所產產品的儲藏性極差,造成了遊牧民族對農耕經濟有很強的依賴性。特別是在草原受乾旱等自然條件影響牧場減產之時,遊牧經濟離開農耕經濟就難以生存。因此匈奴帝國就通過對外戰爭,掠奪財富和糧食。遊牧民族這種戰爭策略一直持續到1200多年後的成吉思汗時代。成吉思汗曾經說過:

人生最大的快樂,即在勝敵,逐敵,奪其所有,見其親人以淚洗面,乘其馬,納其妻女也”。這句話暴露了遊牧民族的戰爭並沒有農耕文化中佔領城池土地,臣服子民的概念,而是為掠奪財富及人口。因此在匈奴與西漢的戰爭之中,匈奴多次攻佔西漢城池之後,掠奪一空,然後離去。而不是佔領農耕經濟區的城池,發展農耕經濟。

匈奴對西域與西漢的政策差異

匈奴對西漢的掠奪式戰爭,根源在於匈奴帝國對於遊牧經濟與農耕經濟的兩種態度。在匈奴帝國的南方主要有兩大區域,以玉門關、陽關為分界線。陽關以西是以塔里木盆地為中心的西域三十六國,西域三十六國與匈奴帝國相同,以遊牧經濟為主。陽關以東為西漢政權控制地帶,西起陽關東到東海,西漢的則是以農耕經濟為主。西域與西漢所在地都處於匈奴帝國正南方,西域所在地以沙漠為主,天氣乾旱;西漢所在地降雨量豐富,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可是就是這樣兩處貧富差距明顯,匈奴都可征服的地帶,匈奴卻選擇在人煙稀少、貧窮落後的西域遊牧經濟區建立統治。而對人口眾多,經濟發達,降水豐富的西漢政權卻只是劫掠為主,迫其納貢。對於佔領城池,建立統治則是不屑一顧,甚至將已經佔領的城池主動歸還。

兩則出現巨大差異的根本原因就是草原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的巨大文化差異!


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西域三十六國


匈奴在西域的統治與根本原因

根據我國史料記載,西域“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這個說法並不準確,確切說應該是西南),烏孫之南”由此可見西域三十六國在當時有點類似於匈奴帝國的各大部落,都是一些實力相對較弱的獨立小國。加之西域三十六國的國家體制與匈奴帝國相同,都是以部落為勢力單位,隨水草遷徙。因此匈奴帝國對西域三十六國實行了征服統治策略。冒頓單于擊敗大月氏之後,藉口處罰右賢王,讓右賢王出征西域。今小吏之敗約故,罰右賢王,使之西求月氏擊之。隨後又經過幾次征戰,終於“西域諸國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故皆役屬匈奴”。隨後匈奴在西域設置了一個極具侮辱性的統治機構,統治西域“僮僕都尉”。僮僕就是奴隸的意思,匈奴將西域諸國當做奴隸國。儘管如此,這種天然的壓制讓西域諸國對匈奴帝國也是畏之如虎,心悅誠服的臣服於匈奴。史料記載:“匈奴使持單于一信到國,國傳送食,不敢留苦”。


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絲綢之路


匈奴能夠在西域建立起穩固的統治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第一、西域諸國與匈奴帝國同屬遊牧文化影響區,對於戰爭和部落的征服習以為常。因此處於被征服者地位的西域諸國,願意接受強大的匈奴帝國統治。而對於農耕文化為主的西漢統治就相對排斥。樓蘭王國在西漢統治時期,常有西域暗通匈奴,坑害西漢的案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遊牧文化對農耕文化的排斥。第二、西域諸國實力弱小,匈奴帝國強大的部落已經足以在該區域建立起統治,不需要單于徵調各部落進行長期壓制。

匈奴劫掠西漢與西漢朝貢

相對於征服西域設立長久性統治機構“僮僕都尉”,匈奴帝國對於西漢的策略則劫掠與逼迫朝貢,對於建立統治則不曾有過。匈奴帝國鼎盛時期是冒頓單于在位期間,匈奴帝國曾經連續數次南下進犯。僅僅在冒頓單于四年一年時間,史料記載稱“匈奴數入邊”。而此時的西漢政權則是剛剛建立,可謂是國貧民弱:“老弱轉糧餉,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再加上遍佈全國的異姓王,時時威脅中央統治。可就是這樣的強弱對比差距,匈奴數入邊,都沒有進行大舉攻城略地。這主要原因是匈奴對西漢的進攻不是為了攻城略地,而是為了劫掠財富,迫使西漢求和朝貢。


