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脫貧致富“小工廠”就業創業“大舞臺”

4月29日一早,太陽剛剛露頭,46歲的貧困戶張慶書已經早早來到自己的工位上。只見他挨個確認機器設備運行良好後,又忙前忙後的搬運木材,隨著木料在電鋸下緩緩走過,幾分鐘後,規格大小統一的半成品木條就摞在了下一個工作臺上。“忙點好啊,我們有活幹就有收入,日子過得就踏實了!”

張慶書工作的這家工藝品加工廠,是唐建與妻子許冬梅2012年返鄉創辦的。夫妻兩人都是80後,之前都在外務工,後被家鄉就業創業的好政策吸引回鄉。經過兩人8年的打拼,廠房規模越來越大,訂單也越來越多。創業的成功不但沒有讓夫妻二人變得“牛氣”,反而讓二人很接“地氣”。

“我們也是土生土長的農民,深知打工、創業的不易,所以我們招工優先考慮村裡的貧困勞動力,幫助大家在‘家門口’實現就近就業。”許冬梅告訴筆者,到目前為止,該廠先後帶動40多人進廠務工就業,其中包括20多名貧困戶、5戶殘疾戶實現就業增收。

工廠建在家門口,脫貧致富不用愁。走進工廠,木頭特有的香味撲面而來,4200平米的廠房裡,一側是各種展品,另外一側是加工車區。切木條、打眼、釘鉚釘,幾十個工人正在各自的生產線上有序地工作著。

“我每天走路幾分鐘就能到工廠,一個月能賺3000元。”由於身體殘疾很難外出務工,靠著幾畝薄田張慶書一家人的日子過得並不寬裕,就在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木藝工廠在村頭建成,為他們增加了一筆不小的收入。談及生活的改善,張慶書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多虧了這個工廠,讓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賺錢,讓我們一家早早脫了貧。”

脫貧攻堅,產業是“難中之難”,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對於願意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我們舉雙手歡迎他們回鄉,並且用最好的政策去幫助支持他們,全力將他們培養成為拉動村民們脫貧致富的‘火車頭’。”瓦坊鄉黨委書記曹紹東說道,近年來,瓦坊鄉培養了一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農村致富帶頭人、新型經營主體,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去年,我們的銷售額有100多萬元,去掉各項成本開支,大概有三四十萬元的利潤。今年到目前為止,我手裡已有了近5000套訂單,每天活兒都多到幹不完!”對今後的發展,張慶書信心滿滿、幹勁十足,“我計劃學好網絡銷售技術,爭取多接訂單,帶領更多村民奔上脫貧致富路……”(楊秋秋 高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