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服務助推政策落地 減稅降費精準助力復工復產-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減稅降費是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的重要內容,也是逆週期調節的重要政策工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多項稅費優惠政策相繼出臺,助力企業渡過難關。這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果怎麼樣?如何進一步把握節奏和力度,出臺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對沖疫情影響?本期“經濟圓桌”,經濟日報邀請相關專家進行了討論。

持續增強市場主體信心

我國把減稅降費作為宏觀政策的重要工具,是出於什麼考慮?

白景明: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我國強力推進減稅降費,主要有兩大目的。

一方面,本輪減稅降費實現了更深層次的稅制改革性減稅。其中,增值稅稅率大幅下調,意味著我國增值稅稅制已轉向低稅率、寬稅基模式;小微企業減稅再加力,說明小微企業稅制已轉向穩就業、促競爭模式。這種制度選擇形成了強勁的稅收合理增長激勵機制,把企業和個人制度性稅收負擔壓到了最低可能性邊界上。這極大優化了營商環境,增強了投資市場主體的經營安全感和獲得感,提振了信心,穩定了預期。

另一方面,著力促進穩增長。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形成了新的經濟下行壓力。此時,政策助力經濟增長非常重要,減稅降費可從供需兩端穩增長。

從供給側角度看,減稅降費會增強市場主體擴大投資的能力。以製造業為例,其提供的稅收佔全部稅收總額的30%左右,提供的增值稅佔增值稅總額的60%。製造業規模擴張和結構調整離不開物流業規模擴張和結構轉換,對於處在規模擴張期大量購進機器設備和新建改擴建物流設施的物流企業來說,下調增值稅稅率的減稅收益最大。可以看出,降低稅率對實體經濟的發展形成了上下游雙向互補激勵機制。

從需求側角度看,減稅降費為消費擴張和消費升級創造了條件。近年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投資,增值稅改革降低稅率相應也減輕了消費者購買貨物和勞務的稅收負擔,從而增強了實際購買力。

陳彥斌:去年至今,我國實施了較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政策,主要出於三重考慮。首先,基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增速放緩的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2020年一季度宏觀經濟造成較大沖擊,需要使用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逆週期調節,儘可能平抑經濟波動。

其次,基於中長期經濟增長下行壓力的考慮。近年來,在人口老齡化加速和貿易摩擦加劇等因素作用下,我國經濟長期潛在增速逐漸下降,對此傳統貨幣政策等應對效果有限,而以大規模減稅降費為核心的積極財政政策效果要好得多。

此外,基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考慮。受貿易摩擦加劇等因素影響,最近兩年中國外需增長放緩,依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擴大內需對於保證經濟平穩增長至關重要。較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政策有助於提升居民消費信心和企業投資信心,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湯繼強:疫情發生後,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離不開積極的財政政策。減稅降費作為重要的宏觀政策工具,不僅能夠有效發揮逆週期調節作用,還能幫助企業發展。

製造業具有強大造血功能,對經濟持續繁榮和社會穩定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說,減稅降費可以促使企業將更多資金投入創新研發與擴大再生產中,進而推動整個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緩解經濟下行的壓力,增強國民經濟抗風險的能力。

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有助於中小微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更好地應對外部壓力。

抗疫情與促發展相結合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先後出臺了21項稅費優惠政策,這些政策主要著力點在哪裡?

李平: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指向明確、針對性強,政策效應顯著,在助力抗擊疫情、促“六穩”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延續去年普惠性、實質性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新出臺了一系列針對疫情防控的優惠政策。納稅人除了能繼續享受此前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還可以享受新的優惠政策,這對於困難企業幫助很大。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其中,新出臺的稅費優惠政策增加減稅降費額1589億元。

其次,政策針對性強。圍繞“助力疫情防控、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我國出臺了支持醫療救治政策2條、支持物資供應政策5條、鼓勵公益捐贈政策4條、支持復工復產政策10條,指向明確。

在減稅降費方式上,增值稅、所得稅、社會保險費和地方稅種等稅費一齊減降,降低稅率、直接減免、稅前扣除、遞延納稅、出口退稅等優惠方式有機組合,形成了減稅優惠的“組合拳”,達到了良好的減稅降費效果。

陳彥斌: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有效控制疫情、維護經濟和社會穩定的稅費優惠政策,主要有以下三個著力點:一是著力防控疫情,確保物資供應。保障醫療物資的供應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必要條件,對生產、運輸、進口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實行稅收減免意義重大。

二是著力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中小微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弱,受此次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停工停產,生產經營出現困難。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有助於企業輕裝上陣,儘快恢復正常的經營運轉。

三是著力保障就業,有效拉動內需。疫情導致企業經營困難、利潤下降,可能在短期內造成失業增加,不利於經濟和社會穩定。稅收優惠政策在幫助企業減少損失的同時,也有助於穩定就業水平,從而對拉動內需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創新服務助推政策落地

從政策執行情況看,減稅降費是否達到預期效果,企業獲得感如何?

