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成交額之下,A股牛市啟動了嗎?

萬億成交額之下,A股牛市啟動了嗎?

快牛?慢牛?真牛?假牛?


本來這篇文章應該是第三篇,最近很多人在問,就放到前面先寫。


兩市成交額破萬億,這是所謂的牛市論據。


進入7月,上證指數從2984.67快速拉昇至3458.79,漲幅達到15.37%,前後僅是9個交易日。


隨著指數暴力拉昇,兩市成交額也在持續放大。


最高單日成交額達到1.74萬億元,上一次達到1.74萬億元,要追溯到2015年的牛市。


於是有人問到:牛市來了嗎?


萬億成交額之下,A股牛市啟動了嗎?

數據來源:choice


1


股市的本質是什麼?


答案是零和遊戲,因為股市本身不會產生任何效益。


一家企業可以通過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產生相應利潤,使得企業的資金不斷增加。


與企業經營不同,雖然股市可以通過差價分紅等投資交易,產生相應利潤,但是不會產生任何效益。


在一個封閉的股市裡面,所有資金總和是不變的,股價不斷上漲,不會帶來資金總和增加。


簡單地說,你賺到的錢一定是別人虧掉的錢。


在牛市的時候,所有人都在賺錢,那麼到底虧了誰的錢?


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金融二級市場的資產定價結構是什麼。


在金融二級市場中,市場定價是邊際定價,所有存量資產的公允價格,由一小部分流通盤集合競價交易決定。


舉個例子:


股票A的總股本是1萬股,其中流通股是2000股,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僅有2000股在不斷交易。


現在,股票A的價格從10元漲到100元。


2000股流通股的市場價格是100元,沒有任何交易的8000股非流通股,價格是不是也上漲10倍?


股市突然崩了,股票A的價格從100元跌到5元。


非流通股的8000股,價格是不是也暴跌95%,總市值是不是也瞬間蒸發95%?


上漲的錢和下跌的錢,都去哪裡了?


答案是哪裡都沒去,股市也是一個賬面遊戲。


在金融二級市場中,不需要大量資金也能推高資產價格。同樣的,資產價格暴跌也不意味著資金在大量減少。


房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不可能所有房子都在交易,但是所有房子的價格,卻跟著小部分房子交易同漲同跌。


100套房子,有10套房子參與第一次交易,每套房子10萬元。


交易完成後,100套房子都值10萬元,資金總和是100萬元,資產總和是1000萬元。


第二次交易5套房子,每套房子漲到20萬元,資金總和是100萬元,資產總和是2000萬元。


第三次交易50套房子,每套房子跌到2萬元,資金總和是100萬元,資產總和剩下200萬元。


整個過程,資金沒有變化,資產卻在不斷增加減少。


2


成交額放大,不是牛市的必要因素。


2007年牛市,上漲指數最高為6124.04,兩市成交額最高僅為3394億元。


2015年牛市,上漲指數最高為5178.19,兩市成交額最高卻達到24206億元。


成交額是原來的7倍,指數卻遠低於原來的高度。


今年7月所謂的牛市也一樣,成交額最高達到17373億元,上證指數最高卻僅為3458.79。


美股10年大牛市,成交額也一直相對穩定。


萬億成交額之下,A股牛市啟動了嗎?

數據來源:choice


與2015年相似,今年7月的上漲本質上還是資金牛,並且是短期槓桿和流動資金推起來的假牛。


為什麼用假字?


因為很難持續,2015年的資金牛是政策推動的快牛,今年的資金牛卻是情緒帶動的假牛。


2014年,在資本外流和經濟下行壓力下,央行貨幣投放方式發生變化,由外匯佔款變成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同時,不斷下調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


金融體系流動性氾濫,以銀行資金作為主要推手,通過配資和槓桿不斷推動A股暴漲。


持續近1年時間,直到監管開始清理配資和槓桿之後,資金牛宣告結束。


萬億成交額之下,A股牛市啟動了嗎?

