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皇上的立夏食譜——御廚細則全曝光

周敬王率領三公九卿士大夫去南郊舉行迎夏典禮,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等著隨後的慶典宴席。

立夏之前,所有去參加迎夏典禮的人都要齋戒三天,這會兒聞到清甜的小麥香氣,更加感到飢腸轆轆。

最早一茬新麥在頭天就由農官進獻入宮,已經在宗廟供奉過,是立夏宴席上的第一道菜。

東周皇上的立夏食譜——御廚細則全曝光

新麥用開水燙熟了來吃

新麥的吃法,是抓著一把麥穗在滾水裡把它燙熟了來吃,入口清甜,上下牙一咬,麥粒擠出來的那種勁道口感真是一個爽字。

搭配新麥的,是豬肉湯

豬肉湯放在一種叫做“鬲(ge,音革)”的銅器裡烹煮。

東周皇上的立夏食譜——御廚細則全曝光

用來烹煮肉湯、燙新麥的炊具

豬肉湯,類似於今天的客家豬肉湯,除了內臟,豬身上任何一個部位的肉都切成大塊扔進去煮。

嚼著新麥,喝著豬肉湯,前胸貼後背的飢腸稍解。

周敬王心情大好,舉起手中的爵:“賞酎(zhou,音宙)!”

酎酒是一種經過兩到三次以上發酵的酒,酒味醇厚、甘美,是立夏這天皇宮宴席必備佳釀。

東周皇上的立夏食譜——御廚細則全曝光

喝過第一輪開胃酒,伴著禮樂聲聲,豆飯和雞肉端了上來。

豆飯是粗糧,把陳年豆子碾碎,泡開,用水燜熟,以示天子與百姓同甘共苦之意。

雞肉的做法就很奢華,肚子裡塞上肉醬和水蓼葉,包上荷葉整隻蒸熟,肉醬鹹香,水蓼葉辛辣開胃,荷葉清香清火,沁了肉醬香味的雞胸肉跟寡淡的豆飯搭配一起吃,粗糧和精肉的鮮明對比,好吃到停不下來。

啃著雞腿的時候,宮人如流水般給每張小几上都端來了飲料,有稻米釀造的醴(就是糯米甜酒),分過濾過的清糟和連渣的糟醴兩種;還有黍米釀的甜酒和黃粱米釀的醪糟,另外還有黍米粥、酸米湯、白水、酸梅湯、炒熟的米再煮熟的水飯(其實就是泡飯),會喝酒的可以讓宮人給他再端清酒或者白酒過來。

喝酒不能空腹,這些貴族都明白得很,趕緊吃點墊底的粥或者泡飯,免得還沒開始饕餮就暈倒了。

第二輪酒喝過,重頭戲上場了:

下大夫是四個托盤:第一個托盤裡的五樣菜是牛肉羹、羊肉羹、豬肉羹、兔肉醬、烤牛肉,第二個托盤裡的的是肉醬+白切牛肉、肉醬+鹽水牛肉絲;第三個托盤是烤羊肉、白切羊肉、肉醬、烤豬肉;第四個托盤上是肉醬+白切豬肉、芥末醬+魚肉絲。

公卿、上大夫比起下大夫又多了一個托盤:第五個托盤上是白水煮熟 野雞、野兔、鵪鶉和晏鳥。

這些菜很講究,不同的肉類都有著專屬搭配的醬料——鹹的、辣的、甜的、苦的、酸的,五味俱全,其中辣的還分茱萸、芥辣、蓼草(辛辣)等,另外還有大蔥和韭菜、藠頭。

所有的羹類,都是勾過芡的,看上去菜汁透亮很美味的樣子,新貴族還得看看別人怎麼蘸醬才敢動筷子,搞錯了可是要被取笑的:肉絲+蟻子醬、肉乾煮的羹+兔肉醬、麋鹿肉+魚肉醬、乾魚肉+芥辣醬、白切肉+韭白泡醋、白水煮的禽類蘸酸梅醬......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酒過三巡之後就會感覺胃口有些膩了,想要吃些菜汁拌飯壓一壓,或者吃點甜食換換口味。

這時就該上主食了。

主食米飯有:黃黍米飯、大米飯、黃粱米飯、白黍米飯、黃粱米飯、糜子米飯。

副食糕點有:蒸熟的米麵糕(表面沾了炒米粉)、煮熟的米麵餅(表面沾了炒豆粉)。

怎麼搭配才符合規矩顯得正宗呢?

這個不用著急,會有背熟了御廚膳食搭配守則的宮人給公卿大夫們服務:牛肉+大米飯、羊肉+黍米飯、豬肉+糜子米飯、狗肉+黃粱米飯。

酒足飯飽,上水果,桃子、梅子切片蘸鹽吃,解膩助消化。

只能說,周敬王是吃貨祖宗!

寫著寫著,越寫越覺得像潮州菜的做法和吃法。

潮州很多古村落的人家,祖屋門楣上貼著“莆田世家”,一般人都認為他們自己是從福建莆田遷移過來的,殊不知,河南就有個莆田縣。

幾千年的中國文化,中原人遷徙到東夷,再到南蠻之地,很有可能的!

不研究還不知道,一研究嚇一跳,原來在古代就講究吃的人,在現在也講究養生食補。

所有的傳統文化,都是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