白景明:疫情發生後,從稅收政策到支出政策都陸續出臺實施,呈現及時、全面、見效快的特點。這些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實,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達到了預期效果。從實施情況看,預計一季度減稅降費規模將遠超去年同期。

李平:只有配合相應的徵收管理措施,才能讓減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用管理和服務上的改革創新,能夠有效解決政策實施中的難點問題,確保政策平穩落地和順利推行。

首先,及時調整稅收管理措施,依法延長申報納稅期限,積極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同時,落實“無風險不檢查、無批准不進戶、無違法不停票”要求,減少或推遲直接入戶檢查,切實保障發票供應。另外,大力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拓展網上辦稅繳費事項範圍,豐富非接觸辦理方式。

其次,充分發揮金稅工程稅收大數據優勢,為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服務。目前,金稅工程稅收大數據系統包含了上億條法人登記信息,8億多條自然人基礎信息,支持年處理涉稅業務超過100億筆。通過充分挖掘利用這些稅收大數據,能夠持續跟蹤反映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服務政府部門決策,幫助復工企業渡過難關。

此外,各地利用增值稅稅控系統開票數據,可以建立企業復產復銷分析模型,對企業銷售發票開具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動態掌握各地區、各行業、各企業的復工復產復銷情況。比如,江蘇省稅務部門充分利用大數據助力企業加速“重啟”,徐州市稅務部門建立了信息平臺,幫助徐工集團解決用工緊張、資金不足、原材料短缺等難題,協助當地近百家供應商快速完成復工申請。

最後,注重精準協同施策,強化合力效應,構建共治格局。比如,深化“銀稅互動”助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將納入“銀稅互動”範圍的企業數量進一步擴大,在納稅信用A級、B級企業基礎上擴大至M級企業。

此次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大都是綜合性一攬子措施,這些政策本身就內含著政府各部門的職責權限。確保優惠政策落地生根見效,需要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探索經濟治理中的共治機制。比如,部分中小服務型企業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減稅降費帶來的紓困作用需要與一系列金融政策等更為直接的措施相結合,才能更好發揮政策紅利的作用。

陳彥斌:近年來,我國一直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減稅降費取得顯著成效。除了繼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之外,財政政策應進一步提質增效,支持擴大內需,為企業擴大生產創造良好條件。與此同時,貨幣政策也應積極協調配合,通過降低實際利率減輕企業融資成本,共同提高企業的獲得感。

不斷降低企業稅費負擔

下一步,我國繼續實施減稅降費的空間還有多大?如何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

陳彥斌:當前,部分企業既面臨經營成本較高等長期存在的老問題,還面臨訂單少等新問題。尤其是在歐美疫情迅速擴散的情況下,國外消費需求大幅減少,導致我國企業出口訂單下滑。因此,必須有針對性地出臺應對措施,實施更大力度、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的減稅降費政策,積極幫助廣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建議適當提高2020年財政赤字率,這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財政收支壓力,也能為進一步減稅降費提供空間,提振各方信心。

當前,我國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等行業實施了稅收優惠政策,並且針對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公交運輸、生活服務、快遞收派等行業實行免徵增值稅政策。未來,還應針對受疫情影響較重的企業,尤其是非頭部企業和中小企業,出臺更多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

湯繼強:我國地域面積大,不同地區疫情防控工作有差異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提供差異化稅收服務。

總體上看,減稅降費仍有一定空間。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能夠幫助企業發展,有序推動各類市場復工復產,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擴大居民消費,形成供需良性互動。

同時,要高度重視疫情對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衝擊。小微企業普遍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的難度大。國家已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建議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此外,對於受疫情衝擊較大的外貿企業,有必要通過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穩住外貿基本盤。

白景明:這次疫情防控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減稅降費歸根結底是要保持和發揮這種制度優勢。總體來看,在進一步拓展減稅降費空間的同時,要多角度考慮問題、多方面創造條件,特別是要認識到優化支出管理是減稅降費的重要條件。

第一,深化增值稅改革。針對疫情對經濟負面影響,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減稅政策,涉及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多個稅種,但畢竟是應急之策。要進一步探索維護經濟和社會安全的長期稅制安排,如增值稅改革,前期降低了兩檔標準稅率,下一步應繼續簡併稅率,把目前的三檔標準稅率簡併為兩檔。這樣既可以確保增值稅收入降幅平穩,還能減輕工業品生產和流通領域稅負,確保工業生產體系和物流體系完整性長期可持續。

第二,加快深化預算管理改革。本次疫情擴散面寬、擾動性強。在此情況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帶來的減稅額快速增加,外加政策性減稅,2020年稅收增速大概率低於去年。為此,要加強預算管理,緩解收支矛盾,依靠用好資金應對支出需求擴張。

加強預算管理是化解或緩解財政收支矛盾的基本途徑。加強預算管理治本之策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要做到這點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完善支出標準體系建設,調整支出標準結構,降低一般性支出的支出標準水平;二是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關鍵是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堅決把基本支出績效評價與人員經費支出掛起鉤來,堅決通過績效評價壓縮掉不必要的項目支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