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時令河鮮,很多人都沒見過——“蟲雷”(lei)

“蟲雷”是珠江三角洲一帶的一種雙殼類的河鮮,主要產於西江出海口磨刀門一帶的斗門、新會,形狀像蜆或花蛤,但比蜆大而堅厚而比蚌小而渾圓,整個直徑約3-5釐米,大小與蠔豉相當。

這種時令河鮮,很多人都沒見過——“蟲雷”(lei)

“蟲雷”,是一種生長在水域灘塗的貝類,它比蜆還要小,所以多是滾湯取其鮮味。蟲雷一年都有收穫,但能這般肥美的只有4-6月份。而在南沙鹹淡水交界出產一種獨有的蟲雷,它的個頭有掌心般大,開殼後肉質更是飽滿得如一隻生蠔。

這種時令河鮮,很多人都沒見過——“蟲雷”(lei)

有一種特色做法,便是開殼取肉後,洗淨入鹽醃製一小時,之後置於通風露天處架網天然生曬兩至三日,當造的“蟲雷”能曬得通體金黃色,但又不會過幹,故被稱為黃金“蟲雷”。

“蟲雷”幹、魚乾、蝦乾對疍家人來說,有“幹蒸三寶”之稱,起油鑊爆香蔥後,疍家人常將黃金“蟲雷”與紹菜、蘿蔔一起燜煮。“蟲雷”經過天然生曬後誘發的濃郁香氣,能令合煮的蔬菜滋味更上一層,而“蟲雷”吃起來更有一種蠔豉的質感,鮮香味十分突出。

這種時令河鮮,很多人都沒見過——“蟲雷”(le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