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文字版(24——36)

24. 嬰兒的境界

眾所周知,剛出生的嬰兒,對外物的慾望極低,“飢來吃飯困來眠”的行為模式,與開悟者的風範如出一轍。在面對紅塵的紛紛擾擾時,剛出生的嬰兒對萬事萬物,並沒有是非對錯的“二元對立”。如餓了就吃奶水,但不會對其產生貪愛之念,吃飽即可,當然,你喂辣椒他也吃,可嬰兒的身體機能承受不了,他雖然會哭,但不會對你或辣椒產生嗔恨之念。

所以道德經有言: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含德之厚,就是開悟者的狀態;赤子,就是剛出生的嬰兒。

25.小孩子的境界

我們通常所指的小孩子,年齡最小也在四、五歲,但四歲的小孩子,其實已經開始對外界,有了“善與惡”的二元對立。如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對普通的“衣食住行”,已經有了“好與壞、對與錯、喜歡不喜歡”的二元對立,接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二元對立”愈加明顯,對萬事萬物的執著越來越強烈。因此,道家所講的“返璞歸真”,並不是返回到小孩子的狀態,而是返回到“赤子”,就是剛出生的嬰兒,所展現出來的狀態。

26.身心合一

在修行界裡面,把修行分為三個層次:1、身心合一;2、天人合一;3、與道合一。

身心合一,雖是第一個層次,卻是修行至關重要的一步,但自古解注者,往往把此境界描述的玄之又玄。經過多年實修的經歷,本人認為,在“身與心”之間,加入感受,更容易理解“身心合一”的運作規律。比如我們一天沒有吃飯,身體機能肯定受不了,此時,就會產生飢餓的感受,然後通過飢餓的感受,就會引發內心苦惱的感受,最終明白苦惱的感受產自“心”。這裡面,飢餓的感受,來源與“身”;苦惱的感受,來源與“心”。


27.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構建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如群經之源的《易經》,主要就是以辯證的方式,探討天、地、人的運行規律,而統治中國兩千年的“儒家學說”,更以“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具體實施方法。

“天人合一”的關鍵,在於“人遵循天的運行規律”,而天的運行規律是什麼呢?本人解釋各家學說,皆以“一念”談起,所以解釋“天與人”的運行規律,也要從“一念”分析。人的念頭,有三種狀態“善、惡、不善不惡”,而天的念頭,只有一種狀態,就是“不善不惡”。因此,普通人想要到達“天人合一”之境,必須先清除,念頭之中“善與惡”的二元對立。

28. 道法自然

《道德經》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出,“人”要遵循“天地”的運行規律,而“天地”要遵循“道”的運行規律。當然,修行的最高境界“與道合一”,其時就是“道法自然”之境,只不過論述的方式不同。

“道法自然”的註釋,自古多以“道向大自然學習”為主,但本人通過實修實證,認為應該解釋為“道,是遵循自然而然的運行規律”,更加確切。

在探討“天人合一”時,提到過“人”的念頭有三種狀態:善、惡、不善不惡,而“天人合一”之境的人,念頭只有一種狀態:不善不惡。那麼“與道合一”之人呢?簡單說,是明白了“無常”,從而超越了“不善不惡”,念頭到達“無我”之境,最後體現在行為。上述,是從實修實證推演“道法自然”,而用語言表述“道法自然”,比較確切的解釋為:知行合一,不僅理悟“無常與無我”,並且行為已經做到。

29. 心學之漸悟

在修行界裡面,公認的漸悟之法,是走的“戒定慧”之路。先持戒,然後修四禪八定,最終成為開悟者。

在《邏輯心學》裡面,強調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所以以“法律與道德”為戒律,以“轉善與不住善”的步驟修行四禪八定,直至最終開悟。世界各大宗派制定戒律的主因,就是“善行”,而“法律與道德”,最能體現世界各民族的“善”,因此以“法律與道德”修善。轉善,是修行的第一步,即把所有念頭,轉化為符合“法律與道德”的念頭。不住善,是修行的第二步,就是不去執著“法律與道德”,即可到達“天人合一”之境。天人合一,是“不善不惡”之境,而破除“不善不惡”,成為“與道合一”的開悟者,只有頓悟“無常與無我”。

這裡面理解困難的地方,是“不住善”,可以從下面例子理解:比如你扶老奶奶過馬路是善,但你修行“不住善”時,要把刻意的“善”,慢慢淡化,成為從“心”自然流露的狀態。

30. 心學之頓悟

在探討漸悟之法時,講述過《邏輯心學》的漸悟步驟是:轉善——不住善——與道合一。頓悟之法,大致遵循的依然是這個步驟,不同之處在於“不住善”的環節。

其時,如果明白“心念”皆有從生到死的運行規律,而修行“不住善”只能清除“心念”之中“善與惡”的“我執”,即便到達“不善不惡”之境,同樣是“我執”的一種顯現,就能直接頓悟。頓悟之後,修行有了方向,肯定事半功倍,更不必經過漸悟修行到達的“天人合一”之境,直接到達“與道合一”。


