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的搖籃

我們生活的地方,可以看到高大的山川,廣闊無垠的大地,茂密的森林、草原、房屋、河流、動物。有晝夜交替現象,白天有太陽,白雲。夜晚有月亮,星星。早晨朝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夕陽從西邊下山。月有時缺,有時圓。這些神奇的自然現象,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但是為什麼會有自然現象,我們生活的地方又是什麼樣子的,大地真的沒有邊際嗎,藍天到底又多高?接下來進行科學解釋!

地球,生命的搖籃
地球,生命的搖籃

3

古時候,中國有“天圓地方”的說法,古人認為天時圓的,大地是方的,天的邊界有無數根天柱支撐。

神話故事,盤古開天闢地,遠古時候,盤古睡在一個巨大的球體裡面,有一盤古醒來,盤古覺得周圍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於是盤古用斧頭把球體劈成兩半,上面一半是天,下面是大地,盤古身上的毛髮變成樹林。

古希臘人提出地心說,太陽、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圍繞地球運轉,中心是地球。

天文學家哥白尼的日心說,是科學得一大進步。以太陽是中心,地球,圍繞太陽運轉。早上太陽東邊上山,從西邊太陽下山,地球上看上去像是太陽圍繞地球轉。事實,晝夜交替現象的原因,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地球自轉一週是24小時左右,等於一個晝夜。面對太陽的地方是白天,看見太陽光,背對太陽的地方是夜晚,地球自身擋住太陽光投下陰影,月亮本來不會發光,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陽光,所以晚上月光也很明亮。

銀河系有200億個恆星系,太陽系是銀河系中無數恆星系中的其中一個星系,太陽系,有恆星,行星,衛星,流星,彗星,小星星帶組成。太陽屬於恆星,太陽是一個氣體球,主要是氫氣和氦氣組成,太陽表面溫度大約6000攝氏度,核心溫度15000攝氏度,太陽能發光發射。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地球在太陽面前是一粒塵埃。

太陽系又八大行星,八大行星軌道圍繞太陽公轉,距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後面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矮行星冥王星。

地球是太陽的第三顆行星,在這神奇的地方,有溫暖的陽光,大氣,淡水,適合生命的繁衍生息。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組成地月系。

地球已經有46億歲,月球的年齡有50億年,歲數比地球還要大。月球是從哪裡來的,科學界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說法一,幾十億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巨大的衝擊力把地球撞裂兩半,體積大的一半天體引力牽引體積小的一半天體,形成地月系。科學家發現,月土壤性質和地球土壤不一樣,顯然小行星撞擊說法是不成立的。

說法二,外來天體捕獲,外太空一顆小天體朝地球方向飛行,地球引力捕獲小天體,小天體圍繞地球公轉,成為地球的衛星,就是月球。

月球表面沒有大氣,也沒有水。月球體積是地球的81分之1,引力是地球引力六分之一。如果人在月球上跳躍,能跳到六米高,在地球上跳躍能跳一米。月球也有白天和夜晚,晝夜溫差比較大。

地球表面百分之三十是陸地,島嶼,百分之七十面積是海洋。大氣厚度3000公里。晝夜溫差不大,白天溫度相對夜晚要高。

地球剛剛形成不久,還是一顆熾熱的星球,到處是火山爆發,滾燙的岩漿,隕石撞擊,地震。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地球表面開始冷卻下來,從火山口噴射出大量的水蒸氣,氮氣,二氧化碳,氫氣,氦氣,以及稀有氣體,形成大氣層;水蒸氣在空中形成烏雲,烏雲互相碰撞摩擦,電閃雷鳴,大雨傾盤,洪水氾濫,低窪處形成河流,湖泊。38億年前,地球上的海洋誕生了。原始海洋海床到處是火山,冒著熱浪,氣泡。複雜的化學元素髮生化學反應,孕育原始單細胞生命,海洋中出現大量藍藻,綠藻。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大量綠藻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經過漫長的時間,大氣中有了足夠的氧氣。

原始單細胞生命是複製繁殖,一個單細胞變成兩個細胞,兩個細胞變成四個,再變成八個,繁殖速度非常的快。再經過漫長的時間,單細胞生命進化成多細胞生命。

大氣有了充足的氧氣,地球上每天都有上萬次閃電,電觸碰氧氣產生化學反應,形成臭氧,O2加電等於O3,長年累月,在對流層和平流層交界處形成臭氧層,臭氧層距離地面約10千米。強烈的太陽光輻射會傷害單細胞生命,臭氧層會吸收太陽光的紫外輻射和紅外輻射,從而臭氧層起到保護傘得作用,減少了太陽輻射照射地面。

寒武紀生命大爆炸,這時代海底生物快速進化繁殖,出現古杯狀海綿,三葉蟲,微型軟體動物。寒武紀是三葉蟲的時代,三葉蟲生活在海床,不同種類的三葉蟲,體型大小也不同,有的三葉蟲有二十釐米,有的長到一米長。

奧陶紀,古大陸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地球歷史上開始出現冰川期,氣候寒冷,大陸被冰川覆蓋,海面是大面積的冰蓋,氣溫比較低,大量生物絕跡。

鸚鵡螺生活在海底,會游泳,屬於軟體動物,外表是堅硬的貝殼,貝殼裡面是肉體。奧陶紀出現了大量的魚類脊椎動物,海底出現海藻,珊瑚群。鸚鵡螺看上去像一隻有貝殼的烏賊,章魚,魷魚。經過億萬年的進化,烏賊外面堅硬的殼變成體內的板殼,八隻觸角,烏賊是一種沒有外殼的軟體動物。

志留紀,氣候開始變得溫暖,冰雪融化成水流入海洋,海平面上升。這個時代開始出現植物,在潮溼的水邊形成澡澤。節肢動物生活在陸地,海洋。海底大量珊瑚繁殖形成珊瑚礁。

泥盆紀,是魚類的時代,魚類身上有魚鱗,魚鰭,屬於脊椎動物。魚類為了適應陸地,開始從水裡爬到陸地,為了適應離開水的環境,魚類進化成兩棲動物,在水中魚類用鰓呼吸,兩棲動物,幼年在水中用鰓呼吸,成年後用肺呼吸,成年得兩棲動物可以離開水到地面生活,生活在潮溼的水邊,在水邊產卵繁殖後代。

頭甲魚,鰭甲魚,可能就是鰲得祖先,鰲曾經生活在遠古時代,而且一直存活反今天,還是人們的盤中美餐,鰲被稱為魚類活化石。

石炭紀,蕨類植物叢林非常茂盛,兩棲動物開始進化成爬行動物。爬行動物屬於冷血動物,體溫如果外界氣溫變化二變化,爬行動物曬太陽吸收熱量儲存體溫,夜晚棲息在草叢中。爬行動物卵生繁殖後代。史前蜻蜓展開翅膀又兩米,是蜻蜓的祖先。巨星千足蟲有一米多長,巨大的蟲子蠕動爬行,水蠍是蠍子得祖先,蟑螂已經出現,一直生活到現在,蟑螂是昆蟲活化石。

二疊紀開始出現鱷魚,所熟知的爬行動物有,蛇、烏龜、鱷魚、蜥蜴、巨蜥、變色龍、壁虎。史前恐鱷有十米長,現在世界上最長的鱷魚有六米,至少也有兩米長,史前恐鱷是鱷魚得祖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