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研究所:法國或存在多個“零號病人”

【歐洲時報5月6日夏瑩編譯】巴斯德研究所認為,不是所有的病例都是源於一個“零號病人”,而是多個。為此,研究人員分析了新冠病毒的97個基因組,而這些基因組是1月24日至3月24日之間在法國隨機抽取的。

法國《費加羅報》報道,想象一下,假設病毒是一篇30000字的長篇小說--該病毒的基因組由3萬個核苷酸組成,那麼疫情就是一場範圍巨大的傳話遊戲。每次重複講述此故事時,內容都很可能被更改,就像病毒會大量變異。在大多數情況下,所改變的只是不重要的拼寫錯誤,不會長久保留下來。 但是也有時候,一個單詞的含義會變味兒,並隨之改變全部信息。 這就是病毒會重大突變的可怕風險。

研究這些“小說”傳播所需要用到的學科為種系進化分析。這是一門強大的學科,能夠在這些“基因敘事”之間建立親密的聯繫,並及時追溯它們發散的時間。

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員們分析了新冠病毒的97個基因組,而這些基因組是1月24日至3月24日之間在法國隨機抽取的。在這種情況下,情況要比分析普通的Covid-19更為複雜,因為病毒基因組的平均修飾速度非常慢。“由於病毒非常均質,且傳播速度快,在解析的時候必須非常小心。”巴斯德研究所負責這樣工作的Etienne Simon-Lorière說,“我們可能會從3個不同的國家中引入10種不同的病毒,而由於傳播的毒株十分相似,人們或許並不能意識到。有時需要通過一兩次突變來分辨。”

而我們能從這些分析中得出什麼結論呢?在法國傳播的毒株中,有90%以上屬於同一個“大家庭”,這“大家庭”被稱為分支(下文簡稱為“G”)。研究人員稱:“在我們所有的歐洲鄰國中,至少存在三種可確定的分支(簡稱為“G、S和V”)。”這種分支首次被引入時或許可以追溯到1月中旬,在上法蘭西大區(Hauts-de-France)。“但是在現階段,這種分析仍然不是十分準確,可能是在更早的時候,也有可能是稍晚或是其他的時間。”

如果說分化枝G在法國大量出現,但同時毒株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顯然是受到了逐漸被引入的多種毒株的“滋養”。總而言之,不是所有的病例都是源於一個“零號病人”,而是多個。

那麼早在去年12月27日就感染了新冠病毒的那名患者,在疫情中扮演了何種角色呢?當時,新冠病毒在法國的傳播量應該並不大。“當極少人被感染時,偶然的案例將發揮重大的作用,疫情(傳播)也會頻繁地中斷。”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研究主任Samuel Alizon認為,每個病例不可能持續不斷地傳染他人,一個人平均會傳染3個人。但專家表示,這也只是平均而言。

當儘早發現可以病例時,傳播鏈中斷的可能性也並不大。“在當前的疫情中,我們沒有發現1月底至2月初在法國確定的第一批毒株。”Etienne Simon-Lorière表示,這證明了將確診病例和接觸者隔離開是長期有效的方法,對將來也是一個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