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絲路行:那爛陀,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 自釋迦牟尼誕生以來,佛教在這個婆娑世界裡已經存在2500年。

在這個歷史長河中,湧現了一大批潛心向佛的人。比如:法顯、朱士行和唐玄奘等等。那爛陀,玄奘西行取經的目的地。

探秘絲路行:那爛陀,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那爛陀,最早的佛教大學

●那爛陀,由梵文音譯而來。這裡不是古代西域國名而是一個寺院的名稱。公元五世紀,印度笈多王朝時,國王崇尚佛法,在那爛陀創建的一所大寺院。其性質除了寺院日常功能還兼具學術研究機構,相當於現在的佛教高等學府,應該說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大學。其位置在今天印度比哈爾邦中部巴特納東南90公里處。

探秘絲路行:那爛陀,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佛教徒心中的聖地:那爛陀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徒依照釋迦牟尼所悟到的修行方法,去發現生命與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難而得到解脫。佛教它給人以信心、希望和歡喜,鼓勵人要積極向上。

探秘絲路行:那爛陀,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那爛陀遺址

●古時,中國人稱印度為天竺。佛教發源於印度後傳入中國。隋唐時佛教盛行,但佛教各派學說分歧不一,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於是早已皈依佛門的年輕玄奘決定去遙遠的天竺求佛。唐貞觀628年,從長安出發,經新疆翻越蔥嶺往中亞。由於古代地理知識有限以為中亞就是西方世界。於是再次翻越蔥嶺南下,經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到達印度。

探秘絲路行:那爛陀,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沙漠上孤獨的行者

一路風餐露宿,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前後歷時17年,經過138個國家,行程13800多里。其精神委實可歌可泣,是徒步行程最遠的旅行家。公元645年玄奘回國,帶回651部經書,動用22匹馬馱到長安。玄奘把路上所見所聞編著成書,即我們後人看到的《大唐西域記》。

●當年,玄奘在天竺除了取經求佛。還四處拜訪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踏足過的地方。

探秘絲路行:那爛陀,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佛陀覺悟真理的菩提樹下

佛陀,本名喬達摩·悉達多,是迦毗羅衛國的一個王子。公元五世紀,佛陀出生在藍毗尼(今屬阿富汗)。相傳29歲那年離開家人,四處探尋人生的真諦,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和未來世界。為了真理,不管晴天和下雨,整日冥想。有一天,在一棵菩提樹下,佛祖坐在金剛寶座上,不知為何突然地動山搖,剎那茅塞頓開獲得真理。

探秘絲路行:那爛陀,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那爛陀大學遺址

●那爛陀是古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當年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描述:其規模宏大,建築壯麗雄偉。佔地三平方公里,有多達900萬卷經書,一萬多僧人及教師1500名的浩大場面。每當法事時:可以想象,在那爛陀的上空,那朗朗梵唱聲一定此起彼伏響徹天空。那裡不僅研究佛學,培養佛學家和佛教徒,而且還涉及醫學、天文地理及農學等綜合領域。在那爛陀寺五年的時間裡,唐玄奘不僅潛心研究佛學還經常與人辯論。梵文的精通為日後的長安城翻譯經書打下深厚的基礎。得益於佛學知識的造詣!不久玄奘的聲名傳遍全印度。

探秘絲路行:那爛陀,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給予你智慧的地方

可惜在公元十三世紀,那爛陀寺遭狂熱的伊斯蘭教徒侵略而毀滅,只留下一處一平方公里的遺址公園。往日的輝煌已不再,後漸漸被世人遺忘,只剩下一片廢墟靜靜地矗立在那裡。

探秘絲路行:那爛陀,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那爛陀大學,感受失落的佛教文明

●菩提,梵文意思是“覺悟”和“智慧”。用以指人豁然開朗,頓悟真理,從而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既然,佛祖在菩提樹下獲得真理,故把此樹稱為“菩提樹”。如今,印度把菩提樹定為國樹。

探秘絲路行:那爛陀,玄奘西行之千年菩提路

釋迦摩尼成佛的地方

且看唐朝惠能大師著有的《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唐僧心無旁鷺,以無我無眾生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經一心向佛。為了夢中的菩提樹,不遠萬里向西方世界求得真理。一千多年來,玄奘的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和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路途的遙遠,在玄奘的心裡,不過是萬水千山只等閒。

-END-

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