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懷舊的人他(她)們都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與感人故事?

現實生活中懷舊的人他(她)們都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與感人故事?

我個人覺得懷舊是分人群的。正所謂,夕陽無限好,已是近黃昏。基本已無未來可言。似乎是到了一個人該寫年終總結的時候了。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一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各自的傳奇與經歷。他(她)們如同現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一樣,經歷過千難萬苦與喜怒哀樂。無外乎由於年代的不同切身的感受也就有所不同。但拼搏奮鬥與努力的精神卻是相同的。

隨著時針在轉動。日出日落年復一年本人也已步入了懷舊的年齡段兒。既然是懷舊就同樣有酸楚與喜怒哀樂。它就像一株大樹的年輪一樣,每一輪同樣都曾經歷過它鮮為人知的滄桑與風雨飄搖。

它不但見證了歷史,更見證了一個新社會的變遷。一個國家的衰敗與崛起,繁榮與富強這所有的一切,都成為了我們饒有興致的懷舊的素材。

至此,也使我腦洞大開瞬間產生了一個懷舊題材《親情與至愛》

1963年,我出生在一個礦工家庭兄弟姊妹五人,父親在偽滿時期就從事煤礦井下工作(統稱為勞工)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上好的優質煤炭,被日寇源源不斷的運回本國,無不讓我礦生產在第一線的礦工感到無限惋惜與無奈。

隨著抗日的呼聲日益高漲。諸多的抗日英雄人物與事蹟層出不窮。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抗日英雄女司令烏蘭,以青馬雙槍三打北票最傳奇中的經典。(當地設英雄有烏蘭紀念館)她的英勇事蹟婦孺皆知,口碑相傳。

現實生活中懷舊的人他(她)們都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與感人故事?

據說電影《烈火金剛》中的主人公史更新,由北票煤礦不堪忍受日為統治。打死日本工頭逃離礦山投身於革命事業。

很快,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父親也就有了做人的尊嚴,他的觀念是每生產出一噸優質煤炭,都屬於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隨著日為統治者的滅亡,所有礦工的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但由於當時物資匱乏實行的卻是計劃經濟。但它的公平與公正是毋庸置疑的。很少聽到有吃拿卡要,貪汙腐敗之說。

由於我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在我的記憶中父親那時的工資不足100元。(母親無工作)若想維繫一個七口之家的溫飽問題,也是有著相當的難度。由於那時商品實行憑票供給,有錢無票也無能為力。所以說家庭生活就要精打細算勤儉持家。

我的父親常說的一句話,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意思也就是說成年人的飯量是蠻大的。而糧食又是憑證供應的。一個六口之家(大哥已從軍)若想吃好吃飽是不現實的。那麼怎樣才能夠脫離如此困境?

在我們當地有一種草本植物俗稱為

曲麻萊。 此菜葉綠生長茂盛耐乾旱且無毒可食用。每當節假日,我便跟隨在哥哥姐姐的身後(徒步)去很遠的地方挖掘此菜。回到家之後便將此菜摻有少許麵粉與食鹽,合成麵糰蒸熟用來充飢(現如今的早市依然有的賣)這或許是有頭腦精明的商家,為了迎合懷舊人群的心理而採取的一種營銷方式。

在那個講究根紅苗正,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我的哥哥們都經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禮。接踵而來的運動是,深挖洞,廣積糧,手握鋼槍消滅一切外來之敵。號召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記得有一句鏗鏘有力的口號是,紮根兒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現實生活中懷舊的人他(她)們都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與感人故事?

大哥,應徵入伍去黑龍江珍寶島當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當我們一家人目睹那神聖的綠軍裝,既感到激動又有著諸多的留戀與不捨。或許這就是兄弟姐妹之間的真摯情感。當他胸佩紅花在歡送的鑼鼓聲中,漸漸的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轉業之後曾從事當地史志辦主任美術協會主席等職)剩下的我們兄妹幾人無不垂淚欲滴。人都說有父從父而無父則從兄。長兄這一走我們兄妹之間無不感覺到少了一個主心骨。並且缺少了長兄對我們的那份呵護之愛。

二哥,則子從父業在當地成為了一名煤礦工人。與此同時也肩負起了照顧我們妹的責任。二哥的家庭責任感之強,以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時至今日我依然記憶猶新。那個年代大米白麵奇缺。母親考慮到哥哥從事的是重體力勞動。專門為他開一個小灶(父親無此待遇)儘可能的為他補充營養。但二哥每餐總是省下一部分留給我和我那唯一的姐姐。如此兄妹之情,現在想來依然有些淚目。

現實生活中懷舊的人他(她)們都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與感人故事?

三哥,同樣是胸佩紅花在鑼鼓聲中乘坐解放牌汽車,奔向那一望無際廣闊的田野。當他每次回家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我和姐姐望著他那被陽光偏愛的黝黑皮膚曾幾次的偷偷哽咽……

現實生活中懷舊的人他(她)們都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與感人故事?

剩下的我與姐姐卻缺少了他們那份辛勤的付出與牽掛。我們姐倆兒有幸迎來了改革開放。那份生活的富足與快樂真的感到很滿足。或許是我們共同經歷過那個非常時期。並對現有的生活無比的珍惜。

人生,有快樂就會有悲傷,有相聚就會有分離。我們這個和睦有愛的大家庭也毫無例外,有的近在咫尺,有的卻是天各一方。而好在高科技的產物又拉近了我們骨肉之情的距離。電話,微信以及視頻等等……無不為我們提供了難得隔屏相見的機會。

每當通話結束。雙方都捨不得按下那個掛斷的紅色標識。也許這就是所謂的

相見時難,別亦難。

一個初中文化“懷舊”人的肺腑之言。請珍惜現有的《親情與摯愛》,下輩子我們不一定還能相遇。

歡迎參與評論。並希望指出觀點的不足。本人深表謝意。

感謝圖片原創者!如使用不當請告知,即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