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曾是天津第一品牌,老天津人引以为豪,如今恨铁不成钢


“狗不理”曾是天津第一品牌,老天津人引以为豪,如今恨铁不成钢

蒸包子

50年代,“狗不理”成为国营包子铺,一直到90年代,其辉煌持续了几十年。为什么它能脱颖而出?一是包子好吃,骨汤合馅,青酱调味不用盐,发面用嫩肥,蒸包子火候恰当;二是名号好记,品牌有个性,有琢磨头儿;二是因为这家包子铺是50年代“公私合营”的典范。这里面有故事。

“狗不理”包子铺正式字号叫“德聚”,生意做得不错,创办人高贵友外号叫狗不理,这个名字比字号更响。传到第三代高焕章兄弟三人时,三个人比着花钱,败了家,1952年歇业。

1956年公私合营,歇业三年多的狗不理复营业,由辽宁路迁到山东路上的丰泽园饭馆旧址,定名为天津包子铺,也叫狗不理。当时主管部门派人到各处把四散的老师傅们找回来,第三代传人高焕章担任了总技术指导。

“狗不理”曾是天津第一品牌,老天津人引以为豪,如今恨铁不成钢

吃包子

天津那么多家包子铺,为什么选狗不理代表天津包子?因为天津人爱吃包子,天津包子好吃,必须要树立一个包子品牌,而狗不理产权明晰,私有的买卖已经破产倒闭,整合起来,几乎除了一个“狗不理”的牌子,其他什么也不用管,再简单不过,而“狗不理”又恰恰是一块无主的金字招牌。

1956年2月4日狗不理包子铺开业,上午十点半开门,早在门前等着的顾客就拥了进来,楼上楼下的十三张饭桌坐满了人。厨房里揉面的,打馅的,捏包子的,看大灶的,忙得头上冒汗。到下午三点,接待了三百五十多名顾客。

天津包子铺生意越干越兴旺,一年四季不分阴雨晴日,来吃包子的顾客络绎不绝,店内座无虚席,平均日接待量两千三四百人,周日超过三千五百人,其中约有70%外地人,国际友人慕名而至,平均每年接待外宾两千多人。

“狗不理”曾是天津第一品牌,老天津人引以为豪,如今恨铁不成钢

国营狗不理

“狗不理”曾是天津第一品牌,老天津人引以为豪,如今恨铁不成钢

狗不理快餐店

到天津包子铺进餐的顾客越来越多,包子铺不断开展技术革新,用上了和面机、铰肉机、拌馅机、切葱机,部分地用机器取代了人工操作,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为了提高服务,又增添了一顿早点,供应煎包和绿豆稻米稀饭。

80年代曾有一度,总有顾客反映狗不理包子质量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保持狗不理包子的传统和信誉,包子铺设了意见本,征求顾客意见,还从天津其他八家包子铺买回包子,吸取人家的长处,向顾客公布了包子的投料标准和质量标准,接受监督。他们在做包子的八步主要环节——配馅、和面、放剂、擀皮、打馅、掐包、蒸包、拣包,一律恢复传统做法,严格操作规程,使每个包子达到口味鲜、色泽正、份量准、不拥顶、不欠火、不破裂的标准。增设质量检查员,随时检查包子质量、份量,不合格的包子不送往顾客手里。狗不理的质量又上去了。

“狗不理”曾是天津第一品牌,老天津人引以为豪,如今恨铁不成钢

“狗不理”曾是天津第一品牌,老天津人引以为豪,如今恨铁不成钢

狗不理

曾有一位从东北来的旅客,提着行李,从东站来到狗不理包子铺。他在火车上听同座的人介绍,到天津一定得尝尝狗不理包子,所以下火车就直奔这儿来了。店里顾客多,他就耐心地坐下等着。当时狗不理包子是全天津老百姓最爱的品牌,天津人爱狗不理包子,愿意无偿、义务、无时无刻地推广、宣传狗不理包子,与现在截然不同。

当年的天津人特别维护狗不理的品牌形象,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它。老天津卫买刀剪去王麻子,买鞋到老美华,吃烤鸭去正阳春鸭子楼,吃猪肉包子必到狗不理。这并不是说别的商店不能卖这些商品,而是这些有经营特色的商店不负众望。当时就有外地人来天津吃了包子后,说狗不理包子大不如前,但天津人愿意为狗不理正名:“因为天津的包子铺不下十几家,都冠之以‘天津’,难为了外地客人,他们要打听得不仔细,吃的也是天津包,但可能不对,味道不行,才得出狗不理不如以前的的结论……”可以说,老天津人对这个品牌是真爱。

“狗不理”曾是天津第一品牌,老天津人引以为豪,如今恨铁不成钢

包子

后来狗不理包子铺改革,股权变更,被同仁堂收购,“国营天津包子铺”的牌号逐渐被人淡忘。狗不理干过快餐店,远看像肯德基,近看像狗不理,价格不高不低,但口感一般,感觉不是现包的,而是速冻的。

狗不理包子铺改成了高端大酒店,金碧辉煌的,老百姓不敢进,进去了也吃不起,很少有人再去吃狗不理,偶尔有机会吃一次,发现除了贵,包子的味道和过去已经“判若两包”。现在天津人提起狗不理就骂街,其实是一种爱,恨铁不成钢,恨子不成龙,其实心里都还在盼着,当年的狗不理能再回来。(文:何玉新)

“狗不理”曾是天津第一品牌,老天津人引以为豪,如今恨铁不成钢

狗不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