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人才儲備夠嗎?

嚮往星空的人


我認為不夠,遠遠不夠。

真正的人才,是經歷一定型號研製經驗,具備獨立承擔科研工作的工程師,這樣的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遠達不到過剩。別看現在商業航天公司如雨後春筍冒出來,但他們需要吸引的上述所說的人才其實是很少的,特別是有些堅深和專門的方向,我國的航空航天人才基數和美國比,差的不是一點點。看看艾隆馬斯克,白手起家成立SpaceX,人才可以從市場上找,僅僅十多年,就佔了美國發射市場的半臂江山,一家公司就能實現載人航天,幹翻全世界除了中美俄外的所有國家,重要原因是美國社會有充足的航空航天人才庫。我國還達不到,特別是人才的流動性也差。

最後說一句,一個商業公司能把特斯拉裝上火箭送上太空,這種震撼程度對於中國航天肯定也觸動不小吧。




v宇宙熊貓v


中國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航天人才儲備大國。中國傳統上擁有航天專業的大學有哈工大、北航、西工大、國防科大、南航、哈工程等學校,新開設有清華、北大、上交、廈大、西交等學校,這些學校每年應屆畢業的學生幾千人,這還都只是直接開設有航空航天工程的院校。事實上航天還需要大量力學、熱學、材料、電氣、計算機、通訊等等相關專業,這些專業技術也都屬於航天儲備人才。從人才數量上來講,絕對是足夠的。

再從質量上來講,這些學校多是985/211院校,每年985錄取率2%左右,211錄取率5%左右,能考入這些學校的學生基本上從小都得是學霸,完全不用為人才質量擔心。

航天屬於工程應用,需要一定的工程設計經驗,畢業生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才能真正獨當一面。我們的問題在於工作幾年後,人才流失嚴重,待遇缺乏吸引力和競爭力,很多人面臨買房買車結婚養家餬口的壓力,不得不流向其他行業甚至國外。張小平之所以在體制內升不上去,因為其實有很多他這樣的人,這也從側面反應我們其實人才儲備很足夠。

為什麼我們總覺得頂尖人才少,一方面是我們缺乏讓張小平這種人才成長為頂尖人才的環境,我們不允許失敗,你坐上總師崗位了恨不能馬上出成果,但是這不符合人的成長路線;二是有很多人佔著“頂尖人才”的位置,但是其並不擁有相應的能力,還擠佔了頂尖人才的培養空間。以某單位真實事例為例,某研究員屬於國內在這一領域頂級專家,其牽頭申請了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該項目若是順利研究結題,該專家會評為院士,成為又一個“頂級人才”,但是單位某分管領導想做院士,自任為現場總指揮,擔任項目第一負責人,該領導屬於財務基建等崗位提升起來的領導,不懂技術研究,導致該項目失敗。


錛鏞林中月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用來發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2號F火箭,擔任其電氣總體設計師的是年僅31歲的“80後”——他叫牟宇,目前擔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副主任設計師,該研究院由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創立。2000年,18歲的牟宇考入北京理工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2007年博士畢業便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目前,在該院工作的研究員中,像牟宇一樣的80後年輕人約有1.7萬名,佔研究員總人數的80%。

而天宮一號的設計單位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總體主任設計師柳寧也是一個“80後”,今年33歲的他是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的總體設計師。2008年,柳寧獲得清華大學力學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後便被學校推薦參與“神舟”項目。一直以來,中國政府鼓勵各大學推薦優秀畢業生加入航天研究員的行列。目前,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攻讀碩士、博士課程的1000名研究員中,900人是“80後”。

如此龐大的年輕人才儲備和不斷流入,正是中國航天事業自1999年以來連續10次成功發射航天飛船的秘訣。這些年輕人也是引領中國未來航天事業發展的主力軍。中科院院士、航天飛行力學與火箭彈道設計專家餘夢倫稱:“中國成為航天強國的秘訣是新鮮血液的不斷輸入和國家的關心與扶持。”

確實,在15萬中國航天領域研究員中,10萬人屬於“80後”,這些人的平均年齡為31-33歲,比世界主要航天大國的同行平均年輕15歲。據悉,美國宇航局研究員的平均年齡為42歲,而歐洲和日本的科研人員年齡更大。

此外,對航天人的有效管理也是中國發展為航天大國的原因之一。以1956年中國航天飛行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的建立為開端,截至2009年,中國共成立16家航空航天研究院及下屬的數百個研究所。進入21世紀,這些航天研究院相繼被兩家國有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收編。

中國航天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人才儲備。目前航天一院35歲以下人員比例為53%,科技人員平均年齡為35.3歲,比歐美髮達國家年輕15歲。美國航天局前任局長邁克爾·格里芬也承認:“我們認為最可怕的不是中國航天取得的成就,而是現在領軍和主導中國航天的這些人太年輕了。他們會工作很多年,會創造很多驕人的業績”

歡迎各位小夥伴評論轉發關注點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