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14歲兒子,不想學習只想玩手機,怎麼辦?

積極家庭教育


你好,我們家也存在和您類似的問題,所以希望我對這件事情的一點見解,能給您提供一些幫助。



01

我是一個95後女生,但是有一個15歲正處於青春期的弟弟,我弟弟也是每天想方設法拿到手機打遊戲。

每天的作業都是急匆匆地抄完,只為空出更多的時間來打遊戲,學習成績也是他們班裡的吊車尾,我媽幾乎成了學校老師談話的常客,但是無論給我弟弟說好話講道理,還是打罵威脅,他都油鹽不進軟硬不吃。

本想直接給他斷了手機,但鑑於現在老師教學方式的改變,手機成為了學生交作業以及和老師溝通不可或缺的東西。

所以,想從根源上阻止我弟打遊戲的方法根本行不通。

但是一時之間我們也想不到其他好方法,於是就這麼一天一天讓他混著。

02

直到有一天,我媽發現我弟把她微信錢包裡的上千元拿去充值了遊戲,我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那天我和我媽都覺得打和罵是沒有用了,所以我、我媽和我弟,我們三個人開誠佈公地談了一次。

我弟平時犯錯後是不管怎麼打罵都不開口說一句話的人,感覺整個人麻木了一樣。

但那一次,我和我媽特別耐心並且努力心平氣和地問了好久他的想法。

大概半個小時後他終於第一次在犯錯後開口說話了。

他說他喜歡打遊戲,想以後在遊戲這方面發展,充錢是想買裝備打比賽贏更多的錢,他知道他錯了,所以這幾天打算著去深圳打工把花出去的錢賺回來。

03

我和我媽聽完我弟那不著邊際的想法後真的被氣笑了,接著我就給他說了電競行業目前的發展前景,以及他離一個職業電競選手的差距到底還有多遠。

而且,我還告訴他以他現在的年紀連身份證都沒法辦理,所以要走出我們這個西北的小縣城都困難,更不要說去深圳打工。

我還給他列舉了現在這個社會對勞動者的基本學歷要求,以及我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麻煩。

那次談話大概有4個多小時左右,因為我媽覺得我知道的東西比她多,所以她全程聽著偶爾說一些看法,都是我在和我弟談。

可能比起父母,他覺得同輩得我更能理解他,所以那次的交談很有效果。

04

後來,我給我弟規定每天打遊戲可以,但是必須要完成當天的所有學習任務,而且我還安排他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督促他自己洗衣服。(之前他在傢什麼都不幹,自己的襪子都不洗)

出乎意料地,我給他的建議他都接受了(在此之前誰的話都不聽)

後來我有幸聽了一本書叫《解碼青春期》,這本書讓我知道我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到底是怎樣一個心理狀態,也讓我知道他現在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其實是每個青春期孩子都會有的,只不過有些孩子在這方面表現並不明顯而已。

所以,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去看一下這本書,書裡很詳細地描寫了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有的心理活動,以及家長該如何與這個時期的孩子相處的一些方法。

看完書後您會發現,其實您孩子現在所表現出的“叛逆”其實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您不瞭解這些就會讓自己焦慮,也讓孩子更排斥和您的交流。

以上就是我從自己親身經歷中得出的一些方法,希望對您有一點幫助。



輕文軒的書影小站


首先要分析一下孩子玩手機形成網癮的幾個原因

① 父母懶得陪孩子,所以給了孩子一個手機,讓手機陪孩子,結果讓孩子形成網癮

②答應孩子寫完作業就可以玩手機,結果讓孩子形成網癮

③父母溺愛孩子,經常滿足孩子提出玩手機的要求

④放了寒暑假以後,沒有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讓孩子形成了網癮

14歲應該上初一了,家長應該約法三章,從以下三點來解決問題

第一點:告訴孩子目前的成績沒有達到高中錄取分數線,不能玩手機。

家長要告訴玩手機的初中生,目前中考只錄取一半學生,也就是說一個班只有20個左右的初中生才可以考上高中,結合到分數中考總分的90%可以考上重點高中,中考總分的80%可以考一個普通高中,這就要求孩子現在的成績能夠在80分以上班級排名在20名以前,如果沒有滿足這個要求則不能讓孩子玩手機,而是應該努力學習,詳細要求下圖所示

第二點:語文,英語,生物,地理,歷史,政治,該背的知識點都沒有背會不能玩手機

為什麼很多孩子進入初中以後好多門功課,別的孩子可以考90分以上,而他只能考五六十分呢?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把該背的知識點都背會造成的,所以家長要明確的告訴孩子游戲隨時隨地都可以玩,但是學習的機會只有一次,中考一旦失敗不允許留級,不允許復讀

