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背後的祕密-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心理界的祕密4

大家好,我是松鼠,歡迎來到松鼠聊心理!

上期我給大家分享了社會上常見的偽心理學,即所謂的靈脩班之類,很多的人在跟隨學習,並有趨之若鶩之勢。其實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是心理學,不過就是一些古老的文化垃圾和糟粕,被別有用心地拿出來貼上“心理學”的標籤,經過一番包裝後進行販賣的文化垃圾。這些東西,其實和心理學一點關係也沒有。然而現實卻是,很多求學者和求助者被迷惑,誤以為這些東西是心理學,而被深深地被誤導,走入歧途。

今天我將給大家分析另一種很容易誤導人的東西——心靈雞湯。

凡是和心理界有接觸的人,基本上都會有一個印象,那就是從事相關職業的人,嘴裡面總是充斥著一些正能量的口號與說法。這種現象,已經在社會上形成一種氣候——言必正能量,以至於在非心理界,人們也在不斷傳播。這些東西被社會上俗稱為“心靈雞湯”。這些心靈雞湯,聽上去非常有道理、充滿著正能量,也確確實實多少能對人帶去一定的積極響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心靈雞湯確實能給人帶來一定的積極作用,社會上為什麼又會出現反感、排斥心靈雞湯的現象呢?為什麼今天我又會說它們是很容易誤導人的東西呢?

這是因為,心靈雞湯雖然有那麼一些心理學的依據,但也其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尤其是在過分強調、唯其是從的情況下。具體如下:

一、空喊口號理念

比如十多年前,由西方傳入的親子教育中有一個觀念叫:賞識教育。於是被大肆鼓吹,而且強調不論對象、不論情景、不問具體原因,一味地強調賞識。在高談闊論賞識教育的同時,又缺乏針對性、可操作的、具體的方法。在賞識教育口號的推動下,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風氣——凡是在孩子教育過程當中,不是欣賞讚美表揚孩子的,一律都是不對的,有問題的;凡是對孩子的批評、處罰都是錯誤的。然而,無論是科學的研究還是實踐,都證明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賞識孩子,也是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問題的。這種空洞的觀念,屬於典型的心靈雞湯。

二、片面強調正念

在所謂的積極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等學派中,普遍存在一種傾向性,就是過分、片面地強調所謂“正念”。所謂“正念”,無非就是一些所謂“積極向上”觀念,一些符合“道德標準”的正確觀念。而且給人一種暗示,似乎只要相信這些所謂的“正念”,一切的問題就能得到“圓滿”的解決,一切就會“美好起來”。任何人,之所以你Low,你陷入困擾,沒有做好事情,沒有成功,都是因為你缺乏“正念”造成的。只要相信了這些所謂的“正念”,一起都會好起來。

殊不知,正念,不過是一種認知,既不具有改變人的行為模式的力量,更不可能具有解決人的需要確實的力量,甚至連改變人的思維模式的力量都不具備,又怎麼可能解決一個人的心理困擾、幫助一個人真正的實現成長呢?一個人的人格是由先天的氣質和後天形成的性格所構成的。氣質由基因決定的大腦神經的反應性所決定的,性格是由後天的經歷體驗塑造、定型的心理模式(包括需要缺失模型、認知模式、行為模式)所構成的。心理模式的神經本質是自動反應的優勢神經迴路,通俗地說就是安裝好的固有程序,是不可能因為強制接受一些所謂的“正念”,就會發生實質性的改變的。

三、拼命鼓吹正能量

比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所有的遇見”、“感謝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所有的挫折與傷害都是必需的”……

諸如此類,都在鼓吹,只要心中充滿“正能量”,一切都會好。

在認知流派來看,它會極力地強調一個人對事物積極解讀,比如說,有些雞湯源自於認知流派一個重要的心理治療理論觀點,這就是所謂的合理情緒療法中的ABC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產生的負性情緒和行為(C),不是因為事件(A)本身,而是因為你的消極的認知(B)導致的。因此,演變為了很多的變異說法,過分強調了所謂的正能量。但你真正按照這個療法去做的話,會遇到一個現象,那就是“老師,你說的道理我都認同,我都明白,但我就是做不到。”

其實,鼓吹所謂的正能量,與片面強調正念,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就是以為通過認知,就能解決好一切問題。

心靈雞湯的形式有許多,我就不一一在這裡列舉了。

這裡,我並不完全否定心靈雞湯它存在的價值。我在這裡想要說的是,過分強調這些東西,以為只要有“心靈雞湯”這樣的“認知理念”,就能解決好所有的問題,是非常錯誤的。這是因為,人的心理活動,它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它是有內在的系統相互影響邏輯關係的,而且,它會受到複雜的環境因素的影響,以及每個人在成長的歷程中眾多因素的影響。僅僅知識強調認知系統中的一個成分——理念(心靈雞湯實際上就是給人一種理念),而忽略了人的需要、思維模式、行為模式以及情景因素的影響,就一定是斷章取義、盲人摸象,是不可能抓住一個人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的根本的,必然會導致很多的偏差,把人帶進誤區。