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白登之圍

冒頓單于九年,漢高祖劉邦六年,冒頓單于發動了對西漢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匈奴大攻圍馬邑,韓王信降匈奴。”韓王信(這個不是韓信)投降之後與匈奴合兵。大舉進攻中原,直逼山西晉陽(太原附近),威脅中原腹地。無奈之下,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卻不幸中了冒頓的誘兵之計,被冒頓單于圍困白登山(大同附近)。此時匈奴大軍40萬騎兵,漢軍被困白登山部分十萬左右,後續部隊有一部分,合計30餘萬。然而就是這樣的實力懸殊的圍困,在七天之後,劉邦居然破圍而出,成功逃脫了。

白登破圍的原因

這次神奇的破圍而出,司馬遷與班固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司馬遷認為是冒頓與韓王信相約共同出兵,對付劉邦。可是冒頓圍困了劉邦七天,韓王信的部將王黃、趙利卻依然沒有出現。於是冒頓“

疑其與漢有謀”,怕自己被利用於是放走了劉邦。班固的解釋更被大家接受,卻也不具有說服力。按照班固的說法:“用陳平秘計得出”,內容就是冒頓皇后閼氏擔心劉邦獻美人,閼氏擔心自己失寵,於是以“漢天子亦有神靈,得其地,非能有也”理由勸說冒頓退兵。但是仔細推敲不難發現這兩個理由都存在很大問題,韓王信如果人馬來了不參加戰鬥可能是有陰謀,可是圍困了七天都沒有出現,就算是有陰謀也最多是借冒頓之手殺劉邦;再看班固的說法,閼氏在匈奴的地位可不僅僅是他是冒頓媳婦,而是閼氏是她母族的發言人,是一個龐大勢力的代表(前邊說過匈奴一個大部落就是一股強大的勢力)。閼氏地位絕非是一個普通女子所能撼動。所以這兩人說法都存在很大漏洞。


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長城


再看冒頓在這次戰役中的表現,以40萬精銳騎兵打30多萬步兵、騎兵混合部隊(古代騎兵戰鬥力遠不是步兵能比擬)。就這樣實力差距的戰鬥,冒頓一路從太原退到了大同,丟城敗陣退了500裡之後,將劉邦圍困在白登山。然而圍困了長達七天的時間,冒頓沒有沒有任何的進攻消滅劉邦的意思。在結合劉邦破圍之後,西漢和親、朝貢可知、劃定邊境,可知這七天時間應該是雙方在談判,談判的目的是迫使西漢和親、朝貢。而對於漢朝的城池,從兩國劃定的邊境線是以長城為界可知,冒頓並不想要西漢城池。因此在西漢滿足冒頓提出的和親朝貢等條件之後,冒頓心滿意足的放劉邦離開了。

西漢和親與朝貢

前面說過,由於遊牧文化的特性,匈奴對於西漢的戰爭,以劫掠為目的,並不在意對城池的佔領。雙方白登山議和之後也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我們來看白登山之圍後,雙方議和主要有:劃定疆域、通關市、奉歲遺、和親四項內容。

劃定疆域:雙方劃定的疆域是以長城為界,

而不是雙方軍事佔領線。換句話說,匈奴直接將佔領的山西地區、原屬匈奴的樓煩地區劃給西漢。這也證明了上面說的匈奴帝國對佔領城池並不感興趣。這個疆域一直持續到文景兩帝:“先帝制,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制之。”

通關市:雙方在邊界地區開設關市,交易貨物。前面說過遊牧文化對於自然災害的抵抗力極差,因此對於農耕經濟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因此開通關市對於匈奴帝國的好處大於西漢,並且這個交易主動權應該在匈奴一方。因此西漢在劉邦以後,一直對於通關市加以限制。呂后、文帝等對關市的交易都有限定條件。如文帝時大臣建議:““禁馬高五尺九寸以上,齒未平,不得出關。

奉歲遺:也就是朝貢的另一種說法。這個很直接,開口索要錢糧等物。這個條款也是雙方的核心條款之一。朝貢也有一個數量上的限制,具體多少,由於歷史是漢朝編寫,數量並未詳細記載。僅僅記載為:“歲奉匈奴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數”。朝貢也是持續到漢武帝初年。