第三點:總要告訴孩子,初一初二落下太多,那麼等到了初三了根本趕不上來,中考失敗必然出現在你的身上

因為學習就像我們吃飯一樣,一口吃不成胖子,如果初一初二很多門功課只能考五六十分,總分和其他同學相差了二三百分。面對這麼大的差距僅靠初三不到一年的時間又怎麼可能補起來呢?更何況初三還要加一門化學,同時還要進行體育考試,電腦操作考試物理和化學的實驗考試,所以時間上根本不夠用,這就是很多孩子初一初二成績差,初三中考和其他同學差距更大沒能考上高中的一個主要原因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可是很多初一和初二成績差的學生,只顧眼前痛快把父母和老師的告誡當成了耳旁風,每天腦子裡想的都是遊戲,課堂上老師講課他根本聽不進去,回到家中作業不想寫,只想玩遊戲,正如下圖中這位初三學生深深地沉迷於遊戲之中,從初一玩到初二,又從初二玩到初三成績一塌糊塗

因此面對這樣的初中生家長首先應該樹立孩子對中考的責任感和危機感,明確的告訴孩子:初中三年最大的任務是能夠努力學習考上一所高中,而不是玩遊戲,因為手機遊戲只能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樂,但是它卻會帶走你的知識,帶到你的高中錄取通知書所以要從現在開始嚴格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點燃孩子學習的發動機,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回歸學習的軌道,為中考做準備

以上內容和圖片選摘自《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家庭教育感悟


我是潮汕阿群,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當今這個社會,想讓孩子不接觸電腦手機遊戲幾乎不可能。所以,作為家長首先要樹立一個觀念,遊戲,可以玩兒,但每天有條件,有限制。比如做作業正確率100%,可以玩兒一小時,正確率90%,可以玩兒半小時。有一個約定,讓孩子從內心認同,然後執行。 在玩兒遊戲比如快到點的時候,而孩子正玩兒到興奮的時候,可以提前10分鐘提醒孩子,如果超時了也不用硬搶手機或硬關電腦,這樣孩子會非常憤怒,我們只需要孩子玩兒完這局的情況下,再提醒孩子一下,然後超過時間抵消第二天可以玩兒的時間。

其次,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其他的文體活動。比如閱讀,你丟給孩子一本書讓他讀,他當然沒興趣。可我們如果能陪著孩子一起讀書,其實讀書的樂趣自然就顯露出來了。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去騎車,打球。

在我接觸的諮詢或督導個案中,這種情況是非常多見的,這有時代造成的部分原因,網絡時代,信息量大,外界誘惑多,對於成人來說都需要花一些心思去抵抗手機對我們的誘惑,又何況未成年人呢?

但同時家長也需要注意到另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原因,手機或遊戲沉迷是我們所遇到的“成癮”事例中最普遍,最典型的,至於其他各種各樣的“沉迷”,其實大多數都和孩子與父母的親子衝突或者說關係的問題有關。甚至可以這樣說,在一個家庭當中,孩子的問題大多被理解為家庭關係的問題在他身上的具體呈現。現代心理學認為,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是關係的問題,而不是大腦裡某種物質發生了變化,雖然可能腦部掃描下來變化是有的,但這個變化的原因是來自於長期的特定關係的刺激所造成的。

親子衝突的核心是獨立與依賴、控制與反控制、愛與恨之間的衝突。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恰巧是處在處理自身與父母之間獨立與依賴關係的時候,為了去體驗獨立,他們會對於父母的干涉(控制)做出強烈且極端的回應,也就是我們常說青春期的叛逆:“父母叫我往東,那我就偏往西。”

作為諮詢師來說,我們要治癒的不是這個來訪者,而是這個來訪者周圍的關係,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和最親密的人之間的關係,比如父母,比如愛人。而作為孩子的家長來說,更需要去了解如何處理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因為整個家庭的成員都不會正向的表達情感,而使得孩子選擇用自己的前途,甚至是人生付出慘痛的代價,來與他們最親密的人進行對抗。這種對於某樣東西的成癮,其實是一種失控的狀態,它是對外界過度控制的一種反應和對抗。

所以這裡家長們要避免一個概念:玩遊戲就一定不利於工作和學習。

健康的人是既會玩兒又會學習的。同時,我們要求孩子不玩遊戲和要求孩子十全十美不犯錯誤是一樣的概念,都是一種對於孩子的不公正的極其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避免這樣的認知可以避免我們對於遊戲極端的過度的控制的產生。

瞭解了原因,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先來看看親子關係和玩手機之間的幾種可能:

A.父母和孩子關係好——孩子學習,不玩或者少玩手機

B.父母和孩子關係好——孩子學習,也玩手機

C.父母和孩子關係好——孩子不學習,只玩手機

D.父母和孩子關係不好——孩子不學習、玩手機、不回家、亂交友

E.父母和孩子關係惡化——逐漸導致極端的惡果:搶劫、殺人、吸毒、亂交、賣淫……

以上的這些可能性可以看出,只要守住了好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這一個最低標準,就可以避免最壞的結果。

那“好的關係”到底是怎樣的呢?要特別注意的是,好的關係並不是父母用無原則的討好就能夠促成的,“好的關係”是一種各自獨立而又親密的狀態,給予一定的空間讓孩子可以自己去處理自己的事情,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用我們心理學裡非常經典的一句話來描述家長對孩子的正向情感:“不帶誘惑的深情,沒有敵意的堅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