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朝民歌《木蘭辭》當中,可以挖掘出哪些那個時代的歷史特色

《木蘭辭》一般被認為是在北朝時期所做的樂府民歌。所謂的樂府,是一個古代的音樂機關,用來管理當時音樂,這個稱呼一直從秦漢時期延續到南北朝。而《木蘭辭》的實際創作時間,可能是在北朝的末期。而“花木蘭”這一人物實際上也無從考證,至於木蘭倒是是不是姓花,文章本身也沒有做說明。如此一看,“木蘭”更像是當時北朝女子的一種精神象徵,可能並不是實際存在的一個人物。


從北朝民歌《木蘭辭》當中,可以挖掘出哪些那個時代的歷史特色

▲木蘭辭

那麼,從這首《木蘭辭》當中,我們是否可以讀出一些當時時代的時代特色呢?我們且來尋找一下。

北朝時期逐漸完備的府兵制

很顯然,在北朝民歌《木蘭辭》當中,這個問題非常好回答,處處的細節都指向府兵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秦漢時期的徵兵制徵是常備軍,徵來的兵,有些去戍守邊疆,有些則是去國都護衛國君,雖然有服兵役的時間,但是都是常備軍,不會再用軍帖來召喚一遍。而很顯然,木蘭之父,則是受到了點兵出擊,說明雖然有軍士的能力,但平常的時候可能不曾作為軍士執行軍事任務。這和府兵制就一樣了,府兵制是“兵農合一”的形式,平常沒有戰事的時候,府兵們各自耕種養活自己,不需要朝廷額外支出,只須劃專門的耕地就可以了。而一到了有戰事的時候,則全部集結進行軍事活動。

從北朝民歌《木蘭辭》當中,可以挖掘出哪些那個時代的歷史特色

▲花木蘭的形象


可以說,在北朝末年,這樣的方式是最經濟和有效的方式了。相比於徵兵制的寓兵於農,北朝時期形成的府兵制則是寓農於兵,在武裝集團裡面寄託了生產,而不再在生產集團裡面寄託武裝,使得武裝專業化且自給自足。而後面木蘭替父出征所做的一切準備,也說明了府兵制自給自足自己裝備的特點。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從北朝民歌《木蘭辭》當中,可以挖掘出哪些那個時代的歷史特色

▲出征裝備馬匹

府兵制的最大特點就是,糧食自給自足,武器裝備自己配備,而作為報酬,出府兵的家庭平時不需要承擔各種稅賦。木蘭替父出征,自己兜兜轉轉買齊了從軍用的各種裝備,這正是府兵制的特點之一。

城市格局和居民生活

從木蘭到東西南北四個市場去買東西就可以看出來,城市格局和功能也日趨完善,雖然東西南北是一種文學性的描寫手法,但還是可以看出,木蘭所在的城市的城市佈局已經比較完善。大宗商品和小宗商品的交易都有各自已經確定下的位置,交易買賣呈現出規模化和專業化的形態。東市去買駿馬,說明東市所在的那片區域必然是畜牧業交易比較發達,而其他配套的小件裝備則是由其他的地方分工合作。


從北朝民歌《木蘭辭》當中,可以挖掘出哪些那個時代的歷史特色

▲格局清晰的城郭


而從後面木蘭歸來的一句話,還可以看出當時城市居住的規則。

比如說: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從北朝民歌《木蘭辭》當中,可以挖掘出哪些那個時代的歷史特色

▲古代的城牆


從這句我們可以看出,作為可以參與府兵制的鮮卑人,木蘭一家的家庭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因為他們住在城中,吃得起豬羊,阿姐還很愛美注重儀表,雖然帶有一些文學描寫,但還是可以看出,府兵的人家應該是屬於家境殷實的家庭。而這,和後來唐朝時期實行的府兵制也是極其相像的。唐朝時期百姓封為九等,只有六等以上人家的男丁才有資格成為府兵。而府兵制作為在北朝出現並完善,隨後傳至唐朝的制度,其前期必然也是有相似的規定,也就是隻有高等級的“鮮卑族”人才可以成為府兵,享受應有的待遇。


和唐朝類似的武官功勳制度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這句話就很厲害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北朝當時對於武官是實行功勳制度的,而“策勳十二轉”則是最高的榮譽了,可以封上柱國,也就相當於正二品的官階。那說明花木蘭在軍隊裡面的確是智勇雙全了,不然也不可能白手起家,積累下十二轉的功勳。


從北朝民歌《木蘭辭》當中,可以挖掘出哪些那個時代的歷史特色

▲花木蘭的形象

當然,好處都是將軍們的,更多的普通士兵,即使是積累了一點功勳,也沒有到封官的地步,只能算作一種無形的榮譽,可以在歸家的時候吹吹牛罷了。因此,大多數的士兵,還是在戰爭結束之後回家種田去了。

有的人可能會問,這樣公平嗎?

當然是公平的,榮耀與榮譽,有,好過沒有。封官什麼的,畢竟是少數,想想十幾萬大軍出擊,最後得勝歸朝,有功勳的人不要太多了。如果真的都進行實質性的封賞,那估計整個朝廷的官吏系統都要被擠爆了,對於財政也是一種巨大的負擔。所以才設了一個榮譽勳階,讓普通士兵們長長臉就好了。


勇敢而剽悍的北方女子

相比於南方女子的溫婉可人柔柔弱弱,在《木蘭辭》中的北方女子形象則是更加的有主人翁的氣息,女子似乎也能夠頂起一片天,這反映了一種女子地位和氣質的南北差異。從主人公木蘭的一系列​行為我們便可以看出這種顯著的差別。

從北朝民歌《木蘭辭》當中,可以挖掘出哪些那個時代的歷史特色

▲花木蘭的形象

木蘭替父出征,木蘭準備行裝,木蘭奮勇殺敵,百戰而歸。這樣的形象可以說和男子的英勇氣質,以及主人翁的氣質已經是毫無區別了。在北齊顏之推的家訓當中,就曾經形容過北方的風俗,說婦女也可以持門戶,當得了一家之主,也做得了為兒子求官,為夫君伸冤等等之事,這是恆代遺風。而這裡面所說的恆代遺風,便是少數民族社會制度的殘留,其中還保留了母系社會女子為尊的思想遺留,所以男尊女卑並沒有那麼的明顯。

因此,北朝的女性,就像木蘭的形象一樣,不僅僅有著剛毅勇敢的性格,同時在騎射本領上也是與男子不相上下,足以撐起一片天。

總結

《木蘭辭》也帶著時代烙印,文學與歷史,總是在不斷行進的時間當中相互的糾纏,歷史幫我們更好地理解文學,而文學則更好的點綴了歷史。


從北朝民歌《木蘭辭》當中,可以挖掘出哪些那個時代的歷史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