數據來源:choice


在疫情影響下,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大,貨幣政策也持續轉向寬鬆。


雖然基準利率在2015年暫停調整,但是政策利率和市場利率卻不斷下調,也包括存款準備金率。


M2增速在今年3月重回2位數,貨幣乘數也創下歷史新高6.92,貨幣環境相對寬鬆。


與2015年的寬鬆相比,最大的區別是槓桿。


由於中國宏觀槓桿率不斷攀升,監管在2017年開始整頓金融業,去槓桿成了政策主基調。


即便由全面去槓桿變成結構去槓桿,去槓桿仍然是主基調。


雖然貨幣環境相對寬鬆,但是由於加槓桿空間有限,金融體系不能像2015年一樣瘋狂加槓桿推高A股。


萬億成交額的錢從哪裡來?這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


答案,出在居民身上。


在A股改革持續推進下,存量資金和外資流入推動金融股上漲,由於權重大,也推高上證指數。


當市場看到指數暴漲,看到牛市消息滿天飛,就開始蠢蠢欲動。


有錢嗎?沒有。


沒錢嗎?有。


以我身邊朋友為例子,生怕錯過一輪大行情,通過花唄借唄信用卡等渠道,套現加槓桿衝進股市。


還有朋友把準備償還房貸的錢,先用來衝進股市。


沒有優質資產,樓市相對低迷,上手有現金流,共同催生7月牛市。


這些資金最大的特點是期限短,成本高,經不起折騰。


一旦股市出現調整,波動也會特別大。


萬億成交額之下,A股牛市啟動了嗎?

數據來源:choice


3


到底什麼情況下,才能出現真正的牛市?


我想,就是一個堅持看漲的理由。


以美股為例。


對於美國金融市場,以股市為標誌的融資佔比達到70%,即直接融資為主。


這樣的結構是一種極端結構,屬於失衡狀態。


目前,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全球平均水平,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基本各佔一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1993年克林頓政府出臺一項新政:如果高管薪酬是股票期權,公司可以對薪酬100萬美元以上的部分進行稅前抵扣。


簡單地說,股價上去了,高管薪酬高,公司少納稅。


股價與收入直接相關,就是一個堅持看漲的理由。


漸漸地演變成現在的美股,高管和公司通過回購手段,不斷推高股票價格。


同樣的道理,在政策引導下,中國被堅持看漲的是房地產。


恰好相反,對於中國金融市場,以銀行信貸為標誌的融資佔比達到80%,即間接融資為主。


中國金融市場結構也是一種極端,也屬於失衡狀態。


政策推動房地產比推動股市帶來的刺激效果更明顯,這也就是為什麼房地產難以被放棄的原因。


貨幣寬鬆帶來的牛市,不一定是股市,可能是房地產,也可能是債券。


萬億成交額之下,A股牛市啟動了嗎?

數據來源:choice


有人說A股想要慢牛,必須把樓市打下去。


坦白說,有道理,卻不完全正確。


A股想要走出慢牛,需要的是中國經濟徹底的結構性改革,針對房地產,針對股市,針對貨幣。


否則再多的貨幣,推高的也是房價,或者是其他資產。


以A股為例:


資金進去了,想著撈一筆就跑,企業進去了,也想著撈一筆就跑,天天防踩雷,天天炒熱點,如何走出牛市?


企業不想搞好經營,不是買房就是買理財,一會豬被餓死了,一會扇貝逃跑了,如何走出牛市?


沒有完善的獎罰機制,沒有合理的進退規則,沒有明確的戰略地位,如何走出牛市?


2007年A股的牛市持續2年,沒有成交額放大,靠的是經濟騰飛,靠的是企業高速增長。


如果問現在是不是A股牛市的開始?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改革還沒到深水區,需要改變的地方還很多。


中國的金融市場結構需要變,中國的房地產地位需要變,中國的股市機制也需要變。


如果問A股有沒有可能走慢牛?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國有改革的魄力,也有去散戶化的趨勢。


慢牛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與經濟和政策息息相關,不是暴漲的成交額可以輕易改變。


甚至有時候,突然暴漲的成交額更需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