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國人的“輕生活”

看看美國人的“輕生活”

剛去美國的時候,中午瞧見美國同事的餐桌:漢堡包、沙拉、速凍意大利麵……我皺起眉頭,對這麼懶散隨意的行為深感不解。吃,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事情,就這麼糊弄過去了?我想象哪天餐桌上只剩沙拉,一定會覺得人生灰暗。

後來細逛美國超市,發現速食區裡真是無奇不有:一大排冰櫃的微波爐食品和罐頭食品,沙拉是配好的,牛肉是醃好的,連雞湯都是罐裝的,全部是5分鐘就能進肚的。作為從美食大國出來的我,覺得這種飲食實在太將就。更加讓我驚訝的是有次參加志願者活動,去給小朋友們做調查問卷,一道“你最喜歡吃的食物”,居然10個孩子中有9個表示他們覺得最好吃的是漢堡包。

美國人不單飲食簡單,連穿、用、車、房這些我們“精心打造”的所需,在他們那兒也是一律的粗糙至極。大夥兒都穿著差不多的POLO衫加牛仔褲;想換塊好看精緻的窗簾布?你會悲催地發現他們統一用百葉簾;你想買好看一點的刷子或衣夾?沒有!他們覺得堅固耐用就可以了。

在這些方面都不花心思,那大把的時間都花哪兒去了呢?

慢慢地,你會發現這些“對生活慵懶敷衍”的美國人,比我們活得更輕鬆、更有趣,他們“年輕”的期限會拉得很長。因為把生活所需的物質和精力都放得很輕,在作選擇上就輕鬆了很多,大多數美國人都投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了。

像研究工作上的某個問題,他們可以花整夜時間去創造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再比如跑去國家公園,等一次讓人振奮的日落;又或者學習去拆一部電腦,組裝一輛汽車;甚至花好大力氣去攀登一座筆直的山峰;他們也願意花很多錢去買一套質量好的山地車裝備或潛水設備,還有保暖效果極好的睡袋。有一次我們去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那裡有最知名的攀巖勝地,我在山腳下坐了一下午,就是仰頭看著那些瘋狂的攀巖愛好者,如何在這自虐的過程中享受樂趣。波特蘭的PoweLL書城,有一整櫃的書都是在教讀者“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驕傲地告訴我,她從小學就開始寫東西,已經完成了她的第二本小說。我當時很感慨,什麼時候我們也像他們那樣,在旅途中會隨身帶著書,隨時記錄,有這麼多人有熱情去寫出更好的文學作品,而不是用成功學和致富之道去堆滿國內的書店。

喜歡的事,就去做,不追求一定要有什麼結果,也就更為平和開心,更容易聽到內心的聲音,所以美國人常見的狀態就是“一直在路上”。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仍在學習、旅行,開始新的事業。想起我在去波特蘭的觀光火車上,一對頭髮花白、揹著大揹包走路都有點顫顫巍巍的老年夫婦,興奮地說起他們正在進行的環美之旅:買兩張觀光火車的套票,隨意上下車,要去之前還沒去過的幾十個城市,結束這個旅程後,他們要去上一直很喜歡的音樂課。生活極簡,內心卻極為豐富,在老夫婦興奮的臉上,我看到了“一切皆有可能”的年輕活力。

其實,美國人也會有享受美食的時候。選一家高級餐廳,享用精緻的食物,一定會有搭配好的紅酒,慢聲細聊,直到星光搖曳。或者選個看球賽的好位置,一定要換上球隊的球服,搭上啤酒,才是完美的體驗。平日裡極盡簡單,偶爾奢侈享受一下,這是美國人更樂於接受的方式。

記得有次去旅行,我帶著一包生菠菜出門,嚼著嚼著也嚼出了清香,後來就漸漸愛上這種飲食方式:生吃蔬菜,一小碗湯,一點水果,清新省事,也空出更多時間去挖掘喜歡的事情。當習慣了簡潔的飲食後,就不再覺得餐桌上沒個七葷八素十分淒涼了。降低了對生活的要求之後,反而更加輕鬆,創造力猛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