31.一念與萬物

從邏輯思辨的角度來說,只要搞懂一個念頭的運行規律,其他念頭的運行規律隨即明瞭,接而反觀萬物,即可明瞭萬物的運行規律,與一念相同。

每天,不論我們有多少念頭,產生的喜怒哀樂有何不同,但每一個心念,從生到死的運行規律是不變的,而面對生活時,念頭的善惡標準不一樣,才造成喜怒哀樂的不同。隨之,再反觀萬物,發現萬物皆是如此。

我們常說,人與動物的喜怒哀樂不同,從而產生的行為不同,這是因為人與動物的智慧層級不同。就如一個成年人與一個小孩子,面對同一件事,行為模式不同,在於智慧層級不一樣。

同理,人與山河大地的運行規律,是一樣的。但山河大地的心念,是“不善不惡”的狀態,並沒有“人與動物”的喜怒哀樂,更沒有明顯的“善與惡”,所以不易察覺。

32.不善不惡

前段時間,本人把“不善不惡”的狀態,劃分到“天人合一”之境,引起一些道友的爭議。因此,今天專門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其時,不善不惡,在學術界,還有另一個名稱,就是“無明”。普通人經常認為“無明”,是一個人的智慧不夠,然而這種解釋不夠全面。真正的“無明”,是內心已經沒有“善與惡”的二元對立,但對萬物的運行規律,尚且不明瞭,所以不能到達“與道合一”。破除“無明”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通過修行“四禪八定”到達“無始無明”的狀態,接而頓悟;一種是通過邏輯思辨,搞懂“一念”的運行規律,接而頓悟。

“不善不惡”之境,並沒有普通人認定的“善與惡”,是一種“大愛”之境。如太陽、山河大地等,無私的幫助眾生,卻不求回報。

33. 一念的運行規律

我們每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有念頭驅動,而念頭產自心。以前,不只一次探討過,“心與念頭”有三種狀態:善、惡、不善不惡。當然,沒有這三種狀態時,就已經入“道”,也就是俗稱的“本心”。

因此,一念的運行規律,是以“本心——心——念頭”的模式運行,接而影響行為。得道者與普通人,一念的運行規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得道者的“心與念頭”,沒有“善、惡、不善不惡”的狀態,而普通人的“心與念頭”,擁有這三種狀態。


34.放下

每當我們面對,一些無法處理的事,總會給自己兩個字的暗示:放下。

如同過去十年,自己完善理論的主要目的,可能就是為了“放下”心中的結。因此,有關這個問題,本人還是有些發言權的。

在多年實踐中,發現“放下”,有兩種方法。

①,通過修習專注力獲得的禪定,在自己“起心動念”的初期,立馬轉化自己執著的念頭。因為“起心動念”的初期,是自己“執著”最薄弱的時候。

②,通過世間的磨礪,經歷人間百態,慢慢淡化自己的“執著”,從而“放下”。比如你讓一位從未擁有財富的窮人,放下一筆唾手可得的金錢,是非常困難的,但你讓一位富豪,放下這些,是非常簡單的。

35.善良的意義

在這個多變的快節奏時代,人們往往過多的關注,一些通過不正當手段,一夜暴富的人,所以,造成整個社會,絕大多數的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善良的意義是什麼?

是的,如果善良不能拯救靈魂,堅守善良只是愚昧的代名詞,那麼人性的扭曲,是顯而易見的。畢竟,放縱自己,可以獲得短暫的肉體愉悅,而善良,是普通人難以抵達的心靈深處。

中國儒釋道等傳統文化,都提出一個口號,就是“天人合一”。前段時間在探討“天人合一”時,指出只有“善”,自然而然的從“心”升起,才是“天人合一”之境。因此,善良,是進入“天人合一”的前提,而一旦進入“天人合一”,不僅對“天地人”的運行規律瞭如指掌,更能遠離世間之“苦”,體會到“天道之樂”。

36.人間之善

如果有一天,你在河邊散步,發現有人意外落水,此刻,恰巧有人立馬下水營救,這種符合“道德”標準的行為,肯定是“善”的。但當落水者被救上來,你發現營救者,竟然是自己的仇人時,肯定“善”念頓時消失,當下轉化成“惡”念。

從上述小故事可以看出,人們對善的定義,分為“外在與內在”兩種。因此,外在對“人間之善”的定義,要以有沒有違反“道德與法律”為衡量標準;內在對“人間之善”的定義,以隨順自己為“善”,以違逆自己為“惡”。

另外,所謂人間之善,就是我們人類定義的善,與天地無我無私養育萬物的大善,有本質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