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人:敬神崇祖宗的習俗

永登首屆百家姓民間家譜文化交流展播互聯網家譜曬譜節作品選登連載

永登人:敬神崇祖宗的習俗

永登人:敬神崇祖宗的習俗

永登人:敬神崇祖宗的習俗

作者:苗汀

永登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地區,中原文化,江南遺風,蒙藏土著,從而民俗習慣自成永登一地風格。在永登人的稱謂裡,把最早居住的人家稱為原住居民,俗稱:老坐地戶。特別是在永登的世家望族裡,值得一提的是:皆有敬神崇祖宗的習俗。這可謂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敬神、崇祖先的祭祀活動,在舊時尤其盛行。這主要表現有:建修家廟、立碑祭祀、編寫家譜。

家廟,也稱祠堂。是舊時一個家族供奉家神、祭祀先人和議事的重要場所。在永登,每一個家族,都有一個家神在存在。各家族信仰不同,供奉的家神也就不同。如苦水苗氏家族供奉的家神就是三寶佛,苦水周氏家族供奉的家神就是福祿壽。各有信仰,各有文化。但凡是家族中有傑出成就的人,如中舉或做官者,後人都要為之建祠立廟,用於教育後代。建設費用均由整個宗族人出面捐助承擔。祠堂是教育垂範後代、凝聚本族人心、發揚光大家風、彰顯家族榮耀、保存宗族血脈的聖地,也是一個家族的歷史博物館,家族歷史,風土人情,宗族奧秘均在祠堂裡呈現出人文傳承。簡單地說也是家族簡史的閱覽室。舊時,永登以城和堡為生活據點的村落裡,家族大的宗族都修建有家廟,從而形成了多家廟的奇觀。家族大、人口多、經濟富足者的家廟為最,小姓家族因人單力薄簡陋的家廟為次。家廟是整個家族靈魂所繫之處,逢年過節,族長率領兒孫磕頭焚香祭拜,若家族中有老人亡故,必向家廟祭告之風俗。

永登人:敬神崇祖宗的習俗

永登人常說道:亡人不吃飯,臨走拿一半。厚葬是中華民族傳統習俗,永登人講究高抬深埋,這說明父母離世,如同天塌地陷,子女必須傾盡全力安葬以盡孝道。舊時有錢人高懸黃幡,出入均吃舍飯,為顯富還興耍個“冷熱碗”。入土一週年或三週年殺羊祭祀立墓碑,以示紀念。墓而不碑,是謂光墳。墓碑就是墳標,碑是死者的人生記錄,是生者紀念祖先的標誌。永登人尤其注重於墓碑上的文字,謂之流芳百世。墓主的官銜則是墓碑最大的亮點。民間立碑,為孝男孝女子孫姓名敬刻"永世紀念"、"蔭庇子孫"等歌功頌德的文字。碑的形制材質體現墓主生前爵位、俸祿、福澤,也體現立碑者的孝心,同時也向四周的鄉鄰親朋展現一下立碑者的財力和勢力。永登人一直講究:至孝。給父母先人立個墓碑,也就是孝子賢孫美名傳天下了。但也有“一無功名二無德,驢的頭上背棺槨”的永登民間笑話段子流傳。

編寫家譜,也稱修家譜。家譜其實就是一個家族的史書,也是祖先崇拜和孝道文化的一種文字表達方式。家譜,賡續傳統,光大門風,是傳之後世的私史、秘史。修訂家譜,老家譜倘存者,以老家譜為準,加以校補;若是祖籍在外省者,則須回祖籍之地尋根問祖,查明原籍家譜的相關史籍,修家譜,是一項浩大繁瑣的工程,前期開展查找史籍,收集資料的活動,耗時費力,聚族眾議,快則一兩年,慢至十三五載,比如紅城野泉的《把氏家譜》就花費了十三年的時間。完成後聚族合眾於家廟隆重慶祝併發布,這也是永登民間值得讚揚的一件大好事情。若是無合適的修譜人員,只得僱請有名望、有文墨的異姓先生來寫,給予豐厚潤筆之費用即可。

永登人:敬神崇祖宗的習俗

舊時,修家譜十分普遍,新中國成立後,因破四舊的政治運動,家譜一度被焚燒燬之。近年來,國盛修志,家富修譜。修訂家譜之風再次盛行,撰成者為數不少,如紅城野泉的《把氏家譜》、紅城的《張氏家譜》苦水的《周氏家譜》,比較有代表性。但近年來,有許多永登人為彰顯門庭,牽強附會地將古代名人編入自家家譜之中,以此炫耀而成為眾人的笑柄,不足以取也。

永登人:敬神崇祖宗的習俗

永登首屆百家姓民間家譜文化互聯網展播系列活動由永登縣苦水紅玫瑰文化旅遊創意中心策劃創意。

我們的口號是:文化在民間,藝術在民間。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努力打造永登民間家譜文化的新地標!!!

蘭州玫瑰天涯文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全權代理推廣宣傳、蒐集整理。

永登人:敬神崇祖宗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