和親:公主和親這個事情就不必多做解釋了。唯一需要說明的是,公主出嫁需要攜帶大量的嫁妝,也就是財物!這也是匈奴所要財物的一種形式。而且和親也沒能達到讓公主後代成為閼氏,後代成為單于的目的。西漢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和親


從以上四條可以發現,雙方和談的主要內容是圍繞財物進行。西漢付出大量的財物,並且開市通商滿足匈奴生活所需。而對於領土的佔領,匈奴則是大方的讓出了已經佔領的山西地區,並且割讓了自己原有領土樓煩等地。這也進步一步說明了匈奴戰爭的目的不是領土是財富。

匈奴對漢族文化的學習

從白登之圍後,到漢武帝大舉征伐匈奴之前的近百年時間裡,匈奴與西漢保持著相對的和平。雖然匈奴仍然時有擾邊劫掠,但是和平與文化交流已經成為雙方發展的主旋律。而在這百年時間中,漢族農耕經濟飛速發展,表現出遠超於遊牧經濟的制度優越性。遊牧民族亦然受困於自然災害的同時也開始學習漢族先進的文化。禮遇漢族精英人士,鼓勵邊境漢族與匈奴人通婚,以此來學習漢族先進文化。我們熟知的張騫就曾經在被匈奴抓捕之後,賞賜匈奴妻子,並且在匈奴生有子嗣:“留騫十餘歲,予妻,有子,然騫持漢節不失。”類似的案例還有蘇武牧羊故事裡面的蘇武,雖然守節了,但是也被逼娶妻生子。

而根據《史記》記載在邊境地區,漢人與匈奴人通婚,自秦朝以來從未斷絕:“穿井築城,治樓以藏谷,與秦人共守之”。顏師古注說:“秦時有人亡入匈奴,今其子孫仍號秦人”。在這樣的文化交流過程之中,匈奴逐漸接受漢族文化,出現了“自單于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下”的局面。也為後來匈奴歸漢打下了文化基礎。


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漢武帝


馬邑之謀與匈奴附漢

隨著漢朝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朝之時,終於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對於匈奴的和親、朝貢再也不肯忍耐,漢武帝決定征服匈奴。西漢撕毀和親之約,對匈奴不宣而戰,謀劃了著名的——馬邑之謀。西漢以交易為名,以30萬軍隊,埋伏匈奴單于。若不是手下察覺,差點被一舉殲滅。但是自此之後,雙方和平局面被打破。從公元前一三三年到公元前一一九年,西漢與匈奴進行了長達15年的戰爭。匈奴被迫放棄漠南,在漠北廣闊地區與西漢迂迴。當時匈奴有民歌傳世:“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封狼居胥


持久的戰爭給匈奴與西漢雙方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在經歷了數十年激烈的戰爭之後,雙方再次歸於平靜。漢朝方面漢武帝下“輪臺罪己詔”,調整國策,休養生息,恢復國力。而匈奴方面則是陷於內亂。公元前60年前後的一段時間,匈奴分裂,陷入內亂,恰在此時,匈奴遭遇罕見自然災害“匈奴飢,人民畜產死十六七。”匈奴帝國分崩離析。此時西漢採用蕭望之建議對匈奴採取“宜遣使者弔問,輔其微弱,救其災患,鹹貴中國之仁義。如遂蒙恩得復其位, 必稱臣服從,此德之盛也”策略。隨後在宣帝五鳳三年(公元前五五年)“置西河,北地屬國以處匈奴降者”。再加上前期匈奴與西漢文化交流產生的影響。公元前五二年,“匈奴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願奉國珍朝三年正月”(後來昭君出塞就是嫁給這位單于)匈奴與西漢再次歸於和平。


一座城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衝突焦點,匈奴與西漢的戰與和

昭君出塞


戰與和

匈奴與西漢兩大帝國相依而存的百年時間,期間戰戰和和,軍事實力強弱對比數次更易。每一次的戰爭,無論輸贏都給兩國帶來沉重的災難,每一次的和平都促進了兩國文化的發展與交流。兩國在長久的文化交流過程中,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互融合。草原遊牧文化從對農耕文化不屑一顧,到逐漸學習靠攏,不僅是某一文化的進步,而是雙方共同的進步。歷史上的文化融合無不伴隨著衝突與戰爭,我們更應該珍惜此刻的和平與繁榮,開誠佈公的進行文化的交流,一起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