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生:大陸終止ECFA 臺灣不可承受之重

羅慶生:大陸終止ECFA 臺灣不可承受之重

大陸終止ECFA 臺灣不可承受之重 合成圖

作者 羅慶生(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

去年7月我曾撰寫《正視ECFA十年大限將至》一文,指出臺灣不推兩岸 “服務貿易協議”與“貨品貿易協議”,中國大陸有正當理由在ECFA滿10年後終止。此議題在島內引起重視後,原本因今年1月國臺辦表態“不希望看到這一重要成果得而復失”而止息,近日ECFA是否終止的議題再度被挑起。

不一樣的是,去年討論此議題多為臺灣學者,近日討論者多為大陸學者。大陸學界已注意到兩岸敵意滋長,單向惠臺不可行,開始評估ECFA終止的利弊,而結論多認為利大於弊。如此連結大陸宣佈暫停陸生來臺就學,ECFA的存續似乎不再那麼穩固。

本文將探討大陸終止ECFA對臺灣的影響。在此之前,由於ECFA究竟有沒有“10年大限”眾說紛紜,故先釐清所謂“10年大限”議題的脈絡。雖然目前民進黨否認“10年大限”存在,但最先提出此一質疑的卻是10年前擔任黨主席的蔡英文;此一詞彙,也是當時綠營媒體批評馬時期簽署ECFA時所首創。

蔡英文首先質疑ECFA10年大限

2010年4月25日,當時執政的馬英九與在野的蔡英文進行一場政策辯論,辯論的主題即為ECFA。蔡英文認為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ECFA10年內要轉為自由貿易協議(FTA),而FTA要開放臺灣市場,因而強調 “一簽ECFA就排定了10年內一定要開放九成市場的時程”,認為將影響臺灣好幾百萬人失業或者收入降低,批判ECFA是糖衣毒藥。馬英九則以開放市場的10年不是鐵律,有許多例外響應。

因此,6月30日,兩岸簽署ECFA次日,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即以 “WTO10年大限,馬舉特例迴避”為標題,引用多位綠營學者的論點,批評馬舉少數特例辯稱WTO並未硬性規定,顯然是在迴避問題。這是“10年大限”詞彙的緣由。

從國際建制的角度,所謂“10年大限”的關鍵在ECFA是不是FTA的過渡性協議。WTO允許各關稅領域相互簽訂FTA,但規定FTA的零關稅必須普及90%的貿易,如果基於雙方需要只對部分商品免稅,將妨礙他國企業競爭,對第三國不公平。但在達成FTA之前,雙方可先簽署過渡性協議,對特定商品免稅,時限10年。

兩岸達成ECFA時曾向WTO通報,指這協議並未完成,談判仍在進行中,不屬於過渡性協議。當然這不是兩岸說不是就不是,但如果沒有第三國向WTO提出異議,協議仍可繼續。即便有第三國提出,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還有攻防,且這機制在特朗普政府抵制下已接近癱瘓。

ECFA實施10年甚少聽聞第三國抱怨,要不要繼續給予對方早收清單的免稅成為兩岸自己的事。然而,ECFA中規定儘速完成的《服務貿易協議》與《貨品貿易協議》,前者因“太陽花學運”未能在“立法院”通過,民進黨上臺後即不再推動,後者的談判也中斷。故就法理而言,ECFA實施10年後有理由終止。大陸甚至無須依照ECFA文本第16條在180天前提出終止的書面通知並進行協商,徑行宣佈遵循WTO規定在滿10年之日自動失效即可。就終止或繼續ECFA這議題而言,球在中國大陸那一邊。

終止ECFA對臺灣的影響可能超出預期

雖然終止ECFA目前仍是假設性議題,但民進黨當局也曾對此議題做過響應。國貿局統計2019年出口適用早收清單金額僅剩198億美元,年減達16%,認為對臺外貿影響已相對較小;且評估主要衝擊產業為石化、運輸工具及部分農產品,若恢復課徵,關稅約在5%到10%之間。