我反覆強調一個點:人的心理活動產生,它背後是有物質基礎、生物學基礎,和大腦發育基礎的,也就是說,人的大腦由遺傳決定了你的大腦的智能優勢、特質和傾向性,還有,我們每個人都是生物,也就是說我們被基因決定了生物的基本傾向性,這是固有的,不由人的意志所轉移的。在環境的影響下,

你的大腦在發育的過程當中,它會形成一系列的神經迴路,相當於這是軟件,而遺傳和基因我們可以理解為先天固有的硬件。我們這個軟件+硬件系統,它並不會因為幾句正能量的雞湯,或者你不斷給自己打雞血而改變。

你的情緒、你的動機、你怎麼關注、理解、判斷這些事情,對這個事情你是什麼樣的情緒反應,用什麼樣的方式和方法去回應,都不是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的。為什麼呢?因為你的硬件決定了你整個大腦在遇到事情時只會做出維護你生存需要的反應,而需要決定你會關注什麼;認知模式,決定你看得有多深有多廣有多遠,你會對事物做出什麼樣的理解;行為模式會決定你面對特定情景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反應。

所有的這一切,決定了任何一個人,絕不會因為強制自己去相信什麼正念、正能量,給自己打雞血,就會發生任何實質性改變的。

所以無論你對正能量的東西多麼相信,無論你怎麼逼迫著自己按照正能量去看去想去行,並不斷給自己打雞血,最後的結果一定會是自己實質上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即使這些東西對自己有點點幫助,但並不會給自己帶來真正的改變,這就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的硬件和軟件它的這種自動的工作,也是因為這些雞湯的作用力比較微弱,並沒有真正抓住心理問題核心的。片面強調所謂的正念、正能量、空號口號理念的人,他們根本就沒有搞清楚,

一個人之所以是這樣,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困境,在背後是有一個複雜的心理反應系統的,這個系統的運行,是遵循固有的規律的,絕不會因為片面地強調認知中的一個“信念”因素,就發生什麼實質性的改變的。

只知道、只相信、只強調所謂的心靈雞湯,指望幾句話就能解決一個人的心理成長、心理困擾、能力提升的問題,那是一種幻想,是一種自欺欺人。心靈雞湯進入到你的大腦裡面,那只是一個記憶信息而已,只是增加了一個你的大腦認知。一個人的內心活動是受你的需要驅動的,需要滿足了就會產生愉悅情緒,需要不被滿足就會產生痛苦的情緒,情緒則會激活你動機,動機決定著你的注意,而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則決定著你的認知和行為,這是人的生物屬性及人的大腦軟硬件所決定的。

所以你再怎麼去強調正面積極的觀念,都無法比過你的需要缺失,需要缺失就一定會引起你痛苦的情緒,這些痛苦的情緒就一定會驅動你消極的去關注去解釋周圍的事情,並採用自我保護或者是對抗或者是逃避或者是攻擊等行為,這不是由你的認知所能決定的,它是不可能簡單的發生變化的。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缺失了什麼,那他在長大後一定會在特別關注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有一個案例,約二十年前廣東地區有一位副書記,平時是艱苦樸素,連件新衣服新包都捨不得買,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因貪汙被抓,在他的床下搜出近千萬的現金,問他為什麼貪汙來的錢一分也不去花卻還要不斷的收錢?他只說了一句話:“小的時候窮怕了,有這些錢在身下就會踏實。”這是因為他小的時候因窮導致嚴重的安全感缺失體驗,所以他要用這些錢來彌補他的安全感,緩解他的安全焦慮。

所以,人的心理活動,最底層的東西就是你的需要驅動的,僅僅只是心靈雞湯和認知,再怎麼好的觀點再怎麼去相信它,它都不可能從根本上左右你的心理活動和心理模式。你的心理活動和心理模式都是從成長的過程中形成的,它不會輕易發生改變的。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模式不發生變化,那再多的心靈雞湯也是沒有用的!

無論是我們學習還是求助心理學的時候,我們都要清晰的認識這個問題,不能盲目的片面的相信心靈雞湯。

過分強調和推崇心靈雞湯,必然陷入以偏概全的誤區!

瞭解更多心理學、心理諮詢中存在的侷限與陷阱,歡迎大家週六晚8點,準時來到松鼠心理學苑的直播間!

朋友們,週六晚見!


心靈雞湯背後的秘密-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心理界的秘密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