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跑出的育兒祕籍

跑步,跑出的育兒秘籍

人生是場馬拉松,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比喻。

其實馬拉松更是人生。

沒有跑步前,這句話最多就是一個淺層的知識;

開始跑步後,這句話被我提上了認知的高度。

2018年一整年,最大的收穫就是開始了跑步,開啟了馬拉松式的人生。

沒有跑過步的人絕對不能體會到跑步的難,也體會不到跑步的樂。

跑步之難,難在啟程。正如年輕父母,為生不生孩子猶豫不決。

“我根本不能跑步”,“跑步對膝蓋”,“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跑步”,客觀的、主觀的、正確的、錯誤的,都能成為不跑步的藉口;

“太年輕,還想玩”,“沒錢,沒房如何養孩子?”“上班太累,哪有空”,物質的、精神的、家裡的,家外的,都能成為生不生孩子的權衡。

如果真的想跑,所有的藉口都阻擋不住跑步的腳步;

如果真的想生,所有的權衡都擋不住當父母的熱情。

跑步之難,難在起跑線。正如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已經成為父母的“格言”。

起跑線重要嗎?當然重要!

參加過馬拉松的人都知道,馬拉松的起跑線是分區的,根據的就是配速和名氣。ABCDE看起來不那麼公平,卻合情合理。

如果把一個業餘選手放在A區,或許他根本就沒有跑下去的勇氣。

孩子成長也一樣,“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邊界”“原生家庭影響了孩子的一生”。這些話本就沒有什麼錯,但說的太絕對了些。

黑人選手跑步帶風,如果沒參加過馬拉松被分在了E區,到終點也可能達到精英的成績,關鍵看自身能力;

寒門學子本沒有好的物質和見識,但知道了刻苦努力,善於抓住眼前的小機會,照樣有機會實現人生的逆襲。

跑步之難,難在半程,精力即將耗盡,前程還是漫漫。正如人之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單位家庭兩頭顧,分不出身來顧自己。

跑步過半,心情輕鬆,是因為知道具體的還剩多少歷程;

人至中年,心情焦慮,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會消失在哪一天。

這個階段,孩子已成大人,大人已到老年。

這個階段,其實就是人生續航最重要的階段。

跑馬過程都在這個階段補能量,以防後期的撞牆;

很多人生的選手卻不知道在這個階段珍惜眾多0前的那個1,這為自己的後半生埋下了“撞牆”的隱患。

跑步之難,難在終點。正如人生離場的那一瞬間。

以什麼樣的方式衝線,唯有心願不足以達成。

精疲力盡之時,知曉終點之際,以最美的跑姿宣告結束,是所有跑馬者的心願。

人生離場之時,任思緒翻飛,恨不能抓住一生僅有的機會,說盡一生的酸甜苦辣,告別身邊的至親。

為什麼終點上有人痛哭有人歡笑?自然是不同經歷不同感悟的聚集;

為什麼離場時有人平靜有人不甘?自然是不同境遇不同態度的彙集。

跑步一程,體驗一生。

很多人只想著育兒的捷徑,豈不知,從兒童到成人,本就是一脈相承。

跑步中最講究的只有兩點:體能和節奏。

你的體能能夠持續,你就能一直跑下去;

你的節奏能夠控制,你就不會被別人拉廢。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唯有生命和節奏才是讓孩子成才最關鍵的因素

讓孩子體會到生命之美,讓他自帶“長壽”基因,無論碰到什麼困難,他都有走下去的勇氣;

讓孩子找到自己的節奏,勻速前行,才是超越自己最好的途徑。

寒冬之時,跑一場馬拉松,體驗一場人生。

育兒如育己,育己最好跑跑馬拉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