198億美元並不多,僅佔臺灣2019年出口總值3,293億美元的6%。關稅稅率5%到10%也屬於可接受的範圍。因此雖然陸委會表示,ECFA對雙方均有利,希望能持續落實,但緩解民眾反彈的成分居多,實際上綠營學者多認為,ECFA終止後的衝擊並沒有那麼大,且愈施壓美國對臺的助力也愈大,只要臺美FTA能簽下,與日本、新加坡簽單邊協議的機會就提高。

不過這類觀點可能過於樂觀。首先,雖然美國的“臺北法案”表示要增強與臺灣地區的經貿關係,但特朗普上任後簽署的貿易協議,無一例外,包括對加拿大、日本等堅實盟邦,都是在堅持“對美國有利”的條件下壓迫對方讓步而達成。臺美若談判FTA,恐怕很難迴避美牛、美豬進口議題。如果親美抗中所達成的臺美FTA,結果卻是美國得利臺灣有損,擅長選舉精算的民進黨將難以承擔。

綠營所期望的是美國能給予臺灣更好的條件談成FTA,但這期盼恐怕也會落空。去年因為中美貿易戰,部分臺灣代工廠商將生產線遷回臺灣出貨,使臺灣對美出口增長17.16%,並取代意大利成為美國第10大貿易伙伴。如此也使得對美貿易順差增加到114.5億美元,較2018年49.7億美元成長了130%。對貿易失衡極為敏感的特朗普應不會滿意這數據,要讓利臺灣恐怕不會同意。

其次,表面上看來終止ECFA只牽涉198億美元商品貿易,其實不然。減免關稅可視為一種讓利行為,雙方透過ECFA互相讓利表示友善,這在身分認定上表示不再視對方為敵人。兩岸在簽署ECFA時原本也期望透過進一步的“服貿協議”與“貨貿協議”強化這種關係,可惜中斷。在臺灣激進的民粹主義者堅持“中國是敵人”,並逐漸在年輕族群發酵而成為蔡英文勝選的主因後,ECFA其實已是兩岸關係“友善”時期的殘餘。

隨著兩岸關係的持續惡化,這種殘餘的象徵符號愈來愈少,例如陸客自由行、陸生來臺就讀等都已暫停。然而,暫停的陸客與陸生可以重新開放,終止的貿易協議卻不能恢復重來。不可逆的ECFA如果終止,即意味著兩岸友善關係的正式結束。臺海未來出現地緣政治緊張,類似1996年臺海危機,甚至激化為戰爭的風險將變高。

如此,在友善時期建立的兩岸貿易關係,是否也會翻轉?

兩岸從1992年達成“九二共識”後,貿易快速增長,2019年總額已高達1,903億美元,其中臺灣出口1,322億美元,佔總出口比重40.2%,進口584億美元,佔比20.5%,順差738億美元。2019年臺灣對外貿易順差總額為435億美元,如果排除出口大陸,為逆差303億美元。兩岸貿易對臺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兩岸貿易是奠基在友善的兩岸關係上,而ECFA的終止,則象徵兩岸友善關係的結束。如此ECFA連結的就不是198億美元商品的出口,而是1,903億美元的兩岸貿易。兩岸未來如果潛藏著戰爭的高風險,那我們可以想象,將會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基於避險的理由逐漸將生產線遷出臺灣。臺灣經濟將如溫水煮青蛙般的逐漸衰敗。

雖然,臺灣激進的民粹主義者或許會歡迎這種局面,他們主張追隨美國對華鷹派的“脫鉤論”與中國大陸貿易脫鉤。但這種違反經濟規律的思維在美國已遭到反彈而修正,在臺灣更不具可行性。有太多的例子證明,堅持意識型態而不考慮商業利益,將對經濟造成嚴重摧殘。或許要等到ECFA真的被終止,才能啟動臺灣深一層次的反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