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服飾文化·清代補子雜談


明清兩代,官員在朝服的前胸後背處分別裝飾一塊方形或者圓形的圖案,叫補子,它是用來區分官爵大小。清代,圓形補子為皇親貴族所用,方形補子為文武官員所用。


早在唐代時期,官服上已經出現區分等級地位的綴飾圖案,這就是古代補服和補子的雛形。明代初期,封建等級制度進一步森嚴,確立了當朝官員嚴格使用補服和補子的制度。


文官儒雅嫻靜,官服以禽鳥為補子圖案紋樣,以彰顯其賢德;武官勇猛剽悍、威風凜凜,以猛獸為官服補子圖案,以彰顯其威儀。以一品官員為例,文官的朝服,在前胸後背處裝飾一塊方形的仙鶴圖案; 武官的朝服,則用麒麟圖案裝飾。


在很多古裝影視劇中,官員的服飾已經顯示出他們身份的區別,你注意到了嗎?


「第二期」服飾文化·清代補子雜談


「第二期」服飾文化·清代補子雜談


明代和清代“補子”的差別,除了部分動物不同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明代的“補子”前後都一樣,而清代的“補子”前面的部分是將其圖案分成兩半。


明清兩代的“補子”還有哪些區別?“補子”的圖案都有什麼講究?本次“藝術與閱讀系列課程”專題講座,海淀區圖書館(北館)特邀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館長李曉玲老師給大家帶來“清代補子雜談”,從“補子紋樣及其規定”“如何鑑賞補子”“補子紋樣應用”“服裝服飾類資源檢索”幾方面為我們講述清代服飾裡的學問,快跟隨視頻學習一下吧!


講師介紹


李曉玲

  • 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 館長
  • 北京高教學會圖書館工作研究會高等藝術院校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script>/<script>


李曉玲老師的講解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下面就到了測驗階段了,來看看你掌握了多少關於“補子”的知識吧!


答題攻略


1、本次線上競答從9月1日持續到9月6日,共計6天;

2、每張問卷5題,皆為單選題,每題20分,總分100分,提交後即可看到考試分數;

3、答題總時間為2分鐘,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5、我們將根據答題正確率和所用時間進行排名,獲獎名單將於活動結束後進行公佈。


本次活動我們還特邀航天圖書館共同參與


航天圖書館讀者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進入答題頁面

「第二期」服飾文化·清代補子雜談


其他讀者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進入答題頁面

「第二期」服飾文化·清代補子雜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